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鞋子(精選4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鞋子 篇1
1 活動設計背景
眾所周知,小班幼兒最顯著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由于孩子年齡小,剛入園情緒很不穩(wěn)定,常常有哭鬧、不愿離開親人的現(xiàn)象發(fā)生。孩子們好動、不好靜,情緒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我主要以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來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愛老師、愛同伴、愛學校的情感。孩子年齡小,剛入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平日在家里大人包辦的事又太多,在幼兒園中集中表現(xiàn)為部分孩子中午起床后不會穿衣、穿鞋,或者常常把鞋左右穿反。所以,設計了《穿鞋子》這個游戲活動。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感受情節(jié)的趣味性,說說關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確的穿脫鞋子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樂于幫助同伴。
3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現(xiàn)的角色手偶。
3、一雙鞋子、一雙襪子。
4 活動過程
1、提問題引出主題。
(1)你收到過新年禮物嗎?是什么樣的禮物呢?說出來聽一聽。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可這份禮物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小的煩惱?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2、引導幼兒看故事,猜一猜情節(jié)。
(1)請幼兒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故事畫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為什么來到他身邊?小羊幫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獅子為什么也出現(xiàn)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煩惱解決了嗎?誰都給他幫助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兒欣賞故事。
(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老師一邊講一邊幫助幼兒解答剛才遇到的問題。
(2)幼兒看圖完整欣賞故事,識記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
4、老師請幼兒配合,利用手偶和實物表演情景劇《穿鞋子》。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并進行演示說明。
活動延伸:組織“穿脫鞋子比賽”。
5 教學反思
首先、教師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教師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xiàn)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其次、要挖掘生活活動的多種價值。生活活動生動形象、多姿多彩、鮮活具體。在組織這類活動中主要是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擺脫依賴,走向獨立。另外、組織的活動要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用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幼兒園中班教案:鞋子 篇2
[活動名稱]:穿鞋子活動。
[活動目標]: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己能穿鞋子,能根據(jù)參加的活動選擇穿不同鞋子。
[活動模式]: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兒童鞋子:單鞋、皮鞋、涼鞋、運動鞋、拖鞋。
[活動歌曲]:穿鞋子兒歌。小朋友,真能干,自己鞋,自己穿。穿上小拖鞋,自己在家玩。穿上小皮鞋(單鞋),我們上學堂。穿上運動鞋,我們踢球玩。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不同形狀的鞋子。
1.單鞋。
2.皮鞋。
3.涼鞋。
4.運動鞋。
5.拖鞋。
二、教小朋友穿鞋子。
1.怎么穿鞋子(直蹬鞋、納扣鞋、系帶鞋、膠帶鞋)。
2.什么時候、什么場合穿什么鞋。
三、比賽穿鞋子
1.將全班幼兒分成四個組。
2.每組選出一名選手參加比賽,優(yōu)勝者獎勵一朵大紅花。
四、組織不同活動,選擇穿不同鞋子。
1.上學去。
2.運動去。
3.參加小朋友生日宴會。
4.夏天到了。
五、活動小結。
幼兒園中班教案:鞋子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多樣性和用途。
2、養(yǎng)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好品德。
4、引發(fā)幼兒學習鞋的興趣。
5、培養(yǎng)觀察,比較鞋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多樣性和用途。
活動準備
1 、各種大小、顏色、形狀、用途的鞋子。
2、魔法箱和魔法棒。
3、畫了沒穿鞋的各種人和各種鞋。
4、《動起來》音樂。
5、鞋架。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仙女送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一樣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呀?”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
2、魔法變變變,變出各種鞋子。
(以變魔法的形式從魔法箱中變出各種鞋子,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形狀、顏色及其用途。)
二、幫鞋子找家
1、鞋子亂放在地上不好看,應該幫它們找家。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亂七八糟的鞋,想想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鞋子也想要自己的家,我們幫它們找找它們的家吧。)
2、幫鞋子找家。
(出示鞋架,請幼兒把鞋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鞋架上。)
3、教育幼兒要養(yǎng)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三、穿上適合的鞋
1、認識各位沒有穿鞋的'人物。
(“嗚嗚嗚······”聽到哭聲找原因,“我們沒有鞋穿不敢出來”。“原來是有許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鞋正在那里著急呢!”觀看圖片,看看這些人分別是誰。)
2、幫他們穿上適合的鞋。
(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個鞋盒,盒子里裝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圖片。逐一出示鞋子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鞋子的名稱,應該穿在誰的腳上?)
