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禮貌(精選15篇)
寶寶有禮貌 篇1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關注點]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寶寶有禮貌 篇2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關注點]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寶寶有禮貌 篇3
活動名稱:
藝術活動《好寶寶有禮貌》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按|X—|X—|節拍做拍手、拍腿的動作。
2、通過活動,知道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在活動中能夠大聲地跟著老師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好寶寶有禮貌》、喜羊羊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學念兒歌,理解歌詞:
(1)教師念一遍兒歌;
(2)聽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2、教師和幼兒一起配合念兒歌,如:教師念“小寶寶”,幼兒念“有禮貌”。
3、教師和幼兒互換,幼兒念“小寶寶”,教師念“有禮貌”。
二、中間部分
1、引導幼兒欣賞歌曲,熟悉旋律: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好寶寶有禮貌》這首兒歌還可以唱成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聽一聽。”
2、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跟著老師按節奏念兒歌。
3、師生分句輪流按節奏念兒歌。
4、幼兒學唱歌曲:
幼兒輕聲跟教師唱歌。
教師引導幼兒分句學唱。
——“你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最好聽?”
學聽前奏,幼兒聽好前奏音樂齊聲演唱。
三、結束部分
1、在幼兒熟悉兒歌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好寶寶有禮貌》中的歌詞,教師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上后綴。如:幼兒念“好寶寶有禮貌”,教師念“有呀有禮貌”。
2、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附:歌曲]
好寶寶有禮貌
1=D2/4
稍慢
3 1 3 | 5 - | 6 6 | 5 - | 6 5 | 3 1 | 22 3 | 2 - |
好寶 寶 有 禮 貌,看 見 老 師問 聲 早;
3 5 0 | 6 5 0| 6 5 2 3 | 1 - ||
老師, 您早。老師您 早。
3 1 3 | 5 - | 6 6 | 5 - | 6 5 | 3 1 | 2 2 3 | 2 - |
好寶寶 有 禮 貌, 回 家 會 把手 兒 招;
3 5 0 | 6 5 0| 6 5 2 3 | 1 - ||
老師,再見! 老師再 見!
寶寶有禮貌 篇4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寶寶有禮貌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
2、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小豬手偶一個、海報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表演,感受小豬寶寶的禮貌用語。
教師用手偶表演故事《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討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要說“請”“謝謝”“對不起”。
教師將討論的結果記錄在海報紙上。
引導幼兒參與故事表演,和教師一起說話禮貌用語。
2、教師進行情境表演,幼兒根據情況使用禮貌用語。
有問題的時候,我會說:“請問你”
接受禮物的時候,我會笑瞇瞇的說:“謝謝你!”
踩到別人腳的時候,我會說:“對不起。”
用提問的方式請幼兒回顧上述幾種禮貌用語的使用情境。
寶寶有禮貌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
能主動大單的與人打招呼,并與同伴友好相處。
3、初步體驗與人交談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小貼畫若干
2、相關圖片和視頻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材料投放到角色區。
2、教師出示備好的小貼畫,獎勵主動與教師打招呼的幼兒。
今天早上,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來幼兒園時能主動問老師“早上好。”我要表揚他們,獎勵他們每人一個小貼畫。
3、教師出示圖片或者視頻,引導幼兒安靜觀看。
(1)你們看看畫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聽聽他們在說什么?
