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幼兒園中班教案(精選12篇)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電的用途和重要性,知道要節約用電。
思考節約用電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實踐。
活動準備
兒歌《我會節約用電》。
“節約用電”補充操作材料(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小組
1.請幼兒指出活動室的電器設備,并介紹其用途。
2.老師引導幼兒明白日常生活需要用很多的電,討論如果沒有電,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3.請幼兒說說怎樣節約用電。
4.出示《我會節約用電》兒歌,與幼兒一起說兒歌:
我會節約用電
看電視,開電燈,
離開了電都不行。
小朋友,請珍惜,
用完斷電要牢記。
5.將幼兒分成二至三組,討論、設計、制作“節約用電”的標志卡,老師可在標志卡上寫上“節約用電”。然后,幼兒每人手持一張自己制作的`“節約用電”小標志卡,在老師帶領下巡視幼兒園,看看有沒有人忘記關燈,如果有,請在旁邊貼上小標志卡,然后請老師幫忙關上燈。
6.返回活動室后,請幼兒說說巡視幼兒園的結果。
7.請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完成“節約用電”補充操作材料,第二天帶回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
活動評價懂得要節約用電。
能說出節約用電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實踐。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2
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了解電與人類的關系。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準確的按音樂的節奏做各種稍復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
學習范疇:
1、日常生活:安全用電、了解電器、愛護電器。
2、科學:燈為什么會發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并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3、美術:手工制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4、音樂:歌曲:值日生、胡說歌、勤快人和懶惰人,小樹葉
5、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電廠發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里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
6、語言:詩歌:“落葉”、散文欣賞:秋天的雨、談話:最喜歡的燈、“發明大王”—愛迪生
7、數學:5以內數的組成、學習解答口報加法應用題、看圖學習2的加法、數學智力卡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并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及安全使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2、增強安全用電意識,懂得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家園配合:
請家長協助對孩子進行安全用電教育,教孩子正確使用各種電器。
活動準備:
插頭、插座、電線一段、"有電"標志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引起談話興趣并討論電的用途。
1、討論:燈為什么會亮?錄音機為什么會響?(引導幼兒知道是因為有電的緣故)
2、師:還有哪些東西需要電?有了電它們可以怎么樣?
3、討論:如果沒有電,我們會怎么樣?
二、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電線的構造及安全使用電線的粗淺知識。
1、師:電是從哪來的?
2、出示電線,問:是什么?有什么用處?(傳導電)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電線的結構及如何正確使用。
三、認識插頭、插座,并知道安全使用它們的粗淺知識。
四、教師介紹一些不安全用電出危險的事例,讓幼兒懂得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五、找一找、貼一貼師生一起找一找活動室內外哪里有電?如何避免危險?在有電的地方貼上"有電"的圖片提醒。
活動反思:
幼兒期待著暑假的到來,在談論暑假時做哪些事情時,孩子們都表現得興高采烈,很多幼兒都說要去游泳。看來,孩子們對水的喜愛非常之深。幼兒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很多,都能明顯區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這是有關于平時的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得比較好。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家鄉的電力事業讓孩子初步了解電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3、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
4、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5、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影片和書籍。
物質準備:
電池、電線、電珠、卡紙、膠布、蠟筆、筷子、鐵棒、各種質地的布、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長泰,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們觀察過我們縣城的晚上美嗎?
幼:很美。
師:美有哪里?
幼:圓池很美,還有很多的彩燈。
師:有一天晚上,王老師到街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彩燈,突然,整個縣城變得黑呼呼的,一點也不美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幼:停電了。
二、讓幼兒觀看錄像,邊思考錄像里的內容。
1、錄像告訴小朋友們哪些電的知識?
2、電是從哪里來?
