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班有一個小男生,大大的眼睛、胖嘟嘟的小臉兒、皮膚也十分的白凈,長得非常可愛,叫小宇。可是他有一個讓所有老師都十分頭疼的地方,那就是到了幼兒園以后從來也不張嘴說話,就連老師每天的點名字也從來不說“到”。
最開始的時候,不管我們班的老師怎么跟他溝通交流,他都是一個字不說,連理都不會去理會你,老師們都以為他是過度內向,他在家里也是這個樣子的。
直到后來,有一天早上小宇的媽媽送他來上學,與他溝通才知道,小宇在家里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而且非常愛說話,甚至可以說是“話嘮”。只是如果家里有不認識的叔叔阿姨,他就會變成“金口”。小宇媽媽還說可能是性格像孩子爸爸,小宇爸爸也是這樣的,見了陌生人就變得沉默寡言。
經過了小宇媽媽的描述,發現孩子在幼兒園里不說話的幾種可能:
一、性格像爸爸是雙重性格,在熟悉的人面前很外向,可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變得很內向,變得沉默少言;
二、由于入園的時間比較短,對老師沒有安全感,對周圍環境不熟悉,所以心里并不相信老師;
三、也有可能是家長在家里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不經常與外人接觸,所以自信心不容易建立起來。
根據以上的幾種可能性,我想了幾個辦法來解決,首先我把班級里比較活潑外向的幾個小朋友安排在他的身邊坐,讓這些小朋友多與他一起玩耍,讓哥哥姐姐領著他一起玩。然后,我又與小宇媽媽進行了溝通,既然孩子在家里很喜歡說話,那么就讓孩子媽媽引導他在家里多講講在幼兒園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這樣孩子也就會覺得幼兒園里發生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就會更容易喜歡上幼兒園。最后,在每天的區域活動、戶外活動的時候,我會更多的注意小宇,會經常地與小宇在一起玩,但是不會去刻意的讓他說話,而是間接地引導,努力地讓他熟悉身邊的老師和環境,能夠感覺到老師喜歡他,老師能夠給他安全感。
一個周之后,小宇在和我一起玩玩具的時候說話了,告訴了我他的玩具是怎么擺的。玩滑梯的時候,有時會刻意的在滑梯上找我在哪。上廁所、放學的時候會主動的拉著哥哥,和哥哥一起走。
又過了一個星期,由于工作安排,我與幾個別的班的老師在外面裝飾走廊。晚上放學的時候,小宇媽媽看見我,高興地對我說“小宇回家說,最喜歡靚靚老師了,這兩天靚靚老師在外面畫畫,畫得可漂亮了。”聽了小宇媽媽的話,突然有一種幸福感,由心而生。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孩子不愿意和老師說出他們的委屈和心里話,大多都是因為老師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如果我們老師能夠多與孩子溝通,像好朋友一樣,給予他們信任,我相信孩子們也會把老師當好朋友一樣,說出自己心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