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我愛我的幼兒園》(精選2篇)
教學反思《我愛我的幼兒園》 篇1
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的剛開學時的一次音樂活動。小班孩子年齡較小,對于枯燥的教學活動,他們很難理解,也不易接受。如果把教學活動情景化,把整個教學活動串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或以朗朗上口的兒歌形式來教學,那么,孩子們就很樂意也很主動的去接受。于是,我就利用餐后、課間和小朋友先一起以兒歌的形式學念歌詞,為音樂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此在活動中,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熟悉歌曲內容上,而是把重點放到了歌曲的演唱上。幼兒掌握熟悉歌詞后,學唱的勁頭就很大了,很多幼兒一下子就學會了歌曲。
當幼兒比較熟練地掌握歌曲后,我拿出了一個大鼓和一面鑼,幼兒都露出好奇的眼神,迫不及待地想試試看。我介紹了這兩個樂器的名稱,還演示怎樣敲打,幼兒聽一聽它們的聲音。然后,我根據歌曲最后一段的節奏來敲一敲,讓幼兒用小手跟著比劃,打準節奏。加上動作,幼兒繼續來演唱歌曲,自由的加上動作,大家都積極表現,體驗歌曲的氣氛。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練習了音高、節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體驗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學習了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師幼共舞活動中,孩子通過稚嫩的動作表達了對老師、同伴和幼兒園的愛,使得活動達到了高潮。
之后,我便采用集體學唱,分組唱、分男女小朋友演唱和個別幼兒表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這也很適合剛入園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特點。在活動中,幼兒感受到老師的接納、同伴的接納、自我的接納的愉快,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真正體驗到了"大家一起真快樂"的美好情感,通過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表揚,體驗到了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從而增強了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
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作為老師的我們,在組織幼兒活動的時候,有的時候是要根據孩子的水平、實際情況,在教學中靈活的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修改運用、有效整合,要用到實處,才能真正發揮好的效果。
教學反思《我愛我的幼兒園》 篇2
《我愛我的幼兒園》這首歌曲是主題《我上幼兒園啦》里的一節活動,小班的孩子剛來上幼兒園,他們對幼兒園還不是很熟悉,有點疏遠感。這首歌充分體現了幼兒與幼兒園之間的感情,它可以拉近幼兒園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到幼兒園就是他們的家。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喜歡唱唱、跳跳,特別喜歡音樂的節奏,剛入園的小朋友也一樣。由于是開學第一天就上的這節課,雖然有部分小朋友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較一般,甚至還有個別哭鬧的孩子,但還是有幾個可愛的孩子。活動一開始,我采取談話導入的形式,
通過你喜歡幼兒園嗎?為什么?幼兒園里有哪些人?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做什么?等幾個問題,讓幼兒較快地熟悉了歌詞。對于活動中的內容,孩子們一開始有點興趣,因為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老師彈鋼琴,覺得好奇,但漸漸的就會難以理解老師的意思,不太容易接受歌曲的學習。所以在活動中,我將教學活動情景化,當成第三人稱,讓小朋友聽故事似的,先去接受歌曲的歌詞意思。通過這樣的方法,我發現小朋友對歌曲的內容掌握的較好,但對歌曲的旋律把握較一般。有個別幾個小朋友會很認真跟著老師唱,多數小朋友還是根據自己的心情來表現,根本沒有什么上課常規,為了吸引多小朋友的注意,考慮到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我在活動中采用采取邊唱邊根據歌詞內容加上一些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這樣就有效的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活動中,會有很多的小朋友想表達自己 ,于是會認真跟著鋼琴學唱。在活動中,小朋友會受到同伴的支持、老師的鼓勵與表揚,從而體驗到了活動中的成功感。
本次歌曲的內容較為簡單,孩子們接受的較好,就更愿意表達出來。在活動結束時,雖然歌曲的音調還沒有記得很清楚,但大部分的歌詞都記住了,隨著鋼琴能邊唱邊進行動作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