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老母雞》
活動目標:1、理解歌詞內容,愿意用自然的聲音愉快地唱歌。2、體驗母雞生蛋的快樂情緒,感受音樂活動的輕松、愉悅。活動準備:歌曲《老母雞》圖譜(“老母雞”、“真棒(大拇指)”、“蟲子”、“蛋”;聲音“咕”、“噠”)活動過程:1、發聲練習。1 2 3 4| 5 —| 5 3 —|5 3 —|5 4 3 2| 1—||(半音上升)(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老師你好……;小貓咪們好,你好,你好,貓媽媽你好……)師:讓我來聽一聽你們好聽的聲音。2、傾聽歌曲《老母雞》,理解歌詞。1)初步傾聽,了解歌詞內容。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一首很有趣的歌,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告訴我,你們都聽到了什么呀?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根據幼兒所答逐句范唱,幫助理解歌詞內容和情境。)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聽出了這么多的東西,真棒!這首有趣的歌呀,名字就叫做《老母雞》。2)再次傾聽,感受歌詞中愉快的情緒。 (如果圖譜沒有出示完全)師:那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遍,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老師,除了黑板上的圖片以外你們還聽到了什么有意思、有趣的歌詞?(如果幼兒之前聽出全部的歌詞了)師:那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遍,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老師,你覺得老母雞會最喜歡這首歌里的哪一句呀?為什么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唱出來,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師:老母雞下了好多個蛋,下了幾個蛋呀?(一起點數),這么多的雞蛋,老母雞真能干!她還會干什么呀?對啦,還會捉蟲兒,真棒!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她吧!(一起唱前半段)3)結合圖譜,完整傾聽。 師:剛剛呀,我們把歌詞都找了出來,真不錯!這次呀,你們可以看著黑板上的圖片,它會幫助你想起有趣的歌詞,邊看邊聽,聽到你喜歡的地方,可以輕輕的跟著一起唱,老母雞最喜歡聽你們的歌聲了。3、學唱歌曲《老母雞》 師:你們覺得老母雞生完蛋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你是從哪里聽出來的?它是怎么告訴大家的?(咕噠咕噠叫得歡,咕咕噠)(引導幼兒一起唱后半段) 師:老母雞心情這么好,你們覺得它會做什么動作啊? (啟發幼兒邊做歡快的動作邊唱出歡快的情緒) 師:老母雞呀,最喜歡聽唱歌了,讓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給老母雞聽,用好聽的聲音好好夸夸老母雞!4、幼兒自由表演,邊動邊唱,結束活動師: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鋼琴伴奏,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邊唱邊做你喜歡的動作,但要記住,腳不能發出響聲,因為會蓋住你們好聽的聲音,要小心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師:今天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們還記得嗎?(老母雞) 這首有趣的歌曲你們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也可以和你們的小伙伴一起唱。 二、教學過程記錄:1、發聲練習。1 2 3 4| 5 —| 5 3 —|5 3 —|5 4 3 2| 1—||(半音上升)(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老師你好……;小貓咪們好,你好,你好,貓媽媽你好……)師:讓我來聽一聽你們好聽的聲音。幼:老師!鋼琴聲音太輕了!師:這樣我才可以聽到你們好聽的聲音啊,你們唱得不用很響,好聽的跟貓媽媽問好就可以!2、傾聽歌曲《老母雞》,理解歌詞。1)初步傾聽,了解歌詞內容。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一首很有趣的歌,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告訴我,你們都聽到了什么呀?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根據幼兒所答逐句范唱,幫助理解歌詞內容和情境。)幼:咕噠,咕噠!師:恩!真棒!“咕噠咕噠叫的歡,咕咕噠!”(唱)(出示相應的圖譜)幼:真能干!師:“老母雞,真能干” (唱)(出示相應的圖譜)幼:咕噠!師:恩!還有呢?幼:老母雞!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聽出了這么多的東西,真棒!這首有趣的歌呀,名字就叫做《老母雞》。2)再次傾聽,感受歌詞中愉快的情緒。師:那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遍,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老師,除了黑板上的圖片以外你們還聽到了什么有意思、有趣的歌詞?幼:捉蟲!師:真棒!“會捉蟲兒會生蛋”(唱)(出示相應的圖譜)幼:咕噠!師:“咕噠咕噠叫的歡,咕咕噠!”