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環保教育從節水做起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在創造了日益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也破壞了環境。水作為生命之源、萬物之本,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而我國1984年已有223個城市缺水,樹立節水、護水意識,不做缺水的“環境難民”,這是全人類面對缺水這一世界環境問題的共識;愛護水資源,就是愛護人類的生命,這是人類共同的呼聲。 在幼兒園,環境教育是使幼兒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樹立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并且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改善環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教育過程。環境教育是一項從幼兒到成人的終身教育,不是一兩次的突擊教育,是一種長期性、普遍性的全民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因此,環境教育應從小抓起,我們都知道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提高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尤為重要。環境保護包括很多方面,如不亂扔垃圾、利用廢舊材料做玩具、節約用水等等。其中節約用水這一環境意識尤為重要。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從早上的7點45分入園一直到4點離園,吃喝拉撒都在幼兒園里,所以為節水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時間和空間。在每次的餐前活動和吃水果之前,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幼兒一直喜歡呆在衛生間里,不肯出來,當我進去叫他們的時候,居然發現有好多小朋友在玩水,時不時的有幼兒把手沖洗了一遍又一遍。對此,我進行了口頭教育,但其效果并不顯著。其實當一種教育行為變的不那么有效時,教師應該想想更切實可行的方法。節水教育與環境的保護,與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息息相關,要讓幼兒深切的感受到節水的重要性,讓幼兒的節水意識成為自覺行為。于是,針對這一現象,我和幼兒一起設計了節水標志,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設計出了不同的節水標志,通過自己設計的節水標志,幼兒之間對于水的節約也有了更多的話題,經常有小朋友在說:“這是我做的節水標志呢!”“今天你有沒有節水啊?”
趁著這個機會,我還故意把水龍頭關掉,和幼兒一起討論:“沒有了水會怎么樣?經歷了沒有水的滋味,幼兒對水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烈了。同時我又結合家長工作,開展家園活動,改善了家長的節水行為,提倡家長與幼兒一起制作節水宣傳畫。
環保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需要的是持之以恒,把這種行為當作是自身的自覺行為。我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們的幼兒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從節水做起,才能提高整個國家的環境素質,讓環保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