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藍和小黃》活動反思
在組織語言活動《小藍和小黃》中,由于資料有限,在活動中沒能給孩子們每人一本圖書閱讀,但是我從網上下載了繪本的ppt,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看。孩子們雖然沒能進行獨立地閱讀,但是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看,一起交流,整個活動仍然很成功。
一、選擇的繪本要吸引孩子的眼球
色彩鮮艷、畫面豐富的繪本固然是孩子們喜歡的,但是畫面簡單卻能給孩子想象空間的繪本亦是孩子們所喜愛的。《小藍和小黃》是一本有關顏色混合后變化的科普繪本,畫面很簡單,就只有一些顏色的色塊加上一些背景。但是作者配上了簡單的文字之后就成了孩子們喜歡的繪本圖書。書中描寫了小藍和小黃兩位好朋友在一起玩耍,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通過擁抱(顏色的混合)使小藍和小黃產生了變化,讓孩子們從直觀眼睛觀察認識到顏色是可以通過混合而產生變化的。作者借助了故事情節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簡單的科學知識,這樣孩子們在掌握知識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很枯燥,反而覺得很有趣很新奇。
二、活動中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因為繪本中主要是以畫面來體現的,文字只是陪襯而已,孩子們完全可以根據圖畫的閱讀來理解繪本的內容,而不一定非要借助老師講解書中的文字才能理解故事內容。因此,在閱讀繪本中,教師要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閱讀,而且要讓孩子們主動地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繪本中所看到的一些東西。不管孩子們表達的是否恰當,教師都要給予充分地肯定,因為只要不是讓孩子回答問題的這種表述,孩子們的表達就是自由的、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只有恰當與不恰當的區別。當孩子表達不是很恰當時,教師也不可否定孩子的表述,而是建議或者幫助孩子用更合適的語句來表述,這樣才不會影響孩子今后表達的意愿。繪本的閱讀是要靠孩子們自主閱讀的,教師只是起到啟發、引導的作用,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抹殺的孩子們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
三、科普繪本最后要回歸到生活中
一切的科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所有的科普繪本都是根據生活中的科學知識來創作的。作者創作科普繪本的初衷,就是想讓孩子們在閱讀繪本故事中能夠自然地掌握科學知識。當孩子們從科普繪本中閱讀掌握到的科學知識后,教師應當加以引導和總結,讓孩子們能夠將所學的科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或者能聯想到同一個科學原理運用到不同的生活方面。這樣讓孩子們閱讀科普繪本的意義就達到了。在閱讀科普繪本中我們教師的作用是讓孩子們了解生活中的科學,更要讓孩子們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