(2)請幼兒以“你好,我是…”的句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
4、社會大觀察環節,引導幼兒學習常用的禮貌用語。
(1)小朋友們,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的時候要說什么呢?(早上好)
(2)遇到剛認識的小朋友怎樣介紹自己呢?(你好,我是…)
(3)早上剛來幼兒園,怎么跟爸爸媽媽告別?(爸爸媽媽,再見)
(4)下午離開幼兒園時,如何與老師告別?(老師,再見)
5、教師創設情境,音調幼兒扮演角色,練習簡單的禮貌用語。
6、教師創設其他情境,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其他常用的禮貌用語。
(1)不小心弄灑別人的水,要說對不起。
(2)別人跟你道歉,你要回答沒關系。
(3)小朋友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給你,你要說謝謝。
四、活動延伸
幼兒自己找一位小伙伴在角色扮演區域里使用禮貌用語進行表演。
五、活動總結
入園后的小朋友,不管是常規還是生活習慣都要進行一個規范。尤其是待人處事,要讓孩子們形成一個初步的交際方法,如何與別人溝通,自己在溝通時自己要做什么樣的角色。
而本次活動主要還是讓幼兒學會使用基本的禮貌用語,作人要尊重禮貌。在集體活動中幼兒更應大膽與人交往,交流,能和小伙伴做好朋友,做到最起碼的愛禮貌愛分享。
寶寶有禮貌 篇7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樂意做有禮貌的好寶寶。
2.初步能發清:zao 、shi 、sheng、shuo 等音。
準備:
桌面小娃娃三個,積木若干,搭成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過程:
1.介紹木偶娃娃,引發幼兒模仿學習的興趣。
·出示木偶娃娃,引導幼兒和木偶娃娃相互問好。
·表演木偶娃娃入園時問好的情境。
·提問:木偶娃娃是怎樣問好的?它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小結:木偶娃娃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2.學習兒歌。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
·幼兒學習兒歌:練習zao (早)、shi (師)、sheng(聲)、shuo(說)的正確發音。
3.嘗試表演兒歌。
·能根據兒歌內容大膽地想像動作表演。
建議:
1.應在日常生活中反復練習平舌音和翹舌音。
2.教師要特別關注個別幼兒的發音。
評價:
1.愿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2.在日常生活中能發準平舌音和翹舌音。
[附) 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 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 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 “,再見了。”
-------------------------------
教寶寶更有禮貌
看到別人家的寶貝乖巧又有禮貌,你是不是很羨慕?其實自家的寶貝也可以這樣啊。想讓你家的寶貝更有禮貌不妨從現在開始做起來。
1、寶寶進出家門都要向大人打招呼
回家了,對大人說“回來了”,出門時說“我出去了,爺爺(奶奶)再見”。教會寶寶第一次后,督促寶寶做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寶寶的好習慣就養成了。
2、學會一些禮貌用語
寶寶學說話的時候,媽媽就可以教寶寶一些“你好”、“謝謝”等禮貌用語,并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教會寶寶學會使用這些禮貌用語。
3、對待老人有禮貌
家有老人的話,父母首先要尊敬老人,有了大人的示范和榜樣,寶寶才會真正做到有禮貌。
4、良好的行為
一些良好的行為在家就要訓練好。大人要訓練寶寶說話時不要大聲喧嘩、說話要清楚,與大人講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注意傾聽。當大人正在談話時,寶寶不要隨便亂插嘴。坐的姿勢要端正、站立的時候不能東倒西歪。
5、有客人到家
客人到家,正是媽媽訓練寶寶禮貌待客的好機會。客人進門,寶寶甜甜地問聲好,將客人領進來,稍大一點的寶寶,媽媽不如放手讓他擺擺糖果、放放飲料等等。如果有小朋友的小客人來訪大人除了熱情招待外,還要讓小朋友自己學做小主人,領著小朋友到處看看,拿出心愛的玩具和小客人一起分享。
寶寶有禮貌 篇8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樂意做有禮貌的好寶寶。
2.初步能發清:zao 、shi 、sheng、shuo 等音。
準備:
桌面小娃娃三個,積木若干,搭成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過程:
1.介紹木偶娃娃,引發幼兒模仿學習的興趣。
·出示木偶娃娃,引導幼兒和木偶娃娃相互問好。
·表演木偶娃娃入園時問好的情境。
·提問:木偶娃娃是怎樣問好的?它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小結:木偶娃娃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2.學習兒歌。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
·幼兒學習兒歌:練習zao (早)、shi (師)、sheng(聲)、shuo(說)的正確發音。
3.嘗試表演兒歌。
·能根據兒歌內容大膽地想像動作表演。
建議:
1.應在日常生活中反復練習平舌音和翹舌音。
2.教師要特別關注個別幼兒的發音。
評價:
1.愿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2.在日常生活中能發準平舌音和翹舌音。
[附) 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 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 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 “,再見了。”
寶寶有禮貌 篇9
活動目標:
1.愿意做個好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學說禮貌用語:老師早、媽媽好!
3.知道在幼兒園應該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再見。”
(2)“鈴.......”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情景教學和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寶寶有禮貌 篇10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從一入園開始就跨入了一個陌生的集體,認識許多成人和同伴,他們的交往范圍擴大,交往活動增加一些從未碰到過矛盾和困難由此產生,所以會有很多孩子的言行都失去了基本的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許多人都感一代不如一代了,可見幼兒的品德教育是多么重要針對這一點我選擇和設計了這節活動《有禮貌的豬寶寶》。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
2.通過紙偶表演理解故事,情景表演等方法幫助幼兒正確掌握禮貌用語。
3.愿意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紙偶、圖片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通過探索發現,多媒體課件,情景體驗培養幼兒愿意做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班上來了兩位我們的好朋友,瞧,誰來啦?
