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對漢字學習的興趣
漢字是一種由音、形、義3個因素構成的很特殊的文字。作為人們日常交流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樂趣。對于幼兒來說,掌握了漢字就等于提前拿到了通往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教育盡快的積累學習和生活的經驗,還可以使幼兒從小就建立起較強的自信心和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但是,幼兒識字畢竟不同與小學語文教學,只有根據幼兒的特點,采取生動有趣別開生面的方式,并選擇一些易學易會的漢字做識字素材,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好效果。那么該如何對幼兒進行漢字方面的培養呢?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幼兒生活的環境就是一個學習的環境,在他們周圍,時時處處都有可供學習的因素。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字文化”氛圍,就可以讓幼兒在這種熏陶中不知不覺的把學習漢字作為自主學習的一部分,逐漸產生學習的興趣。
在幼兒物品櫥和擺放的材料上貼上相應的文字,如“地圖、接龍”等,使這些字一一對應。這樣在每次取放時幼兒便可以不斷的進行校對、確認、反復復習,久而久之就可以記住“地圖、接龍”等字。這種簡單的配對方法既可以達到輕松學習漢字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活動習慣。
在活動區中投放大量的游戲識字材料,讓幼兒在反復操作中加深對漢字的認識及學習興趣。如:“東南西北”游戲材料,在紙折的“東南西北”上分別寫上幼兒熟悉的漢字,幼兒通過自己玩或與同伴合作玩,加深了對漢字的復習;通過組詞、造句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及語言組織能力,還培養了同伴間的相互合作意識。雙語角投放的“筆劃描橫”則是讓幼兒通過臨摹常用的筆劃,初步了解漢字是由這些常用筆劃組成的,為下一步書寫漢字打下基礎。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使漢字教學與其他課程緊密結合
幼兒識字應當是自發的、主動的行為,是游戲化的學習,是愉快的求知經驗。單純的學習會使幼兒產生厭倦,只有穿插一些有趣的文字游戲才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在游戲中能將識字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那么將會起到多重的教育效果。在教育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1.摸摸字寶寶。讓幼兒通過游戲來加深對識字的認識。游戲中加入體育活動的一些技能,如:利用單腳跳、雙腳跳、走、跑、跳繩等動作進行兩人或多人比賽來摸字寶寶,并進行淘汰賽,對最后獲勝者(動作規范、最快、最正確念出字寶寶的幼兒)進行獎勵,獎品為幼兒喜愛的動物小粘貼、小印章。幼兒對該游戲的興趣非常高。通過游戲不僅達到了識字的目的而且還鞏固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動作的發展,此外還增強了幼兒的競爭意識。
2.尋找字寶寶朋友。游戲中結合了數學排序、加減法、點數,讓幼兒從教師的課文大范例中找出自己認識的字,找完后引導全體幼兒進行點數參加游戲的小朋友找的字的數量,并進行比較,從多到少或從少到多進行排序,并說出多幾個或少幾個。同時還引導幼兒將剛才游戲的情景編成應用題列出算式。這樣,在簡單的游戲中復習了幼兒數學方面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3.學習認識偏旁部首認字。在認字時,教師將一些常用字或簡單的偏旁,如:“亻”、“艸”、“氵”出示給幼兒,讓他們從書中找出帶這些偏旁的字或說出自己認識的帶這些偏旁的字,同時告訴幼兒帶這些偏旁的字有許多,引導幼兒想出多種途徑來查找,教給幼兒學習的方。告訴幼兒最快最便捷的方法是查字典,簡單向幼兒介紹查字典的方法,為下一步教幼兒學習查字典增加識字量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