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生蛋》教案(精選6篇)
《母雞生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蠟筆畫圈。
2、感受繪畫游戲的興趣。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蠟筆、母雞頭飾一個、歡快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引題
“咯咯噠,咯咯噠”我是一只小母雞,出來找東西。
2、幼兒跟著老師一起來活動。“咯咯噠,咯咯噠母雞要下蛋了。快快躲到家里面”
二、教師示范
1、看,母雞的蛋蛋要出來了,一個圈圈孵出來,一個蛋蛋孵出來。我的蛋蛋真是多。
2、個別示范。
三、幼兒做畫。
1、所有的寶寶跟著老師試一下,
四、教師評價
1、鼓勵幼兒大膽練習
2、提醒幼兒畫完后注意擦凈手上的顏料,保持自身清潔。
3、家長為寶寶的蛋蛋做畫。
活動反思:
教學開始以游戲的形式導入,讓所有的小朋友先跟著老師變成一只小母雞,并學母雞叫,學母雞下蛋。此環節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幼兒比較歡快的參與其中,但是如果能讓幼兒帶上頭飾或胸飾,幼兒的興趣度也許會更好。也會更投入。
教師在示范的同時,語言要童趣、深入、更具渲染力,幼兒才會更專注,適度的運用一定的手勢及夸張動作,有助于幼兒的模仿與學習。
同伴的榜樣示范非常關鍵,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示范動作,同化的.作用得到深化,幼兒也會更愿意傾聽和模仿,深度加強。
每次活動評價對幼兒都是一種強化,互評和自評。但是幼兒年齡偏小,借助陪同人員輔助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也有利親近兩者的情感。
不過事后的整理方面還需不斷加強,寶寶自身的清潔和保持桌面的做畫規則還需不斷練習和穩固。
《母雞生蛋》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2、 在快樂的情境中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煮熟的雞蛋。
2、母雞圖片人手一張。
3、一個雞窩窩。
三、活動過程:
(一)分圖片。
1、角色滲透
“我是誰呀?(母雞媽媽)
引導幼兒與母雞媽媽問好。
2、你們想不想做母雞媽媽呀?”
3、教師出示許多母雞圖片。
“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母雞媽媽的圖片?”(豐富詞語“許多”)
4、一個小朋友拿一張母雞媽媽的圖片。
“你拿了幾張圖片?”(逐一尋問)
小結:原來許多母雞媽媽的圖片可以分成一張一張的。
(二)收雞蛋。
1、你們知道母雞媽媽有什么本領嗎?(生蛋)
2、我們一起生蛋寶寶,好不好?
3、咕咕嗒,咕咕嗒,我生了個蛋寶寶。
4、你們的蛋寶寶生在哪里了?快找找看。
(引導幼兒邊生蛋邊說:“我生了一個蛋寶寶。”)
5、老奶奶來收蛋寶寶了。
6、每個幼兒將自己的雞蛋放到雞窩窩里。
(引導幼兒說:“我放了一個蛋寶寶。”)
小結:原來一個一個蛋寶寶變成了許多蛋!
(三)孵雞蛋
1、老奶奶想請母雞媽媽們孵小雞了。
2、請一只母雞媽媽拿一個蛋寶寶。
(引導幼兒說:“我拿了一個蛋寶寶。”)
小結:原來許多蛋寶寶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四)活動結束。
1、你們知道母雞媽媽是怎么孵蛋寶寶的嗎?
2、幼兒學習母雞孵蛋寶寶離開活動室!
《母雞生蛋》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前一段時間,小朋友一直在進行玩色游戲。這是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畫圓,我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開始。根據以往的經驗,我覺得小朋友在畫圓的時候有這樣幾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不知道如何下筆,那么我在引導孩子畫圓的時候先找一個空地方,這個空地方就是提示小朋友,空的地方都可以畫;一個是畫圓太小,不封口,這里,我運用賣雞蛋游戲,請老師幫忙,通過賣雞蛋這個環節,督促孩子檢查雞蛋是否封口,知道怎樣讓壞雞蛋變成好雞蛋;在一個就是畫滿的問題,找個空地方下蛋是將畫面畫滿的一個方法,賣雞蛋的游戲也鼓勵孩子畫得滿畫得多。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知道雞蛋的外形特征。
2、學會找空的地方,確定一個點,畫出許多圓圓的雞蛋,把畫面畫滿。
3、樂于參加繪畫活動,大膽繪畫。
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圖紙一張;
2、雞蛋人手一個。
3、幼兒繪畫紙(有老母雞)人手一張。
4、蠟筆若干。
5、若干卡片(當錢用)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引入主題,觀察感知雞蛋的外形特征。
教師:圖片上有誰?她在干什么?會下蛋的雞我們叫她什么?(母雞)雞蛋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人手一個雞蛋。
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雞蛋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一邊繞著雞蛋畫圓。
2、示范畫雞蛋
(1)在游戲語言的引導下,學習畫雞蛋的方法
教師:老母雞說:我的屁股脹脹的,我要下蛋了,快讓我找個地方,就是這里(教師邊說變把蠟筆在紙上定一個點),“咯咯蛋,轉呀轉,轉呀轉,下了一個大雞蛋。”
教師:老母雞是怎么下蛋的?(先找一個地方,)教師引導幼兒邊比劃邊說:“咯咯蛋……”
“老母雞下了幾個紅雞蛋,還想下什么顏色的雞蛋呀?”
