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離群的小雞》活動反思
考慮到本周是安全教育周,對于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群體意識比較薄弱,常常會有游離在群體之外的現象,于是我希望借助《離群的小雞》這個故事為教育載體,讓幼兒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知道離開大人或集體是可能發生危險的,以提升幼兒安全意識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活動。我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能給予幼兒較多自由講述的機會,同時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講述水平,運用了一些輔助的提問手段,降低幼兒的講述難度。整個活動的設計圍繞小雞離開媽媽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為主線,引導幼兒討論和講述,環環相扣,逐層遞進,既有分段講述,又有完整講述;情境表演、圖片等的運用增強了幼兒的講述積極性,幫助幼兒獲取更直觀的講述經驗,這個活動社會和語言這兩個領域的內容都有所涉及,我的設計方案側重的是語言領域。
整個活動流程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觀看大班幼兒的情景表演;第二部分幼兒大膽想象離群的小雞會遇到什么危險,又有誰會來幫它脫險;第三部分觀看圖片,完整的傾聽故事;第四部分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情緒還是相當積極的,他們對我制造的懸念,激發了討論熱情,他們想到了離群后的小雞會遇到的種種危險,也想出了許多動物利用他們自身的特點救小雞脫險,如:小狗對著野貓汪汪大叫,把夜貓嚇跑;蛇把夜貓卷起來讓它動不了小雞乘機逃跑;老虎咬住野貓等等,充分展開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在活動開始部分就比較成功的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的語言氛圍。隨著后幾個環節展開幫助幼兒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加深對故事的印象,也使幼兒更深刻理解不能獨自離開大人或集體這一故事寓意。
整個活動中也有一些我事先不曾意料的,如孩子們對警察的一些誤解,對公雞母雞叫聲的一些錯誤認識,在活動中我雖做了一一回應,可考慮到時間關系,我只是簡單的一筆帶過。在第四個游戲環節也有極個別幼兒有意的游離集體。
通過此次的活動,讓我對自己的不足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相信在不斷的學習、探索、實踐、反思的過程中,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