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含反思(通用2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含反思 篇1
一、設計意圖
《藍色小花》這節課是選自幼兒園中班建構教材中,《紅黃藍綠》主題里面的一節語言活動。這個故事是根據趙冰波的《流星花》而改編的一個富有濃濃真情的故事。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語言領域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藍色小花》是一篇優美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散文故事。它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善良的藍色小花,幫助即將離開世界的老星星達成心愿,并使它獲得美麗的童話故事,極其貼近中班幼兒的生活。這個故事將在一向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接受別人的呵護,而不善于對別人付出關愛的幼兒腦中建構起新的知識塊,那就是形成和藍色小花一樣善良的高尚品格,學會付出愛。幼兒的情操得到陶冶,也會深深的愛上寧靜,開闊的藍色,心胸也變的開闊起來。
二、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角色的善良品格。
2、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感受故事溫馨美好的意境,對藍色小花的喜愛之情。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重點: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角色的善良品格。
難點: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活動準備
1、故事PPT圖片(配上肖邦的《夜曲》)。
2、老星星教具(正面開心和反面傷心的表情)。
3、課前做好20朵藍色小花,活動中獎勵用。
四、活動過程
(一)看花去
1、小朋友,你們喜歡美麗的花嗎?我們來看看圖片上的花吧。
2、出示PPT圖一。這里面有一朵特別的花,她是哪朵花?這朵藍色的花有什么特別?(教師可用動作引導:花朵大小)
3、小結:藍色的花長得瘦瘦的、小小的,別的花都看不起她,不喜歡她,說她是朵丑小花。
(二)老星星和藍色小花
1、天黑了,花兒都收攏花瓣睡覺了。出示PPT圖二。看,誰出來了?(星星)這是一顆怎么樣的星星?(老星星)你從哪里看出來?聽,老星星在干嘛?(教師學老星星(嘆氣):唉······)老星星為什么嘆氣呢?(幼兒猜測)
2、我們來聽聽老星星到底為什么嘆氣。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老星星是為什么嘆氣啊?(因為看不到藍色)它為什么看不見藍色?(每次升起來都是黑黑的晚上)
3、(出示教具:傷心的老星星)看,老星星因為看不見藍色在嘆氣,你能用什么辦法來幫助老星星看到藍色?還可以用其它辦法嗎?(結合生活經驗講述)教師及時表揚講的好的小朋友。
4、噓!藍小花在跟老星星說話呢!教師講述第三段中藍小花的話語。藍小花是怎么跟老星星說的?(學藍小花的話)原來,藍小花也想幫助老星星呢!(你們猜猜藍色小花會怎么幫助老星星?)
5、我們來看看藍色小花到底是怎么幫助老星星的?出示PPT圖三,(張開花瓣)小朋友來學學藍色小花張開花瓣的樣子,教師講述第三段的后半部分。(講到"老星星高興地說"時,老師將傷心的老星星變成開心的老星星)教師用"開心的老星星"謝謝小朋友!
6、老星星在藍色小花和露珠的幫助下終于看見了藍色。出示PPT圖四。突然,老星星從天上落了下來,落在藍色小花的身上,丑小花再也不丑了,她是一朵最美最美的小花。提問:你們覺得藍色小花美不美?