我們一起和她們打個招呼吧!
——此環節設計是通過有效的教具使用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深入下一環節。
二.通過紙偶表演理解故事,玩游戲等方法幫助幼兒正確掌握禮貌用語。
1.表演故事《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師:紙偶表演《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小朋友可要仔細看哦。
提問:小豬媽媽和豬寶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豬爸爸說了什么?豬哥哥又說了什么?
媽媽和小豬又說了些什么?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會說禮貌用語
師:陳老師給小朋友還帶了幾幅圖片,我們要玩一個字卡匹配的游戲,看誰做的快?
討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要說“請”、“謝謝”、“對不起”?
——此環節設計是
三、情景表演遷移生活
1.有問題的時候,我會點點頭說:請問你……
2.接受禮物的時候,我會笑瞇瞇地說:謝謝你!
3.踩到別人腳的時候,我會鞠個躬說:“對不起!”
寶寶有禮貌 篇11
活動準備:
布偶娃娃三個;積木搭成的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小小班來了三位客人,讓我們一起跟他們問聲好。
教師出示三個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們好!幼兒齊說
同時老師帶著布偶娃娃們向小朋友們問好
評析: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教師是一個觀察者,課程應該建立在對幼兒興趣的觀察的基礎上。”教師用布偶娃娃導入活動,有效地引發了幼兒的興趣,自然地進入了本節活動的主題。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布偶娃娃早上進入幼兒園以后他們是怎么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么做的?
教師創設娃娃早晨入園、離園時問好和道別的情境
提問:小朋友們,娃娃是怎樣向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說,老師早!再見!
幼2:娃娃鞠躬說老師早!老師再見!
師:恩,布偶娃娃們都很有禮貌,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他們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評析:教師表演布偶娃娃問好,引發幼兒模仿。老師根據教材和教學目的的安排及時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幼兒將自己所看到的東西用語言大膽的表達出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師:今天老師和寶寶們一起學習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好寶寶,有禮貌》
老師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 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 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 “,再見了。”
師:老師讀一句,寶寶們跟著老師讀一句。
幼兒跟著老師朗讀兒歌兩遍
師:剛才我們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現在請寶寶們一邊跟老師讀兒歌,一邊做動作。
幼兒在朗讀的同時做握手、鞠躬、再見等動作
評析:由于小小班幼兒語言發展還不夠完善,所以老師的領讀十分重要。同時,老師結合先前的情境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動作表演,進一步加深了幼兒對兒歌意思的理解。但我覺得在這個環節老師應該對幼兒的字詞發音方面多加關注,因為該首兒歌中涉及翹舌音方面的很多,幼兒在這個方面很容易讀錯,教師應及時的進行糾正、指導。
三、改編兒歌
師:現在呢,老師想讓寶寶們把兒歌里面的一些東西改掉。例如,我們下午回家時看見了樂樂樂樂為小小班的一名小朋友,我們應該說“樂樂、樂樂再見了!”
