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精選14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唱歌曲《講衛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節奏。
2、初步學會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通過歌曲知道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講衛生》;小兔生病圖片一張;太陽,洗手,刷牙圖片各一張。
2、經驗準備:幼兒對愛干凈講衛生有初步的認知。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律動:《刷牙歌》進入教室。
2、發聲練習:1—3
3、教師出示小兔生病的圖片:小朋友們,圖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生病嗎?那現在老師打電話問問兔媽媽。喂,你好,兔媽媽,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來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臟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為不講衛生才生病的?匆娚〉男⊥,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呢?老師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講衛生》,我們把它學會了唱給小兔聽,提醒它要講衛生,那樣以后她就不會生病了,好嗎?
(二)初步欣賞歌曲,幼兒傾聽。
教師播放歌曲《講衛生》:歌曲好聽嗎?名字是什么?
。ㄈ┙處煼冻斫飧柙~內容。
1、教師范唱第一段:你們聽到了什么?(重點:起得早,手臉洗干凈,刷牙忘不掉。)
2、教師范唱第二段:你們又聽到了什么?(重點:飯前洗洗手,飯后不亂跳。)
。ㄋ模└鶕枨澴啻蚺淖樱谩袄病弊趾叱。
1、帶領幼兒按節奏念歌詞,并學會用手打拍子。
2、幼兒用“啦”字跟老師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兒歌唱
1、幼兒輕聲跟老師唱1—2遍,注意唱準休止符。
2、幼兒隨音樂集體唱1—2遍。
(六)幼兒演唱歌曲,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集體,分組,個人的形式進行演唱。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ㄆ撸┙Y束活動:
1、小朋友都太厲害了,都學會了歌曲!現在我們把這首歌曲大聲的唱給生病的小兔聽好嗎?
2、你們的歌聲太動聽了,小兔也聽到了,她說她以后一定會講衛生,愛干凈,那小朋友們,你們也要像歌曲里面說的那樣做個講衛生,愛干凈的好寶寶喲!那現在我們一起去外面洗洗我們的小手好嗎?
四、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講衛生》歌表演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
2、愛唱歌曲《講衛生》。
活動準備:
幼兒的椅子擺放成半圓形、鋼琴、錄音機、磁帶
重點難點:
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唱出來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播放歡快的曲子,老師帶領幼兒學習小鳥,一個跟著一個飛進教室。
2、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A、老師與幼兒一起按ΧΧΧΧ拍手,注意節奏的穩定然后老師朗誦歌詞。
B、幼兒和老師一起說歌詞,速度可稍慢,但要均勻,避免忽快忽慢。
C、與幼兒一起回憶歌詞,“怎么樣才能讓身體長得好?”
3、學唱歌曲。
A、老師彈唱兩遍歌曲,幼兒傾聽。
B、幼兒嘗試和老師一起演唱。
C、幼兒分組或者個別進行演唱,老師給予鼓勵。
4、師幼一起復習《好娃娃》,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3
活動前言:
每次吃飯之前我都會先洗手,媽媽說過,在外面玩了一天,手上都占滿了病毒小子,如果吃到了肚子里,就很容易生病,平時我最怕打針吃藥了,把病毒小子洗掉了,我就不會得病了!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養成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2、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我愛洗澡”音樂及磁帶、錄音機;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凈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剪好的小紅星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愛洗澡》音樂,老師與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1)老師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肥皂并請幼兒描述。(請幼兒自由發言)
(3)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摩。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并用手摸摸,說出感覺。(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2、幼兒自由玩肥皂、臟玩具等,老師引導幼兒尋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臟東西變干凈……)。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老師適時獎勵。
3、引導幼兒正確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兒講衛生。
老師:孩子們,誰來告訴我你平時是怎么樣洗手的?幼兒講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師:“想想怎么樣才能把我們的小手洗的更干凈?”(與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4、幼兒自由吹泡泡,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各種玩具用清水沖洗干凈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語言活動中,辨別行為的對與錯。
2、通過觀看錄象,讓幼兒注重平時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燈制作;幼兒在園吃糖、擦嘴、吃飯時的錄象。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只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狗、小老鼠,你喜歡誰?為什么?
二、看圖學習兒歌。
1、看了兩只小動物的表現,我們再來說說你更喜歡誰?先來看小黃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丟到哪里去了?
我們把小黃狗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3、(出示圖二)再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認為小老鼠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學學動作“丟”。
我們也來編一段兒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小結:那現在,你更喜歡誰了啊?為什么?
