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鬧鐘響了
設計意圖: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應彩云老師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歸回生活!币虼宋疫x擇了《鬧鐘響了》這一活動。天氣越來越冷了,小朋友們都喜歡睡懶覺了,導致上學遲到,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肯起床,甚至不想來學校了。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鬧鐘和鬧鈴的同時,也鼓勵幼兒以后能快樂的起床,高高興興的來上幼兒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鬧鐘響了》是一段旋律生動活撥、節奏感強音樂,很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知鬧鐘行走三拍后會出現鬧鈴的規律,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鬧鈴響。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鬧鐘。 2.音樂。3.圖譜。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鬧鐘,引導幼兒學做鬧鐘走的樣子。
師: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跳一個快樂的舞吧!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看,是什么呀?
幼:鬧鐘。
師:小鬧鐘是怎么走的?會發出什么聲音?
幼:滴答滴答。
師:誰能用動作來做做看。
請個別幼兒演示,再集體練習。
師:我們跟著音樂來試試看。
師:小鬧鐘的鈴聲還能幫助我們什么?
幼:叫我們起床。
(評析:通過一起跳一個快樂的舞蹈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小班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在活動開始,我充分利用孩子的這段有意注意的時間,引導幼兒觀察鬧鐘,引出活動內容,并鼓勵他們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小鬧鐘。)
2.教師以兒歌的形式介紹鬧鐘。
師:嗯,我是一只鬧鐘,滴答滴答,走起路來擺擺,滴答滴答,我的本領大大,滴答滴答,我會叫人起床,滴答滴答。
(評析:這一環節我一念兒歌的形式來介紹小鬧鐘,通過簡短通俗的語言,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的了解小鬧鐘。)
二、傾聽音樂,感知音樂規律。
1.傾聽音樂,了解鬧鐘的作用。
師:今天,小鬧鐘還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來聽一聽這是小鬧鐘在做什么?
師:你聽到了什么?小鬧鐘在做什么?
幼:叫人起床。
師:它是怎么樣叫人起床的?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啊?
幼:叮鈴鈴的聲音。
(評析:第一次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傾聽,并能夠初步感知音樂,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小鬧鐘的作用。)
2.再次傾聽音樂,發現鬧鈴響的規律。
師:那么這個叮鈴鈴的聲音是在什么時候出現的?我們再來聽一聽,我來把它畫出來,你們的小手也來幫幫我,好嗎?
師:我有沒有把這個鬧鈴的聲音畫出來呀?哪里是鬧鈴的聲音啊?像什么?
幼:面條、彈簧……
師:有點像面條的這個就是鬧鈴的聲音,那這個圓圈代表什么呀?小鬧鐘在干嘛?對了,在走。
師:小鬧鐘走了幾下,小鬧鈴就響了?嗯,小鬧鐘走了三下,小鬧鈴就響了。
師:我們看著圖譜來學一學吧。
師:我們跟著音樂再來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