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老師,我要倒著滑滑梯
有次下午的游戲時間,孩子們開心地來到戶外,自主選擇運動器械進行游戲,有的孩子選擇了“好玩的圈”,有的小朋友選擇拍皮球,還有的小朋友選擇大型玩具。這時只見大班王老師跑來說:“杜老師,我看到一個穿紅衣服的小男生在倒著滑滑梯,還有幾個小朋友在跟他學。”我看到之后,立馬過去進行制止,說道:“小黃(化名),不可以這樣滑,如果你再這樣滑滑梯,那么我就取消你玩滑梯的資格。”小黃從剛才的神氣活現變得愁眉不展,改變了姿勢,正著身體滑下來。下來后,嘴巴嘟囔著:“真沒勁。”很快,這個小插曲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逐漸煙消云散,但剛剛小黃的那句“真沒勁”卻縈繞在我心頭,久久不能消散。
聆聽孩子的心聲
為什么孩子喜歡不按安全的規則進行游戲呢?是不是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游戲了呢?隨著他們的成長,孩子們對滑梯的喜愛一如既往,但是總愛變著不同花樣進行游戲,有些在老師們的眼中卻是很危險的游戲,我們會即刻制止。為了了解孩子們喜歡倒著滑滑梯的原因,我決定走進孩子,聆聽他們的心聲。通過一次飯后散步談話,我發現他們對于一直以來排好隊按次序滑滑梯的做法感到厭倦。那么孩子們感興趣的倒著滑滑梯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嘗試一下呢?在安全與挑戰之間,我該如何選擇呢?不言而喻,倒著滑滑梯相比,對于中班的孩子也更具挑戰性,而且倒著滑滑梯對孩子們的動作技能要求更高,由此帶給孩子們成功挑戰也更為強烈。思前想后,我覺得與其讓孩子“偷偷”玩,不如光明正大的體驗一次倒著滑的樂趣。
支持孩子的游戲
于是,我利用一次戶外活動,開展了一次“倒溜滑梯”的游戲活動。游戲前,我也和班級另兩名老師仔細檢查了滑梯口的每個角落,確保孩子們在游戲時的安全性。當然我也讓孩子們先制訂好一點的游戲規則以及注意事項,讓他們在安全的基礎上進行了此項游戲。其實我也想過,孩子們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大人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來對孩子加以限制,其實,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時只要我們稍稍放手,孩子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
體驗之后的興奮和反思
孩子在自己制訂好的規則里進行游戲,反而比以前自主、有序,還有一些孩子還探索了幾個不同的滑梯方法,我這次沒有干預,只是在一旁保護著并觀察著,孩子們在自主的花樣游戲中,也得到了更多更大的運動量鍛煉。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相比于千篇一律的游戲,孩子們似乎更愿意嘗試一些帶有不確定、冒險性的游戲,而往往這些因素也刺激了幼兒進行探索、征服等欲望。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應該是懂得幼兒的人,是一個會在旁邊觀察幼兒,讀懂幼兒的人。我們要善于觀察幼兒,捕捉幼兒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從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著手,支撐孩子能憑借自己的知識經驗去建構新的經驗。教師應相信孩子、順應孩子,創設支持孩子游戲的環境,滿足孩子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