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如何對待發脾氣的幼兒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發脾氣的幼兒
在幼兒園中,我們不乏看到愛發脾氣的幼兒,如果你有一件事情不能順著他的心意做,他就會變的任性、哭鬧甚至出現打斗、出走的行為。這種幼兒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自我中心不僅表現在言語、邏輯中還表現在外部特征上。
我們班級就有喜歡發脾氣的幼兒。上周四下午,我們在班級進行了“故事大王”的比賽。比賽時我們要求孩子除了自己講之外還要認真的傾聽,學會尊重別人。玖玖講完故事后就跟旁邊的小朋友開始講小話,我們多次提醒,她都無動于衷。比賽結束后,我們開始在班級頒獎,第三名的小朋友被一個個的請上臺,玖玖發現沒有自己,有點緊張,舉起了小手,可是在舉手的同時還在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話。第二名的小朋友也開始上臺領獎了,玖玖發現沒有自己就開始著急了,眼睛一直盯著老師,并一直喊老師還有我,我們還是沒有點她的名字,一直到頒獎結束,都沒有她,她發起了脾氣,雙手抱臂,小嘴嘟起,悶悶不樂,一會靠在椅子上哭起來。我去安撫她情緒,請她去喝水上廁不理我,叫她的名字也不回答,小朋友上前去叫她,她就責罵旁邊的小朋友。我繼續安撫她,她就把頭偏向一邊,再喊她的名字,她就走到其他地方去了。這使得我不禁火上心頭,但隨即我又壓下怒火,想想還是用了冷處理法,先將她置于一邊,不予理睬,使她得不到關注,并告知她,等她安靜下來后這個事情可以商量,但是你這樣發脾氣是沒有用的,讓她這種不良個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消退。等到差不多其他幼兒都安排好以后,我才去跟她談。玖玖個性雖然很倔強,但非常聰明,接受能力又強,只是自尊心也有點強,看著其他小朋友在一邊玩的很開心而她只能眼看著,漸漸的她不再哭泣了,走到我的身邊,發現她有些動搖了,我便與她談起了心,告訴她為什么老師沒有給她頒獎的原因。
經過這樣一次教訓,我想她才會意識到倔強、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對待個性倔強的孩子決不能隨意的訓斥,而應該采取正面引導,激勵的手段,那就是講道理。與幼兒談論有關他的行為不能接受的原因,然后通過講道理來改善孩子的個性行為。當有情況發生時,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客觀的分析原因。幫助幼兒查找發生倔強的原因。然后耐心、細致地為幼兒講明道理。
孩子喜歡發脾氣,究其原因,家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個獨生子女的時代,家人對孩子凡事千依百順,逐漸使孩子養成了倔強、自私的個性。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關鍵。孩子在逐漸長大,其實他們懂得很多道理,只是在發脾氣時,控制不住自己,通過老師及時的幫助他分析自己的行為、講道理和積極引導,他終于承認了自己為什么會被忽視,結果讓他和他想要對換的小朋友商量解決事情。所以,在對待個性倔強的幼兒時,我們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選擇恰當的激勵方式引導幼兒去正確對待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