老師請小朋友們上臺嘗試改編兒歌,并引導幼兒付諸身體動作向同伴問好。這時氣氛頓時熱鬧了起來,小朋友們紛紛舉手要求上臺表演
評析:這個改編雖然很簡單,但對于小小班幼兒來說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也有助于幼兒對兒歌的進一步把握,培養其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小小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跟寶寶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兒歌《好寶寶,有禮貌》,我們寶寶們以后看見老師和同伴都要有禮貌的問好,回到家時還要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問好,這樣我們的寶寶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總評:
該活動通過一首兒歌來幫助幼兒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教師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根據兒歌的基本內容,多層次、多維度、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并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有禮貌方面,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我認為對于小小班的幼兒來講,一節語言活動重要的是培養幼兒的發音,糾正其發音中出現的錯誤,并能夠對一些發音不準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著重對待那些平時比較沉默、不愿說話的幼兒,這樣才能有助于幼兒的語言發展。
寶寶有禮貌 篇12
在社會《寶寶有禮貌》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讓孩子們在玩游戲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要有禮貌的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其次,這節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讓我們班像彤彤等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也能與我和小朋友打招呼,愿意主動與人交往了。本次活動不足的地方是不應局限在班級內部,而應帶孩子到隔壁的小四班去做客,讓孩子在與陌生伙伴的交往中鍛煉交往能力,培養禮貌習慣。
寶寶有禮貌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樂意做有禮貌的好寶寶。
2.通過故事、圖片等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禮貌用語。
3.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的交往習慣。
重點:愿意傾聽故事
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愿意傾聽故事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指偶 、故事《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出示指偶小豬: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是誰,我們來和小豬問好。
二、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
1、欣賞故事表演,感受小豬寶寶的禮貌用語。
1.引導幼兒參與表演故事,和教師一起說說禮貌用語。
2.師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情景,幼兒根據情況說禮貌用語。
三、用提問的方式鞏固禮貌用語。
師說出情景,幼兒說出禮貌用語。
二、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
1、師用指偶講述故事《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2、討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要說“請”、“謝謝”、“對不起”。
3、師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情景,幼兒根據情況說禮貌用語。
(1)有的時候我們會點點頭說:請問......
(2)接受禮物時我們笑瞇瞇的說:謝謝!
(3)碰到別人說:對不起。
活動延伸:
在語言角投放故事書《有禮貌貌的豬寶寶》,幼兒學習看書。
寶寶有禮貌 篇14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孩子從一入園就跨入了一個陌生的集體,認識許多成人和同伴,他們的交往范圍擴大、交往活動增加,一些從未碰到過的矛盾和困難由此產生。3~4歲幼兒正處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根據這一特點,針對剛入園的幼兒不懂禮貌,不會使用禮貌用語,遇到熟人不愿主動打招呼,同伴之間不會友好相處等不良習慣,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語言課《好寶寶有禮貌》,教幼兒學習日常禮貌用語,學習禮貌地和別人交往。
活動目標
1.愿意做個好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學說禮貌用語:老師早、媽媽好!
3.知道在幼兒園應該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一、 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二、 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布偶娃娃三個;
2、積木搭成的一個幼兒園,一個家。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情境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我們小小班來了三位客人,讓我們一起跟他們問聲好。
(教師出示三個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們好!(幼兒齊說)
(同時老師帶著布偶娃娃們向小朋友們問好)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布偶娃娃早上進入幼兒園以后他們是怎么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么做的?
(教師創設娃娃早晨入園、離園時問好和道別的情境)
提問:小朋友們,娃娃是怎樣向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他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說,老師早!再見!
幼2:娃娃鞠躬說老師早!老師再見!
……
師:恩,布偶娃娃們都很有禮貌,見到老師或同伴會鞠躬問早、問好,下午回家會向老師、同伴說再見,他們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二、學習兒歌《好寶寶,有禮貌》
師:今天老師和寶寶們一起學習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好寶寶,有禮貌》
(老師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好寶寶,有禮貌, 好寶寶,有禮貌,
看見老師問聲早, 看見同伴問聲好,
回家會把手兒招, 回家會把手兒招,
“老師,老師再見了。” “,再見了。”
師:老師讀一句,寶寶們跟著老師讀一句。
(幼兒跟著老師朗讀兒歌兩遍)
師:剛才我們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師和同伴問好的啊?現在請寶寶們一邊跟老師讀兒歌,一邊做動作。
(幼兒在朗讀的同時做握手、鞠躬、再見等動作)
三、場景游戲:打電話
設置場景,我首先示范打電話:“喂,你好,……再見。”然后再有針對性地請幾個小朋友接電話。最后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讓幼兒在設置的場景中練習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情景教學和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其次,這節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班像盧新宇等一批性格內向的孩子現在不用家長“逼”也能主動和老師、同伴打招呼,愿意主動與人交往了。不足之處:教學不應局限在班級內部,而應帶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級去做客,讓孩子在與陌生伙伴的交往中鍛煉交往能力,培養禮貌習慣.
寶寶有禮貌 篇15
一、活動目標:
會運用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二、活動準備:
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木偶,教師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教師總結:
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
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
這樣才是個有
禮貌的好孩子。
(二)場景游戲:
“鈴”
... ...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
“喂,您好,
... ...
再見。
”鈴“
... ....
”來電話了。
請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關注點]
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
“再見”
設計情景
請大班老師邀請幼兒到大班做客,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三)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
“你好”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