(唱)幼:真能干師:“老母雞,真能干,會捉蟲兒會生蛋,咕噠咕噠叫的歡,咕咕噠” (唱)師:那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遍,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老師,你覺得老母雞會最喜歡這首歌里的哪一句呀?為什么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唱出來,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幼:咕咕噠!師:噢!你喜歡咕咕噠呀,這是母雞的叫聲,我們一起來當母雞唱一唱, “咕噠咕噠叫的歡,咕咕噠!”(唱)幼:生蛋!師:“會捉蟲兒會生蛋”(唱)師:老母雞下了好多個蛋,下了幾個蛋呀?(一起點數)幼:4個!師:這么多的雞蛋,老母雞真能干!師:她還會干什么呀?對啦,還會捉蟲兒,真棒!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她吧!(一起唱前半段)3)結合圖譜,完整傾聽。 師:剛剛呀,我們把歌詞都找了出來,真不錯!這次呀,你們可以看著黑板上的圖片,它會幫助你想起有趣的歌詞,邊看邊聽,聽到你喜歡的地方,可以輕輕的跟著一起唱,老母雞最喜歡聽你們的歌聲了。 (幼兒雖然不能完全唱出來,但有些幼兒可以跟著音樂一起點頭,拍手,感受節奏)3、學唱歌曲《老母雞》 師:你們覺得老母雞生完蛋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幼:很開心的!很有力氣的!師:你們是從哪里聽出來的?幼:她生蛋了!師:它是怎么告訴大家的?(引導幼兒一起唱后半段)一起唱:(咕噠咕噠叫得歡,咕咕噠) 師:老母雞心情這么好,你們覺得它會做什么動作啊? (啟發幼兒邊做歡快的動作邊唱出歡快的情緒) 幼:我覺得它會拍翅膀!很開心! 師:真好!那請你來做一做拍翅膀的動作可以嗎? 師:老母雞呀,最喜歡聽唱歌了,讓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給老母雞聽,用好聽的聲音好好夸夸老母雞!4、幼兒自由表演,邊動邊唱,結束活動師: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鋼琴伴奏,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邊唱邊做你喜歡的動作,但要記住,腳不能發出響聲,因為會蓋住你們好聽的聲音,要小心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幼兒跟著音樂做自己的動作。師:今天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們還記得嗎?幼: 不知道!師:今天是哪個小動物跟我們一起唱歌呀?幼: 老母雞!師:恩!這首有趣的歌呀,就叫“老母雞”! 這首有趣的歌曲你們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也可以和你們的小伙伴一起唱。 三、活動反思:活動的流程大體上是一致的,但是在這節音樂活動中,要怎么樣去引導孩子們有興趣的參與活動,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歌曲,還需要自己去好好思考與探究,每一次的設想都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因此自己應該準備好更多的經驗與積累。音樂活動《老母雞》可能與幼兒的生活沒有非常相關的直接經驗,因此該用怎么樣的方式去更恰當地引導他們,去感受這首歌中的母雞下蛋的心情以及有趣的歌詞是很重要的。雖然活動中出示了圖譜來增加趣味性,但出示圖譜的時機與方式應當加以調整,比如可以在出示圖譜的時候配合相應的唱,把孩子們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內容,我要學會提煉出來并把它轉化為音樂,音樂活動中音樂其實可以貫穿全程,無形中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活動的后半部分,由于不知道該怎么更好的讓孩子們再去熟悉一遍(每一遍之間的過渡、引導),活動顯得有點尷尬與單調,我也嘗試讓孩子們男女分段唱,但效果并不如預想的,可能是因為,我先前提供給孩子們的經驗還不夠,要怎么樣能讓他們既能熟悉了音樂,又不至于讓活動變成是一遍又一遍的歌唱,需要多去觀看一些優質的音樂活動,去吸取一些方法,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談論,并要注意小班孩子的能力與個體差異,小班的孩子更要給與一種樂趣與吸引點。要多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分角色唱、分段唱等等。在活動最后,有需要孩子站起來做一些自己的動作,但活動中,孩子們一擁而上、互相擁擠,于是我只好請他們坐在位子上做動作。首先安全是最重要的,擁擠很容易造成危險。其實可以讓他們先一部分人唱歌,一部分人起來做動作,這樣就不會太擁擠;或者先請幾個孩子上來示范,比如注意間距、站到空位上不擠到別的孩子,有了一次的示范之后,其他孩子會跟著做,這樣比起單純口頭上安全規則的說明,形象化的例子更能讓小班孩子理解。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應該要根據孩子們的反應及時調整教案的流程,不能完全按照教案,并且每個孩子對音樂的反應與接收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節奏感很好,一開始就馬上合著音樂自己搖晃身體,我應當及時給與評價,一些孩子可能還沒能進入狀態,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畢竟音樂活動的初衷并不是讓所有人一定都會唱這首歌、都記住歌詞,而是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樂趣,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要做的是給孩子們一定的支持與支架,將抽象的音樂轉化,變成小班孩子們能理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