我們要學乖小黃狗,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聊天擴展
除了吃香蕉,我們還吃過好多好吃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觀看錄象兩段。
我們來看看小2班的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錄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會把糖紙丟哪兒呢?我們給他次機會,這兒有張糖紙,他會怎么做?
錄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紙該丟哪兒呢?(表揚)
錄象三:在吃飯時,我們的寶寶是怎樣表現的?
五、活動延伸:
爭做小小衛官員。
附兒歌:
吃香蕉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5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知道飯前洗手,飯后洗臉。
2、豐富詞匯:洗臉
活動準備:
1、木偶:小熊、熊媽媽各一個
2、《講衛生》音樂磁帶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吃飯前該做什么?(洗手),吃完飯后應該做什么?(洗澡),對,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個木偶劇,名字叫《小熊洗臉》
2、木偶劇表演《小熊洗臉》。
3、以小熊問幼兒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問題:(1)小朋友你們猜猜是誰爬到我的臉上來了?
(2)螞蟻為什么會爬到小熊的臉上?
(3)要怎樣做螞蟻才不會爬到臉上呢?
4、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保護牙齒。
(1) 小熊檢查幼兒的臉,看看哪個幼兒的臉又于凈又漂亮。
小熊:現在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的臉又于凈又漂亮。
(2) 小熊:小朋友,你們以后可不能向我學了,要養成飯前洗手,飯后洗臉的好習慣,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好嗎?(好)我們一起來唱“講衛生”的歌吧!
5、歌表演《講衛生》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才能防止和減少疾病。
2、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
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養講衛生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講衛生的要求。
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為什么捂著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干凈的水果、吃腐爛變質的食物”等圖片讓幼兒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么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怎樣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生,愛清潔,肚子里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減少和疾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并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干凈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 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幼兒養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活動過程: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肥皂(科學)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對探索活動產生興趣,并勇于探索。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布絨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凈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引發幼兒興趣。
1、老師吹泡泡,與幼兒一起游戲。
2、老師提問幼兒猜測
“你知道這泡泡是用什么水吹出來的?”
3、出示肥皂釋疑。
二、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察。
師:“這兒有很多肥皂,你們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和他們玩一玩,把你的發現和好朋友說一說。
2、幼兒自由觀察、交流。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并用手摸摸,說出感覺。
3、從肥皂的形狀、顏色、氣味、觸覺等方面小結它的外形特征。
三、了解肥皂的其它特征和用途
1、幼兒自由玩肥皂、臟玩具等,探索尋找肥皂的小秘密。
師:“你們在水里玩一玩肥皂和玩具,看看你能發現什么秘密?”
2、幼兒自主探索
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臟布絨玩具變干凈……
3、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老師適時給予引導、評價
4、引導幼兒說出肥皂的用途。
師:“在玩的時候,你發現肥皂有什么用處呢?”
幼兒自由交流
5、小結肥皂用途:
把臟東西洗千凈:洗衣服、洗澡、洗玩具等、除菌、治病(藥皂)、游戲(吹泡泡)等。
四、幼兒自由吹泡泡,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唱歌曲《講衛生》,知道歌曲是四二拍的節奏。
2、初步學會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通過歌曲知道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5、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歌曲《講衛生》;小兔生病圖片一張;太陽,洗手,刷牙圖片各一張。
2、經驗準備:幼兒對愛干凈講衛生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律動:《刷牙歌》進入教室。
2、發聲練習:1—3
3、教師出示小兔生病的圖片:小朋友們,圖片上的小兔怎么了呀?(生病了。)哦,它生病了,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生病嗎?那現在老師打電話問問兔媽媽。喂,你好,兔媽媽,小兔怎么了?哦,肚子疼呀!原來小兔去外面玩,弄得臟兮兮的,回家后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面所以就肚子疼了,哦,小兔是因為不講衛生才生病的。看見生病的小兔,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呢?老師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講衛生》,我們把它學會了唱給小兔聽,提醒它要講衛生,那樣以后她就不會生病了,好嗎?
(二)初步欣賞歌曲,幼兒傾聽。
教師播放歌曲《講衛生》:歌曲好聽嗎?名字是什么?
(三)教師范唱,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范唱第一段:你們聽到了什么?(重點:起得早,手臉洗干凈,刷牙忘不掉。)
2、教師范唱第二段:你們又聽到了什么?(重點:飯前洗洗手,飯后不亂跳。)
(四)根據歌曲節奏打拍子,用“啦”字哼唱。
1、帶領幼兒按節奏念歌詞,并學會用手打拍子。
2、幼兒用“啦”字跟老師一起哼歌曲。
(五)完整播放歌曲,幼兒歌唱
1、幼兒輕聲跟老師唱1—2遍,注意唱準休止符。
2、幼兒隨音樂集體唱1—2遍。
(六)幼兒演唱歌曲,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集體,分組,個人的形式進行演唱。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七)結束活動:
1、小朋友都太厲害了,都學會了歌曲!現在我們把這首歌曲大聲的唱給生病的小兔聽好嗎?
