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幼兒園中班教案(精選2篇)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第二冊《人民幣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應用能力;
3.受到愛護人民幣及勤儉節約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激趣
師:平時你跟媽媽逛商店時,最想買什么呀?
生:我想買巧克力、玩具汽車……
師:你知道逛商店買東西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錢。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揭題:人民幣的認識)
[評:“人民幣”這名稱,學生頭腦中不一定有,教師拖長聲音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出這一各稱。]
二、認識面值
1.同桌研討,了解學生知識起點
師:你認識的人民幣有哪幾種呢?
生:1元、2元、10元、100元……
師:請同桌兩人先來認一認桌上信封里的錢(信封里放的都是些10元及以下的人民幣的面值,也稱小面額人民幣),把不認識的錢放在桌子上,等會兒拿到上面來。
[評:通過同桌相互認一認,把不認識的錢幣拿到上面來,關注所有學生的發展,摸清學生對人民幣面值的學習起點,再把學生不認識的人民幣作為教學的資源,實施有效的教學。]
2.利用起點,建立新的知識結構
學生陸續把不認識的錢幣放到實物展示臺上來。
師:誰能幫助他們來認一認呢?
生:我知道,這是5角。
生:這是2元。
[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組織與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解決,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3.難點強化,鞏固知識
師:你們在認識人民幣時,哪些人民幣容易看錯:請拿到上面來。
生:5元與5角紙幣;
生:2元與2角紙幣。
師:請大家再認一認,找出區分的辦法。
[評:難點突破中,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讓他們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幣票面。]
4.認識大面額人民幣,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師:你見過大面額的人民幣嗎?(取出來讓全班同學都來認一認。)
生:100元、50元、20元。
[評:學生曾經提到100元等大面額的人民幣,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讓那些沒有生活經驗的學生,或者說已經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學生,通過聽課,由比較模糊的認識,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這環節就是為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設計的。]
三、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分類
師:同桌兩人取出信封里的人民幣,按照自己的方式分類。(教師巡視,時而傾聽他們的見解。)
[評:沒有講出具體的分類辦法,讓學生愛怎么分就怎么分,目的是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
2.展示分類結果
生1:我們是1分、1角、1元為一類;2分、2角、2元為一類;……
生2:我們把紙幣和硬幣分開,分成兩類。
生3:我們是分成元、角、分三類。
師:這些分類方法都很好,今天我們先來研究元、角、分這一種分法。
[評:分類的多樣化,體現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為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則可以在肯定學生積極思維的前提下,根據需要,選擇其中的一種分類方式實施教學活動。]
3.選擇需要的分類方法:元、角、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
(1)第一層操作:找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把事先自己收集到的小物品)拿出來看價錢,從信封里拿出所需要的錢;同桌交換物品,再取錢,同桌核對。
[評:這項操作的目的是鞏固對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2)第二層操作:買回這把卷筆刀,要用1元錢,請你從信封里拿出1元錢。
多媒體展示學生組成1元錢的方法:
a)1元硬幣或紙幣;b)兩個5角;c)5個2角;d)10個1角;e)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3)從上面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根據學生取錢情況選擇展示)
得出1元=10角
(4)是:誰能從1元=10角,得出1角=分?
生:1角=10分。
[評:從1元錢的組成入手,通過操作,直接對元和角之間的進率有一個感知的過程,展示中能夠充分地把握動態生成的課堂,得出1元=10角,省略1角=10分的過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四、綜合應用
師:回到商店里,買一樣你所喜歡的東西,不過,先得猜一猜,他們的價錢。(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猜一猜價錢并拿出這些錢,上講臺來買去。)
一盒顏料、一副三角板、一本記事本……
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購物活動。商品在各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組兩人當營業員,其余同學當顧客,可以討價還價。
(學生興趣盎然地買東西,教師巡視各組。)
[評:全班學生進行模擬購物活動,體現數學的應用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實踐的機會和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么新的知識?
生:我認識了人民幣。
生:我學會了買東西。
生:我覺得當營業員挺不容易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要計算,還要找錢。
生:要辨認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還有假幣。
師:真是收獲挺大的,人民幣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還要節約用錢。
認識人民幣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認識人民幣(數學)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元名稱:元、角,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面值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紙幣,
2.仿真人民幣每人一套,各種各樣的書若干(上面標有價格)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每天吃早點、坐公交車、買鉛筆、橡皮時,我們要用到什么?
幼:錢(人民幣)。師: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幣?幼:玩游戲、逛超市、買衣服等。師:今天這節活動我們主要來學習人民幣,學了之后希望可以幫大家學會使用人民幣。
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放映幻燈片,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提問: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師小結:形狀不同,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圓形,我們把長方形的錢叫紙幣,把圓圓、硬硬的錢叫硬幣。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硬幣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錢,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錢,前面數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錢呢?以此鞏固認識。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紙幣有什么不同?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這些錢上都有圖案和數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幣,我們要愛護我們國家的人民幣。
三、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學習人民幣的不同取法。
師:小朋友都認識了人民幣,現在,我用它買了一些糖葫蘆,看看它們值多少錢?1.放映幻燈片,師讀題:1串糖葫蘆1元錢,2串多少錢?5串呢?怎樣來付錢?(1)幼兒探究不同的取錢方法。
(2)師小結:5元錢,可以是5個1元,也可以是1張5元等。
2.放映幻燈片,我用人民幣還買了一些棒棒糖,師讀題:一個棒棒糖1元錢,10個棒棒糖多少錢?怎樣付錢?
(1)幼兒探究不同的取錢方法。
(2)師小結:10元錢,可以是10個1元,也可以是2張5元,還可以是1張5元和5張1元等。
3.師幼討論總結:5個1角=5角
10個1角=10角=1元4.游戲:看誰取得又快又對。老師說錢數,幼兒練習取錢。
四、情景游戲:美食飯店,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師小結:今天大家學習了人民幣,學會了取錢、兌換、購物,今后不能亂花錢,要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