三、自由討論:電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電是從發電站把高壓電輸送到變電站,再通過變電所的變壓器把高壓電減弱成我們日常生活用電(220伏),再通過電線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附流程圖:發電站----高壓電線-----變電站------電線------各家各戶。
四、結合長泰發電情況,簡單向幼兒介紹幾種發電形式。
1、太陽能(出示當時神舟六號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太陽能的運用。)
2、風能(結合我國最大的風能發電站圖片,讓幼兒知道風也能發電。)
3、水能(結合長泰的發電圖,讓幼兒了解自己平時所用的電是靠什么能量產生的。)
4、核能(簡單向幼兒介紹大亞灣核電站。)
五、認識電池
引導幼兒簡單認識各種不同的電池。
六、引導幼兒談一談:
如何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小結:節約用電如電視不看了就要關起來,白天出太陽時,不要開電燈等等。手濕時,不摸開關,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時,不能亂動有電的東西。
分組活動
1、介紹材料(重點介紹實驗“燈炮發光”)
2、分組活動:燈炮發光、紙屑飛向哪一邊、制作安全標志、以繪畫形式表現節約用電。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在一邊指導。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區域中,讓比較多的幼兒參與實驗,繼續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探索科學奧秘,養成愛動腦筋,多思考的好習慣。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神奇的電”就體現這一點,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那就是結合了長泰電力事業的發展。
2.我設計的這一活動是想通過家鄉的電力事業的發展,簡單的讓幼兒從中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讓幼兒從中體驗了電的樂趣。看到孩子們對“電”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和爭論,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讓幼兒主動參與,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結合家鄉的電力事業讓孩子初步了解電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3、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影片和書籍。
二、物質準備:
電池、電線、電珠、卡紙、膠布、蠟筆、筷子、鐵棒、各種質地的布、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長泰,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們觀察過我們縣城的晚上美嗎?
幼:很美。
師:美有哪里?
幼:圓池很美,還有很多的彩燈。
師:有一天晚上,王老師到街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彩燈,突然,整個縣城變得黑呼呼的,一點也不美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幼:停電了。
二、讓幼兒觀看錄像,邊思考錄像里的內容。
1、錄像告訴小朋友們哪些電的知識?
2、電是從哪里來?
三、自由討論:電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電是從發電站把高壓電輸送到變電站,再通過變電所的變壓器把高壓電減弱成我們日常生活用電(220伏),再通過電線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附流程圖:發電站----高壓電線-----變電站------電線------各家各戶。
四、結合長泰發電情況,簡單向幼兒介紹幾種發電形式。
1、太陽能(出示當時神舟六號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太陽能的運用。)
2、風能(結合我國最大的風能發電站圖片,讓幼兒知道風也能發電。)
3、水能(結合長泰的發電圖,讓幼兒了解自己平時所用的電是靠什么能量產生的。)
4、核能(簡單向幼兒介紹大亞灣核電站。)
五、認識電池
引導幼兒簡單認識各種不同的電池。
六、引導幼兒談一談:
如何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小結:節約用電如電視不看了就要關起來,白天出太陽時,不要開電燈等等。手濕時,不摸開關,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時,不能亂動有電的東西。
分組活動
1、介紹材料(重點介紹實驗“燈炮發光”)
2、分組活動:燈炮發光、紙屑飛向哪一邊、制作安全標志、以繪畫形式表現節約用電。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在一邊指導。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區域中,讓比較多的幼兒參與實驗,繼續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探索科學奧秘,養成愛動腦筋,多思考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在《電和電路》這節課上,我一走進課堂,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擺弄他們自己帶來的那些實驗材料了。“道法自然”,就讓他們去擺弄吧。我省卻了介紹電線、小電珠及電池的構造,省卻了說明實驗目的,因為這些材料是他們日常早已的熟悉的東西了,這些材料本身就不言而喻地包含著實驗目的——怎樣連接小電珠會發光?怎樣做小電珠會更亮?怎樣做會使更多的小電珠一起發光……。
學生自然而然地三、五人一組地忙碌了起來,過了一陣,我看他們已做出許多種連接的方法來了,就說到:“能把你們的連接方法畫出來嗎?到時候好讓別的同學向你們學習呢!”于是,又是一陣忙亂,他們快速地拿出紙和筆,用他們自己的圖示方式一邊做著實驗,一邊對照著記錄。偶爾發現他們沒畫清楚的地方,我就做點提示。離下課只有10分鐘了,該交流一下他們的研究了,怎樣交流呢?還是用那種一個個坐好、由老師點名回答的討論方式?實際上,在小組實驗中,他們該說的都說了,該想到的也都盡了全力了,這種外部的與內部的言語活動已經隨之一起充分地展開了,怎樣連接小電珠才會亮的問題已經不成問題了,這么多的正確連接方法足以證明亦。“請每一小組派一個同學到黑板上把你們的連接方法畫出來,供大家學習!”