7、我們再來聽一聽《藍色小花》的故事吧。(完整欣賞故事,觀看PPT圖片)提問:你們喜歡這朵藍色的小花嗎?為什么?(小結:藍色小花很善良、有愛心、幫助了老星星、還很勤勞。)教師及時表揚"用詞恰當"的小朋友。
(三)我也是藍色小花
1、(教師出示藍色小花)看,善良的藍色小花來了,她想跟你們做好朋友!提問:你們有沒有像藍色小花一樣幫助過別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幫助別人的?(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老師獎勵每個幼兒一朵藍色小花給予表揚。)教師用"好聽的詞語"表揚講的好的小朋友。
2、總結:哇!小朋友都能像藍色小花一樣的善良、有愛心,愿意幫助別人,所以你們也是最美最美的小朋友。雖然,小朋友和藍色小花一樣長得小小的,但是,都能用自己的善良和愛心去幫助別人,真了不起!老師希望你們像藍色小花一樣永遠的美麗。
3、走,我們和藍色小花一起去幫助更多的人吧!(教師帶領孩子離開活動室)
(四)延伸活動
1、在課后或日常活動中,繼續講述幫助別人或被別人幫助的事。
2、回到家把《藍色小花》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3、把《藍色小花》的故事圖片、教具投放在語言區域里,讓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和表演用。
五、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第一、第二環節中,我通過PPT和教具,讓幼兒觀察圖片、大膽講述、角色表演來體會藍色小花的善良、有愛心、會幫助別人的優良品質。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分步講述的環節,引導幼兒先觀察圖上的內容,再進行講述。培養了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大膽、清楚的說話能力。在我完整講述故事的時候,又配上了肖邦的《夜曲》作為背景音樂,可見幼兒很喜歡,起到了欣賞故事和音樂的雙重效果。在第三環節中,我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講述:是怎樣幫助別人的。在總結中,幼兒能夠理解到,藍色小花雖然瘦小,但仍然能夠幫助別人,讓小朋友也想到了自己,雖然弱小,也可以去幫助別人,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最后,孩子能帶著本節課的主角"藍色小花"離開活動室就顯得更加開心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看圖,理解兒歌內容。
2、通過跟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內容。
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活動準備:
《拍花籮》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字1—5,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出示圖片)它們是誰?
這幾個數字朋友里面藏著一個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找這個秘密,好不好?
二、幼兒看圖,理解兒歌內容。
在我們去尋找秘密之前呢,我們先看看下面的這幅圖,注意觀察,圖中的草地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出示紅草地圖片)引導幼兒總結:紅草地,花馬車。
1、 依次出示五幅圖,引導幼兒看懂每幅圖:
(1)現在,我們來看看"1"的后面藏了誰?它在干什么?
幼兒觀察圖片,教師引導說出圖片內容:一只蝸牛爬樓梯
(2)依次觀察,總結:
二只螞蟻抬著大花瓣三只小猴爬大山四方手帕沒有字五只大熊打大鼓
2、小朋友們都能找到數字后面的秘密,那我們把這五幅圖的內容連起來編成"拍花籮"的兒歌,好嗎?
(看著圖片,引導幼兒跟編兒歌)拍呀,拍呀,拍花籮呀,紅草地呀,花馬車呀。
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一只蝸牛上樓梯呀。
你拍幾呀,我拍二呀,二只螞蟻抬著大花瓣呀。
你拍幾呀,我拍三呀,三只小猴爬大山呀。
你拍幾呀,我拍四呀,四方手帕沒有字呀。
你拍幾呀,我拍五呀,五只大熊打大鼓呀
3、完整欣賞兒歌。
4、用問答的方式帶動幼兒跟讀兒歌。
三、游戲"拍花籮"。
1、教師問,幼兒答。
2、邀請聽課老師玩,幼兒問,聽課老師答。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玩的開心嗎?那么我們現在去操場和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玩《拍花籮》了
教學反思:
以前在課間也和孩子們玩過類似的游戲,如“兩只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籮》是我們中國的經典民間游戲,我想對于這樣的兒歌游戲在我們的教學中出現,更具傳承性,因為它甚至在沒有材料的情況下,就能隨時隨地拈來就玩。可不是嗎?我們好動的小篆朋友也喜歡玩“拍花籮”游戲,為了能讓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調節招數,和朋友拍手念兒歌時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規則了。再來看看我們班平時難得張口說話的蕓蕓小朋友,她也在游戲的過程中,輕松自如的和對面的好朋友積極念起了兒歌,也獲得了同伴游戲、交流的快樂,變得開朗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