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一籃蔬菜》的教學反思(精選2篇)
幼兒園教師《一籃蔬菜》的教學反思 篇1
科學活動“一籃蔬菜”,需要寶寶通過觀察介紹蔬菜的外形、顏色、吃法、營養等。通常我們是讓幼兒通過交流討論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可是今天我想換個形式,讓活動更有趣,同樣也能完成教學任務。
我拿出了“娃娃家”的圍兜,準備一個小籃子,和一筐各種蔬菜,然后告訴孩子們玩法:請你們當超市蔬菜“推銷員“,來向顧客推銷你的蔬菜,孩子覺得這個游戲就像區域游戲里的角色扮演很有趣,被激發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于是一下子很多孩子們紛紛要求來扮演這個“蔬菜推銷員”。第一個軒軒的扮演,在推銷過程中,我引導幼兒要圍繞蔬菜的名稱、外形、顏色、可以怎么做成什么菜肴、對身體有什么好處等主題來表達。第二個丁丁在推銷過程中,由于聲音太小而影響了效果,于是我又鼓勵道:“一個好的推銷員,一定要講話聲音響亮。”重新調整后丁丁的推銷有了進步,我贊揚她“覺得這個蔬菜推銷員介紹很好,我們顧客要鼓掌。”這么一來,調動了“蔬菜推銷員”的語言表達。第三個雨辰扮演推銷員時,給了大家一個驚喜,她很真實的模仿了市場上推銷員的語言,“大家快來買呀!一塊錢一斤!”她的表演引起了大家的笑聲,也偏離了活動的目標,但是我稍加引導:“你的這個方法非常好,如果再說一些這個菜的好處,別人會更愿意來買。”最后,雨辰很出色地完成了蔬菜推銷員的角色,一邊叫賣一邊介紹蔬菜,受到了大家熱烈的鼓掌。
“蔬菜推銷員”游戲,以角色游戲扮演的方式,讓幼兒在模仿生活的情境中展現學習內容,完成學習任務,既能讓我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讓孩子學得有趣,一舉兩得。換個形式學習,孩子們學得更有趣;換個形式教學,老師教得很輕松。
幼兒園教師《一籃蔬菜》的教學反思 篇2
現在蔬菜的種類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復雜,這給幼兒認識蔬菜帶來了一定難度。幼兒在進餐時,我發現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挑食、偏食現象十分嚴重,對自己不喜歡的蔬菜有嘔吐現象。針對這一情況,為了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教育幼兒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設計了“一籃蔬菜”這一活動。在活動前,我請家長配合,帶幼兒去菜場認識一下常見的蔬菜,為《一籃蔬菜》的教學的教學打下一個鋪墊。因此在整個活動一開始,我先是詢問幼兒在菜場里見過哪些蔬菜?然后出示裝滿蔬菜的籃子,用布遮好,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請幼兒上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并請幼兒到客人老師身上去找一找與蔬菜相同的顏色。這樣做目的是達到師幼互動的效果。
接著我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蔬菜是什么,這樣做有利于幼兒加深對蔬菜的認識,這一環節中我還請幼兒去告訴客人老師自己喜歡吃什么,并問一問客人老師喜歡吃什么,進一步展示師幼互動的效果。其中我還出示蔬菜排行榜,讓幼兒將笑臉花貼在最喜歡吃的蔬菜的下面。這樣做一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蔬菜名稱與外形的認識,二是教育幼兒樣樣蔬菜都要吃。最后,我使用《辦家家》的音樂結尾,并引導幼兒創編歌詞,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也可以作為一個延深活動,放在表演區內讓幼兒進行表演。
在本活動中,我認為在我請幼兒上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這一環節中只關注到個別幼兒,沒有關注到整體,我覺得可以在這一環節中增設一個在每個小組里放幾樣蔬菜,讓幼兒去來摸一摸蔬菜的形狀、說一說蔬菜的顏色,聞一聞蔬菜的氣味,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