只能這么做了,還是讓他們自己畫、自己去評判、自己去學習別人的方法吧。于是,他們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前,有的.組竟然一下子跑上去兩個。不一會兒,滿黑板都是他們的電路圖了。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那么擁擠地站在黑板前,卻沒有一個為此有不善之舉的,他們沉浸在自己的研究成果里了。
下課了,我給他們這節課的表現打了100分,全班一下子歡呼起來!這是一種多美妙的感覺啊,我喜不自禁:這節課上得太簡單了,我已不是教師,因為我沒有教他們任何東西!我只是旁觀者,是在一旁欣賞著這群忙碌的“小螞蟻”工作的旁觀者。在適當的時候,我只布置了一點任務,說了幾句話,只起了一些促進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作用。這時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之所以不把老師稱為“教師”,而稱為旁觀者、促進者的理由了。
課是簡單的,而學生的創造卻是那么的豐富:他們知道了怎樣連接小電珠會亮,他們知道了怎樣把幾個小電珠連在一起會亮,他們連出了串聯和并聯,他們知道了如何用電池多少來控制小電珠的明亮程度,他們還發現了直接用電線接通兩極會使電池發熱。
我不得不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簡單的教學步驟中少了教師的約束,少了教師占用的寶貴時間,所以學生才能在自己擁有的時空里做出對他們來說這么多、這么復雜的發現。簡單孕育復雜,不是嗎?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動作較靈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過游戲,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電。
3、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不與同伴碰撞。
二、活動準備
大灰狼頭飾一只,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動物模仿操
能聽音樂跟著老師做操。
2、基本部分
(1)新授“電羊”的游戲。交代游戲名稱,介紹游戲玩法、規則、邊講邊示范。教師請小朋友扮小山羊,這當中有老師事先指定的幾名“電羊”。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選一幼兒扮大灰狼,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灰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如果“大灰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的鈴鈴”的聲音,“大灰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千萬注意,不能讓“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2)讓幼兒學念“小山羊”兒歌數遍。
(3)幼兒玩電羊游戲數遍后,教師鼓勵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揚沒被抓住的幼兒。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四、活動結束
1、玩民間游戲“炒蠶豆、炒豌豆”數遍。
2、簡單小結,表揚機智、勇敢的小朋友。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動作較靈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過游戲,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體驗游戲的快樂
3、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電,游戲過程中注意安全,不與同伴相撞
二、活動準備:
大野狼頭飾兩個,小羊頭飾若干,錄音機,磁帶《我們不怕大野狼》,玩具鋤頭若干,寫有"山羊"和"電羊"的"肚兜"紙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交代游戲名稱,介紹游戲玩法、規則、邊講邊示范。
游戲名稱"電羊"。將班上同學分為相同的兩個組,每個組自由選出一位幼兒戴上大野狼頭飾演大野狼,其余幼兒演小羊,每位小羊身上貼有教師事先準備好的"肚兜"紙片(背面向外),其中每一組都有幾只電羊。
注意:大野狼和小羊不能知道電羊是誰
(2)教師講解用電的安全游戲中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到,以免"觸電"
(3)學習兒歌:(教師示范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我們不怕大野狼》"我們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們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小山羊》"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
2、基本部分