3、教師小結。
四、延伸活動
1、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變快樂。
(師:“他們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鞋子,他們都很感激你們。你們幫助別人做了好事心里開不開心呀?以后我們還要多做好事幫助別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精彩。”)
2、讓小腳動起來。
(師:“看看我們的小腳,我們也穿了一雙既漂亮又合腳的鞋,我們的腳可高興了,那就讓我們的鞋子動起來吧。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表示我們開心的心情吧!”《動起來》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跳起舞來。)
教學反思
本活動抓住幼兒生活中隱藏的教育契機,針對中班幼兒直覺行動性思維特點。以情景為引。以游戲為鏈,將健康、社會與數(shù)學有機整合。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開放、寬松的氛圍。通過變鞋——認鞋——找鞋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樣性;通過穿鞋體驗。引導幼兒交流,表達穿鞋的樂趣:通過分鞋操作,引導幼兒配對、分類,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戲中,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使幼兒在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中有效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極大限度地發(fā)揮自主性,從中獲得了鞋子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中班教案:鞋子 篇4
設計背景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孩子從學走之日起,鞋子就和孩子共生活同“成長”;隨季節(jié)的更換和方便起見,運動鞋,拖鞋,涼鞋,皮鞋, 布鞋,雨鞋等不同質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也隨之出現(xiàn)在每個孩子的生活中。平日里,不少孩子偶爾因好奇或好模仿,嘗試著穿上大人的鞋子滿屋子走,開心極了。雨天時節(jié),不少孩子偶爾發(fā)現(xiàn)鞋底的花紋在地上清晰地留下印跡時興奮不已,并成了他們快樂的游戲……于是老師以“鞋子”為題,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巧妙地設計成活動并引進幼兒的學習和游戲之中,倍受孩子喜愛。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了解鞋的特點和用途,體驗穿大鞋的樂趣。
2. 嘗試用鞋子印畫,感受美麗的花紋并用印畫等方式大膽表現(xiàn)藝術作品。
3. 培養(yǎng)幼兒善于探索的能力。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鞋的特點和用途,體驗穿大鞋的樂趣
難點:正確記錄數(shù)據(jù)。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讓孩子各自從家中帶來鞋子。
2. 若干個鞋架上配有不同類別的鞋樣標志及相應的文字卡。
3. 大小不等的塑料拖鞋,顏料盤內各盛有不同顏色的顏料若干種,四開圖畫紙人均兩張以上,水彩筆,衣兜和袖套等
活動過程
(一) 看大鞋:了解鞋的不同類型。請大家打開袋子互相看看,你帶來了誰的鞋,是什么鞋?
(二) 穿大鞋,體驗其樂趣,感受鞋的`作用
1. 穿大鞋,體驗其樂趣:
(1) 我們來穿一穿大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覺?相互說一說
(2) 大家相互換一換大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覺?(配樂,) 2談話,交流穿鞋的作用
(1) 比較交流穿自己的鞋和穿大鞋的不同感受
穿了大鞋再穿自己的鞋子有什么感覺
小結: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腳的,這樣才舒服,活動起來才方便
(2) 相互交流大人們何時穿這雙鞋
(3) 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 辦鞋展:分類
1我們用這些鞋子辦個鞋展?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鞋架,鞋架上有標志,大家仔細看你的鞋應該放哪里?
2數(shù)一數(shù),每個鞋架上有幾雙鞋?哪種鞋多(少),多(少)幾雙?指導能力強的記錄
(四) 印鞋印:大膽創(chuàng)作
1啟發(fā)談話,引出印畫活動
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拖鞋.大家想想這些拖鞋可以做什么/啟發(fā)觀察拖鞋背面的花紋
2示范作畫,感受鞋底的花紋美,激發(fā)印畫的欲望
(1) 示范印畫,了解印畫的要領
(2) 欣賞畫面,引發(fā)聯(lián)想
3幼兒創(chuàng)作,師指導
師關注幼兒的印畫情況,指導個別幼兒
4師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并介紹自己的畫,
(五) 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穿大人的鞋,孩子們看著伙伴們穿著大鞋子走路的樣子,都興奮不已,有的走著走著鞋掉了,有的差點摔倒。尤其在討論感受的時候,孩子們踴躍發(fā)言。第二環(huán)節(jié)能夠按圖標正確分類,唯一不足的是,孩子們記錄出現(xiàn)差錯,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培養(yǎng)孩子的記錄能力。第三環(huán)節(jié)印畫,孩子們雖然糊成了小花貓,但是都完成了美麗的鞋子印畫,看著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我覺得教學活動要貼近幼兒生活,孩子才會更投入,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