2、你們的歌聲太動聽了,小兔也聽到了,她說她以后一定會講衛生,愛干凈,那小朋友們,你們也要像歌曲里面說的那樣做個講衛生,愛干凈的好寶寶喲!那現在我們一起去外面洗洗我們的小手好嗎?
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講衛生》歌表演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用繪畫表現生活的樂趣,讓幼兒愛上洗澡。
2.能大膽地用簡單的圖案豐富畫面背景。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
有意識地觀察一次自己洗澡的過程。
2.材料準備:
沐浴球、沐浴露、制作的洗澡噴頭、洗澡視頻、水彩筆、圖畫紙、泡泡水。
3.藝術環境準備:
布置洗澡的情境。
活動過程:
一、視頻體驗
觀看洗澡的視頻,讓孩子知道洗澡的部位和順序,同時感受洗澡的快樂。
二、情景游戲體驗
通過洗澡的游戲,讓孩子重現洗澡時情景,孩子在游戲中,通過自己洗洗、幫同伴洗洗知道洗澡時會洗身體的各個部位,為下面的作畫環節做鋪墊。
三、幼兒作畫
教師:老師來聞聞你們身上都好香啊!都洗得干干凈凈了。
洗澡的游戲做完了,我們來把洗澡時的情景畫下來,你會畫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說出用什么用具洗澡、洗澡時的動作、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你們在畫洗澡時記得把人畫得大一些哦,畫在中間位置!(提醒幼兒作畫的構圖和習慣) 幼兒作畫時,教師巡視和觀察并有針對性地指導。
(指導內容:畫面構圖,洗澡時的心情,蝌蚪人的完整)
四、幼兒評價
1.幼兒自評,說一說,你覺得自己的畫哪里畫得最好?
2.幼兒互評:把你的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語言活動中,辨別行為的對與錯。
2、通過觀看錄象,讓幼兒注重平時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燈制作;幼兒在園吃糖、擦嘴、吃飯時的錄象。
三、活動過程:
。ㄒ唬⒊鍪緝芍恍游铮鹩變号d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狗、小老鼠,你喜歡誰啊?為什么?
(二)、看圖學習兒歌。
1、看了兩只小動物的表現,我們再來說說你更喜歡誰?先來看小黃狗 ,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丟到哪里去了?
我們把小黃狗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3、(出示圖二)再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認為小老鼠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學學動作“丟”。
我們也來編一段兒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小結:那現在,你更喜歡誰了。繛槭裁矗
我們要學乖小黃狗,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除了吃香蕉,我們還吃過好多好吃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觀看錄象兩段。
我們來看看小2班的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錄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會把糖紙丟哪兒呢?
我們給他次機會,這兒有張糖紙,他會怎么做?
錄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紙該丟哪兒呢?(表揚)
錄象三:在吃飯時,我們的寶寶是怎樣表現的?
。ㄎ澹⒒顒友由欤 爭做小小衛官員。
附兒歌:
吃香蕉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設計思路:
每次走過小班,我都能感受到小朋友的點滴進步,他們在幼兒園學會了禮貌,養成了很好的常規。很多時候,很多環節,教師會對他們進行衛生教育。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堂講衛生的教學活動,一定能增進幼兒講衛生的意識。于是,我想到了設計今天的活動。
手段的利用:在活動中我采用錄象教學,是想通過觀察幼兒身邊的人,發生的身邊的事,從而讓自己來辨別他人行為的對與錯。這環的設計所呈現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避免了說教的枯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他們不僅能說出觀察到的對象、行為,而且還能辨別行為的對于錯。
方法的呈現:之前我用到了一首小兒歌。這里我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先讓幼兒談喜歡誰,為什么喜歡它?既而又呈現他們吃香蕉的行為表現,再次讓幼兒說說喜歡誰?為什么喜歡它?從幼兒的回答中,明顯能看出幼兒已有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
精彩瞬間:中間一環,讓錄象中丟糖果紙的幼兒上來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幼兒在完成后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小朋友的拍手鼓勵后,不僅對該小朋友促進很大,而且能讓幼兒知道一個道理,知道錯了要改正的道理。
遺憾:讓小朋友互動交流:你還吃過哪些零食?之后你是怎么做的?但小朋友不能很好的交流,這環節的設計完全可以省略,幼兒已經迫不及待的還和老師說自己的體驗了。
幼兒在表達為什么喜歡它(小狗)時,他們的語言表達上就顯得較欠缺。
小百科:衛生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為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采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1
教學目標:
1. 知道手上有細菌,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剪指甲。
2. 培養幼兒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教學準備:
顯微鏡、載玻片 多媒體課件 白板
教學過程:
1. 談話
你覺得你的手干凈嗎? 你的手上有東西嗎?干凈嗎?(我們用手寫字、畫畫、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細菌)
2. 播放課件
幼兒觀看課件,了解細菌。
3. 觀察
請一位手臟幼兒摸一摸載玻片,放在顯微鏡下讓幼兒輪流觀察。
4.討論:
怎樣保護手的清潔? 如何正確洗手?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語言活動中,辨別行為的對與錯。
2、通過觀看錄象,讓幼兒注重平時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燈制作;幼兒在園吃糖、擦嘴、吃飯時的錄象。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只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狗、小老鼠,你喜歡誰啊?為什么?