(1)游戲準備(熱身)故事導入今天天氣真好,羊村的小羊們扛著自己的小鋤頭到山坡上去吃青草。(放音樂《我們不怕大野狼》)幼兒排著隊扛著小鋤頭邊跑邊跟著音樂唱"我們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們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自由做打大野狼的動作,圍著一塊籃球場跑一圈。演大野狼的幼兒自己在場地中間模仿大野狼的動作。跑結束后,小羊回到籃球場上自由活動,大野狼退到場地外。
(2)游戲開始(每組一塊籃球場,時間10分鐘)小羊們來到了山坡上開始自由活動了,有的吃著青草,有的在玩游戲(小羊可以拿著鋤頭也可以把鋤頭放在場地之外)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大野狼在場地外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野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但不能跑出場地外)。如果大野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如果大野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叮叮叮"的聲音,大野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其他小羊可以解救一只場外的小羊。幼兒接著念兒歌,游戲繼續,當大野狼捉住一半以上的小山羊時,游戲結束。重新找一只大野狼,其余小羊相互調換身上的"肚兜"。注意:不能讓大野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3)幼兒玩電羊游戲數遍后,教師鼓勵小山羊不要被大野狼抓住,表揚沒被抓住的幼兒。而大野狼抓住一半以上小羊的時間越快越能干。
四、活動結束:
大野狼累了回家了,小羊們也吃飽了,扛著小鋤頭高高興興地回到了羊村。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2.知道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難重點:
了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里的。
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大電池若干節、電線3若干根(大約1尺5)、小燈泡若干個、各種型號的電池、手電筒一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需要用電呢?”(電視機、錄音機、燈棍、消毒柜、空調等)。
2.“這么多東西都需要用電,你知道電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在很多地方建有發電站,有用火力發電的火力發電站,用水力發電的水力發電站。還有用風力發電的風力發電站。這些發電站發好電后,電工叔叔通過長長的電線把電傳到工廠、醫院、商店、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家里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萬戶。
師:“電工叔叔的本領大嗎?”(大)“你們長大了想不想也當一名電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實驗:燈泡亮了
1.教師出示手電筒:
提問:(1)這是什么?(手電筒)
(2)它有什么用?(照亮路)
(3)在沒有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手電照亮路,你們知道手電是靠什么發光的嗎?(電池)
2.教師出示電池:
提問:
(1)這是什么?為什么叫它電池?(因為它里面儲存著電)
(2)它里面儲存的電量比較少,可供一些小電器使用,(如:手電筒、電動玩具)
(3)還有什么東西用電池?(電動剃須刀錄音機手機遙控板電子表等不同型號的電池可給不同的電器供電。)
(4)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電線、小燈泡,小朋友想想并動手操作,看怎樣可以用電線把電池里的電傳輸給小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通過這個小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小朋友都明白了電池有“+”、“—”標記,“+”叫正極,“—”叫負極,電流從正極通過小燈泡和電線流入負極,負極通過電池再流入正極,電流不斷循環流動,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4.幼兒兩兩合作探索操作:用兩節電池怎樣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又有什么變化?
小結:電量越大,小燈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說:“我想讓小燈泡更亮,,就用5節6節電池連接,這樣可以嗎?這樣是不可以的,每個用電器,它的用電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電范圍,就會損壞電器。
5.教師提問:“小朋友學會了電工叔叔的本領,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你們真棒!那你們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嗎?”
三、結束部分:
討論:日常生活中怎樣安全用電?
