幼兒園中班《紫藤花》語言教案含反思(精選3篇)
幼兒園中班《紫藤花》語言教案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抒情、優美的節奏,唱出對紫藤花的喜愛之情。
2.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創造性的用動作、聲音表現歌曲的內容。
3.萌發熱愛紫藤花、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紫藤花有長期的觀察基礎
2.物質準備:歌曲音樂,圖譜,紫藤花圖片,幼兒園中的紫藤花長廊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進行發聲練習,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紫藤花圖片,請幼兒唱音階,進行發聲練習。如“1,2,3,4,5,五朵紫藤花。快來聽一聽,紫藤在說話。”
2.提示語:紫藤在說話,她會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初步學唱歌曲、學說歌詞。
1.提問:聽到歌曲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說“陽光灑下紫色的紗”? 引導幼兒了解這里指的是紫藤花的顏色。
2.請幼兒隨琴聲學說歌詞,重點學說“春風撫摸我的嫩芽,陽光灑下紫色的紗”,感受樂曲抒情、悠揚的旋律特點。
三、播放歌曲《紫藤花》,指導幼兒學唱歌曲,鼓勵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1.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中紫藤花的美好感情,鼓勵幼兒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表達紫藤花快樂的心情。
四、請幼兒隨琴聲完整演唱歌曲,創造性的用聲音、動作表現歌曲。
1.提問:你想怎樣表現紫藤花高興的樣子?
啟發幼兒用多變的身體動作創造性的進行表現。
2.引導幼兒分組或分男女聲演唱,進一步體驗紫藤花在幼兒園快樂綻放的美好情感。
五、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創造性地演唱歌曲《紫藤花》,嘗試創編動作。
活動反思:
歌曲的旋律比較柔和、抒情,所以需要幼兒在長期與紫藤花接觸并產生感情的基礎上學唱歌曲,激起情感共鳴。活動中幼兒參與積極性較高,但課堂常規有待加強。
幼兒園中班《紫藤花》語言教案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循環反復句式的節奏美,理解紫藤花在春天里的變化。豐富詞匯:纏繞、融洽。
2、有表情地朗誦自己喜歡的詩歌段落,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仿編詩歌內容
3、喜歡紫藤花,愿意探索紫藤花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紫藤的花芽花苞有前期持續性觀察。
2、物質準備:以紫藤花各個時期的照片自制的.課件,幼兒自己做的觀察記錄。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活動,引發幼兒對紫藤花的回憶。
1、提問:你看到的紫藤花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她有哪些特征?
2、引發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紫藤花也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請幼兒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豐富詞匯:纏繞、融洽。
1、播放課件,朗誦詩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紫藤花喜歡什么?都有什么顏色?枝杈是怎樣的?小芽是怎樣的? 花朵是怎樣的?什么叫纏繞?紫藤花的枝干是怎樣纏繞的?什么叫融洽?你覺得幸福融洽是什么意思?
2、引導幼兒討論自己之前做的紫藤花觀察記錄,進一步體會詩歌中提到的紫藤花外形、顏色等。
提問:我們之前觀察過的紫藤花,它的枝杈、小芽、花朵、都有什么特點? 你還看到了紫藤花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完整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循環反復句式的節奏美,進一步理解紫藤花在春天里的變化。
三、請幼兒以不同形式朗誦詩歌,嘗試有表情地朗誦自己喜歡的詩歌段落, 嘗試用流暢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對紫藤花的感知。
1、分組朗誦詩歌,討論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嘗試有表情的朗誦。
2、表演朗誦。幼兒嘗試邊朗誦邊表演,進一步理解詞匯:纏繞、融洽。
四、引導幼兒根據詩歌的句式仿編詩歌內容。
提問:紫藤花還會喜歡什么?她會怎么說?啟發幼兒用“我是一棵紫藤花, 我喜歡......”的句式說一說。
幫助幼兒整理、提升創編的內容,請幼兒集體朗誦創編的詩歌。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說一說、畫一畫詩歌的內容。
活動反思:
幼兒仿編版的詩歌,在創編時要考慮到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易于掌握的程度。循環反復地句式是最好的。以顏色作為主導,有利于幼兒拓展創編。活動中,幼兒可以較好地理解詩歌,但創編的能力較弱。需要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觀察中注意細節,拓展思路。
附:詩歌:
《紫藤花》
我是一棵紫藤花,
我喜歡灰色的枝杈。枝杈纏繞著,
越長越大。
我是一棵紫藤花, 我喜歡紫灰色的芽, 小芽努力著,
掛滿花架。
我是一棵紫藤花, 我喜歡紫色的面紗。花朵開放著,
香味飄灑。
我是一棵紫藤花, 我喜歡綠色的家。家人在一起,
幸福融洽。
幼兒園中班《紫藤花》語言教案含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并關注身邊的紫藤,知道她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生長、默默開放,一直陪伴著我們;知道她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能說出紫藤的基本外形特征和花朵外形,敢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紫藤花,愿意照顧紫藤花;愿意關注身邊的植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紫藤花有長期的觀察基礎;尋找生活中自己身邊的紫藤花。
2、物質準備:收集幼兒往年在紫藤花下拍的照片;幼兒自己給紫藤花拍的照片或與紫藤花的合影。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帶來的紫藤花的照片或與紫藤花的合影,引發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原來紫藤花一直就在我們身邊,默默陪伴著我們。
1、提問:誰來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照片?你是在哪里找到紫藤花的?你都是在什么時候才發現她的?
2、引導幼兒利用帶來的照片資料,采用自由談話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發現的紫藤花并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小組的成果。
二、播放或展示幼兒往年在紫藤花下拍的照片,引發幼兒進一步感受到紫藤花就在我們身邊一直陪伴著。
1、出示照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這張照片的印象。
提問:這是在什么時候拍的照片?為什么要拍這張照片?我們都是在什么時候才看見紫藤花?
2、小結:每年春天,紫藤花開放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花下合影;但是在紫藤花沒有開放的時候,我們都忘記了她。從今年春天開始,我們也好好陪伴她一起成長,等待她開放吧。
三、請幼兒進行小組討論,紫藤花和我們的生活的關系;紫藤的枝干和花朵的樣子。
1、小組交流:紫藤花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引導幼兒知道身邊的植物在默默地為我們的生活做出貢獻:比如凈化空氣、裝扮環境、令人心情愉悅等等。
2、小組交流:在你的印象中,紫藤的枝干和花朵是什么樣子的,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她?引發幼兒對紫藤的喜愛和進一步觀察的欲望。
3、小結:又是一個春天到來啦!紫藤已經準備好了為我們開放。我們身邊的小動物和各種植物都是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愛著她們,和她們一起長大吧!
四、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將自己帶來的照片布置到信息臺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分享。
2、在觀察紫藤的過程中,隨時記錄和交流紫藤的花朵和葉子的變化。
活動反思:
幼兒對四季的感知是比較模糊的。我們以紫藤花為一個較為鮮明的標志物,引導幼兒感知春去春來,四季變換。活動要以幼兒的長期觀察為基礎,幼兒既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又能感受到紫藤花對我們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