二、看圖學習兒歌。
1、看了兩只小動物的表現,我們再來說說你更喜歡誰?先來看小黃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丟到哪里去了?
我們把小黃狗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3、(出示圖二)再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認為小老鼠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學學動作丟。
我們也來編一段兒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小結:那現在,你更喜歡誰了啊?為什么?
我們要學乖小黃狗,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除了吃香蕉,我們還吃過好多好吃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觀看錄象兩段。
我們來看看小2班的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錄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會把糖紙丟哪兒呢?
我們給他次機會,這兒有張糖紙,他會怎么做?
錄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紙該丟哪兒呢?(表揚)
錄象三:在吃飯時,我們的寶寶是怎樣表現的?
四、活動延伸:
爭做小小衛官員。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3
活動背景:
木偶劇是我國一種流傳的民間藝術,它流傳廣泛,歷史悠久。它用木偶的形式生動而形象地刻劃各種人物。托大段幼兒正處在語言(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兒童,對色彩鮮艷、有聲響、會動的物品感興趣。新異事物能引起他們極大的注意。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知道飯前洗手,飯后洗臉。
2、豐富詞匯:洗臉
活動準備:
1、木偶:小熊、熊媽媽各一個
2、《講衛生》音樂磁帶一盒
3、草莓,蛋糕、蜂蜜、糖等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吃飯前該做什么?(洗手),吃完飯后應該做什么?(洗澡),對,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個木偶劇,名字叫《小熊洗臉》。
2、木偶劇表演《小熊洗臉》。
3、以小熊問幼兒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問題:(1)小朋友你們猜猜是誰爬到我的臉上來了?
(2)螞蟻為什么會爬到小熊的臉上?
(3)要怎樣做螞蟻才不會爬到臉上呢?
4、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保護牙齒。
(1)小熊檢查幼兒的臉,看看哪個幼兒的臉又于凈又漂亮。
小熊:現在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的臉又于凈又漂亮。
(2)小熊:小朋友,你們以后可不能向我學了,要養成飯前洗手,飯后洗臉的好習慣,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好嗎?(好)我們一起來唱“講衛生”的歌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講衛生》 篇14
一、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語言活動中,辨別行為的對與錯。
2、通過觀看錄象,讓幼兒注重平時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小狗、小老鼠吃香蕉的幻燈制作;幼兒在園吃糖、擦嘴、吃飯時的錄象。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只小動物,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黃狗、小老鼠,你喜歡誰?為什么?
二、看圖學習兒歌。
1、看了兩只小動物的表現,我們再來說說你更喜歡誰?先來看小黃狗,它在干什么?
2、小狗把香蕉皮丟到哪里去了?
我們把小黃狗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
小黃狗,吃香蕉。果皮丟進垃圾箱。
3、(出示圖二)再來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吃香蕉的?
你認為小老鼠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
學學動作“丟”。
我們也來編一段兒歌:
小老鼠,吃香蕉。果皮丟到地面上。
小結:那現在,你更喜歡誰了。繛槭裁?
我們要學乖小黃狗,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除了吃香蕉,我們還吃過好多好吃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聊聊你吃完零食是怎么做的?
四、觀看錄象兩段。
我們來看看小2班的兩位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錄象一:他在吃糖果,猜猜他會把糖紙丟哪兒呢?
我們給他次機會,這兒有張糖紙,他會怎么做?
錄象二:擦完嘴巴,餐巾紙該丟哪兒呢?(表揚)
錄象三:在吃飯時,我們的寶寶是怎樣表現的?
五、活動延伸:爭做小小衛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