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想幼兒所想讓教育無處不在
教育隨筆:想幼兒所想讓教育無處不在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要從娃娃做起,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作為一個幼兒園的老
師,我每天接觸的就是孩子,我們生活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孩子是我們的工作,我們
的事業,我們的所有……進入幼兒教育事業有兩年的我,還是在不斷摸索著,不斷尋
找著更好的方法與孩子成為伙伴、教育的引導者、孩子每天都在發展,我們的教
育也在不斷發展,教育無處不在,無處不是教育的契機。
今天上午我在給隔壁的浩浩、楊楊和杰杰講故事《搖籃里的貓、搖籃里的狗》,故事
里的貓嬌氣、狗暴躁,所以他們經常為一點兒小事就吵鬧,是一對愛吵架的好朋友…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聯想到生活中,有許多小朋友也經常為一點小事打小報告,
我就利用此次機會展開了話題,我問他們,你覺得故事里的貓和狗怎么樣,為什么?
問題的提出引起了他們激烈地討論,但他們的是非觀念都非常正確,一致認為“它們
都不好,不知道互相謙讓。”在孩子們這一答案出來以后,我覺得應該送口氣了,因
為我看到孩子能明辨是非了,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可是吃完中飯沒多久,浩浩急匆匆的跑來說:“老師,杰杰哭了。”我忙跑出去看見
杰杰哭得淚眼婆娑,一張寫滿委屈的臉上淚珠成串成串地往下掉。一問才知道:原來
是楊楊的椅子夾了他的手指,我想:也許是楊楊沒看見的原因吧,于是我安慰他說:
別哭了,人家是不小心呀!沒想到,旁邊的浩浩卻叫了起來:“不是的,他是故意的
。”哦,那是怎么回事,在我的追問下孩子們給我道出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是因為:
在玩搶凳子時楊楊的椅子攔住了杰杰的去路,非得讓他繞道走,兩個人僵持了很久,
最終被惹火了的他就用椅子去夾他的手了,一夾之下就出現了剛才那一幕。我真的不
知該怎樣評斷這場風波,真可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權衡再三,我決定將這一問題
讓孩子自己去判斷,讓孩子自己去斷是非,一陣爭論之后,出現了三種種截然不同的
看法:一種是楊楊不對,因為他不讓杰杰走;另一種是杰杰錯了,他應該繞道走不應
該夾別人的手;還有一種是兩個人都不好,不知道互相謙讓,互相商量。面對三種不
同的觀點,我將故事引了進來,讓孩子知道‘嬌氣與暴躁’是引起爭執的禍端,我們
應該杜絕這樣的行為,并且針對這次的風波進行了分析,使孩子知道了正確的評判標
準——兩個人都錯了。通過這件事,孩子們知道了判斷是非不能只看表面,而應該考
慮整個事情的經過;作為老師的我不管是在校還是在生活中,我都深深體會到了引導
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
孩子的世界,是充滿快樂的世界,如果你能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想他們所想,做他
們所做,有一顆未泯的童心,一顆執著的愛心,快樂就在你的身邊!總之,我認為幼
兒教育無處不在,生活之中的細微處都存在著有效的教育。作為一名幼兒老師的我,
要細微的捕捉每一處,尋找到每一次的教育契機,這一切都關系到處于懵懂中的孩子
的一生的行為習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