1.不用濕手、濕抹布觸摸燈頭、開關、插座和電器。
2.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插銷。
3.不要在高壓線附近玩耍,不要爬電桿。
4.不要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延伸活動:
提供手電筒、電動玩具,供幼兒操作,探索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反思:
在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電》中,目的在于讓幼兒了解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節約用電,并知道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生活中的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洗衣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并了解了電是從發電廠傳輸過來的。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在第二環節,通過小實驗“小燈泡亮了”,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了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第三個環節,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并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動作較靈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過游戲,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電。
3、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不與同伴碰撞。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大灰狼頭飾一只:
適合年齡:大班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動物模仿操幼兒能跟著老師做操。
2、基本部分
(1)游戲:"電羊"介紹游戲玩法、規則、邊講邊示范。(教師請小朋友扮小山羊,這當中有老師事先指定的幾名"電羊"。小羊在場地上一邊玩耍,一邊念兒歌:"頭上兩只角,身上長白毛。愛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選一幼兒扮大灰狼,背對"羊群"站立。兒歌念完,"大灰狼"轉身喊:"我來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帶出場外。如果"大灰狼"抓住電羊,電羊就發出"的鈴鈴"的聲音,"大灰狼"觸電,站著不能動。千萬注意,不能讓"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誰是電羊。)
(2)讓幼兒學念"小山羊"兒歌數遍。
(3)幼兒玩電羊游戲數遍后,教師鼓勵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揚沒被抓住的幼兒。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3、活動結束:
玩民間游戲"炒蠶豆、炒豌豆"數遍。
教師簡單小結:
表揚機智、勇敢的小朋友。
效果反思
“興趣”是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前提,體育活動也不例外。在本次體育活動中以幼兒感興趣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為游戲情節,在解救沸羊羊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從高處往下跳、跨跳及平衡能力,并且在此環節中高處往下跳、跨跳及平衡能力難度逐步加大,激起了幼兒挑戰的欲望。本次活動把教育目標和喜歡的形象結合在一起,以游戲的形式出現,充分帶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動玩具若干,創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 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新、舊),小燈泡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出示電動玩具,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知道里面裝有電池。接下來,我遙控玩具,玩具卻不動,讓小朋友猜想不動的原因。重點讓孩子明白電池有正負極。這節課,孩子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效果不錯。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及安全使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2、增強安全用電意識,懂得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家園配合:
請家長協助對孩子進行安全用電教育,教孩子正確使用各種電器。
活動準備:
插頭、插座、電線一段、"有電"標志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引起談話興趣并討論電的用途。
1、討論:燈為什么會亮?錄音機為什么會響?(引導幼兒知道是因為有電的緣故)2、師:還有哪些東西需要電?有了電它們可以怎么樣?
3、討論:如果沒有電,我們會怎么樣?
二、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電線的構造及安全使用電線的粗淺知識。
1、師:電是從哪來的?
2、出示電線,問:是什么?有什么用處?(傳導電)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電線的結構及如何正確使用。
三、認識插頭、插座,并知道安全使用它們的粗淺知識。
四、教師介紹一些不安全用電出危險的事例,讓幼兒懂得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五、找一找、貼一貼師生一起找一找活動室內外哪里有電?如何避免危險?在有電的地方貼上"有電"的圖片提醒。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欲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安全用電意識。
《電》幼兒園中班教案 篇12
預設教育目標:
1、進一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考、操作實驗、分類歸納的能力。
3、初步培養幼兒用電的安全意識,了解電與人類的關系。
預設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知道電需要電源、電線等。
2、知道電對人類的巨大作用,但用電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能合理布置畫面,獨立設計繪畫內容。
6、能夠比較準確的按音樂的節奏做各種稍復雜的基本動作。
7、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8、能手腳交替的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家長工作: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VCD影片和書籍學習范疇:
日常生活:安全用電、了解電器、愛護電器。
科學:燈為什么會發亮?電池的用途、電路的三要素、誰能讓電流通過、串聯和并聯電路、有趣的摩擦生電
美術:手工制作:花燈、電器、繪畫:美麗的燈、我喜歡的小動物、線描畫:樹林、
社會:各種各樣的燈、發電廠發電的方法、電的本領大、我家的電器、電是怎樣傳到家里的,電的本領大、我認識的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