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引導幼兒學會交往
在現代生活中,不管是經濟活動,還是文化活動都要求人們進行交往。為了使我們的教育對象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需從小正確引導幼兒學會交往,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又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環節,是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幼兒的活動。一、引導幼兒禮貌言行
現在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比較嬌慣,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愿與人進行交往有的有交往的愿望,又不知如何去交往,缺乏交往的技能。如何正確引導幼兒學會交往是我們首先應解決的問題。如,孩子們在一起玩玩具,就有孩子會為玩具抓破了臉,小孩子之間鬧的不可開交,家長氣的以打孩子來消氣,而使教師無法向家長交代,遇到這情況后,我們就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主動向別人問好,學會用商量口吻與人說話,無意傷害別人時說聲“對不起”,其次在教學中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促進交往的發展,如用故事、兒歌、歌曲等來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孩子只有具備一定的禮貌習慣,才受歡迎,別人才喜歡和他一起玩, 從而獲得更多的交往機會。
二、引導幼兒遵循規則
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游戲都有一定的規則,如不遵守一定的規則就會發生矛盾造成不友好的氣氛,如跳集體舞,它有一定的規則,“面向圓心、圓上,以花為標記”這些都是集體舞最基本的規則;如玩“娃娃家”也應有一定的規則,怎樣玩,誰擔任什么角色就是這游戲的規則。只有在這有規則的基礎上來玩這游戲,幼兒才能體驗到游戲合作交往的快樂。因此,任何游戲規則的遵守和執行,會大大提高幼兒交往的質量,并減少了矛盾,增強了友好氣氛,增加了交往機會。
三、引導幼兒樂于助人
樂于助人幫助別人克服困難,能獲得伙伴們的喜愛,獲得更多知識,這也是交往的一種有力途徑,如我班的呂佳露,由于年齡和家庭關系,自理能力比較差。年齡較大、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也能主動幫助他。借此機會,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這種助人為人的精神,在這種精神帶動下,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脫衣服時常發現這助人為樂現象,同樣特增加了幼兒間交往的機會。
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幼兒在一起交往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孩子沒有一定的獨立性,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給交往帶來一定的困難,如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由于臨時多了一位“客人”到吃飯時間了,沒預先準備好足夠“碗”,大伙都愣在那沒辦法,而嘉浩小朋友能隨機把蛋糕盤子用來盛飯給“客人”吃,是游戲繼續進行。因此,孩子只有具備一定獨立性,一定的生活經驗,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交往過程中得心應手。
幼兒有了一定交往經驗,而需教師在他們交往過程中因時制宜,對其正確引導使其能正確進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