請小朋友幫助老母雞找空地方下蛋。
(2)通過賣雞蛋游戲,突出難點,知道雞蛋要封口。
教師:這么多的雞蛋,吃不了壞了多可惜呀,我們來賣掉它吧。我們要賣雞蛋,誰會吆喝呢?怎么說別人才會來買我們的雞蛋?
一教師扮演買雞蛋的人:哎呀,這個雞蛋不太好,我不要。
教師:小朋友,阿姨不要這個雞蛋,為什么呀?你有什么好辦法?
3、幼兒添畫雞蛋
買雞蛋的阿姨:我還要許多雞蛋,你們能幫助我嗎?
要求:邊念兒歌邊下蛋,下五顏六色的蛋,把老母雞的雞窩下得滿滿的。
4、賣雞蛋
把雞蛋賣給阿姨,阿姨逐個評價小朋友的雞蛋:入又大又圓、下得滿滿的、五顏六色的等等。
5、一起唱《老母雞》夸夸能干的老母雞,體驗游戲的快樂。
《母雞生蛋》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母雞下蛋
游戲目標:
1、練習雙腳夾球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2、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環境材料:
線圈12個、皮球4個、木板3塊,籮4個
游戲指導:
水平一:鼓勵幼兒靈活地夾著球迅速行走和繞過障礙物走。
水平二:引導幼兒用大腿內側把球夾緊行走。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雙腳夾著球走斜坡和繞著線圈走的動作。
2、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分組比賽:幼兒學習母雞夾著球走過斜坡和繞過線圈行走回來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兒。看哪一組快。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母雞生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唱準歌曲的曲調,啟發幼兒表現情感。
2.培養幼兒的聽覺記憶能力和初步的節奏模仿能力。
3.樂于參加集體的音樂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母雞
2.節奏練習卡片,一個雞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說說老母雞的本領。
出示雞蛋
教師:這是誰的寶寶。
出示圖片:母雞
說說老母雞有什么本領。
二、展開
1.提出主題
2. 教師范唱
(1)我們來學一首稱贊老母雞的歌曲,教師范唱。
(2)教師范唱:歌曲中唱了什么?理解歌曲內容。
3. 學唱歌曲:
(1)幼兒邊聽教師唱,邊輕輕用手拍節奏。
(2)和教師一起練習最后一小節:咕咕噠。
(3)完整跟唱。
4. 有表情演唱歌曲。
(1)啟發幼兒說說怎樣才能把喜愛、夸獎老母雞的心情唱出來。
(2)引導幼兒嘗試在“真能干”的真子上加重語氣,表現對老母雞的贊美。
(3)為了表現老母雞的歡快、自豪的心情,
啟發幼兒把最后的“咕咕噠”說得輕巧歡快。
三、延伸活動
1. 節奏練習
我們將老母雞的咕咕噠變變花樣,好嗎?我來做領頭的老母雞,我叫一句,你模仿一句,
如:
x x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 //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2.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節奏類型。
附:
1 2 3 / 5 3 2 / 6 5 3 5 / 1 2 3 / 5 6 5 6 / 3 2 1 / x x x
老母雞,真能干,會捉蟲來會生蛋,咕噠咕噠叫得歡,咕咕噠。
《母雞生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以游戲形式幫助幼兒感知“1”和“許多”。
2、愿意參加游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1、老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
2、活動場地布置許多樹、草(草內有若干雞蛋和一只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學習兒歌《母雞生蛋》。
問:雞寶寶你們聽見了什么?
2、師:哎呀,我生了許多許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3、幼兒找蛋。
二、還蛋
1、引導每個幼兒找回1只雞蛋,找到的雞蛋放進籮筐。
2、師:你們找回了多少雞蛋?(許多)。
3、問個別小雞:你找回了幾只雞蛋?(1只)
4、雞媽媽有許多孩子,1只小雞找回1只雞蛋,1只1只合起來是多少?(許多)
5、繼續引導幼兒發現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師:這只蛋和你們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顏色、大小)它是不是(雞)媽媽生的?會是誰生的?
6、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7、請雞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
三、玩蛋
1、玩蛋寶寶。(幼兒每人拿一只蛋,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雞寶寶把蛋放回籃子里,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現在我的籃子里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雞生蛋》圖)原來是這只雞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只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墻上,請小朋友以后再來給雞媽媽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