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餐后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人們常說 “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教育管理要求我們在教育管理中杜絕粗枝大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要求從長遠著想,細處落實。而傾聽是幼兒最早掌握的言語活動。良好的傾聽能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前提,它對于發展幼兒語言、思維十分有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傾聽能力較弱,同時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喜歡聽故事,我就以故事作為切入點,利用餐后的安靜活動,給他們講故事來培養他們的傾聽能力。《豬八戒吃西瓜》《黑貓警長》《沒頭腦和不高興》等,這些都是平時小朋友熟悉的電視節目,我先以這些幼兒感興趣又熟悉的故事入手,并利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手勢、表情、動作等體態語言來調動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讓幼兒共同參與。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孩子都特別愛聽故事,這時我給孩子提出聽故事的要求: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要求必須所有的孩子都認真聽,孩子可以選擇不聽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其他同伴聽的時候絕對不能打擾到別人,經過一學期的訓練,現在孩子在聽故事時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有時,我還會以言語來刺激幼兒,也就是俗話說的“哄小孩”:“這個故事我只講一遍,不會再講第二遍。要是你們沒聽好,錯過了這么好聽的故事多可惜呀!”每當孩子聽到這句話時總是提起百倍的精神。同時選擇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具體、生動,富有趣味性。如小動物的童話或故事。有時我也會豐富一下孩子的見識,偶爾給幼兒講一些百科知識。 我還利用大自然的優勢,來激發幼兒的傾聽興趣。帶幼兒去大自然聆聽各種美妙的聲音:淅瀝淅瀝的小雨聲、腳踩落葉的沙沙聲等。有時還讓孩子背對著身體,聽有沒有汽車經過的聲音。所有這些,都讓幼兒心曠神怡,就會萌發幼兒傾聽的欲望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