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找媽媽》教案(精選2篇)
《小雞找媽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聽故事的興趣。
2.培養幼兒學說禮貌用語“謝謝”。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學說禮貌用語“謝謝”。
活動準備
材料與場地:背景圖和小雞、雞媽媽、山羊、小鴨、鴨媽媽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
1、 接待
A、 教師熱情的接待每一位寶寶:教師與寶寶及他們的爸爸媽媽交流問候。
B、 唱歌曲:《找朋友》,穩定孩子情緒。爸爸媽媽握著寶寶手跟著音樂節奏學著拍手,跟著教師一起學唱歌。
2、 點名游戲
A、 教師主動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并向他們問好。
B、 教師走到被點到名的幼兒面向前,有鈴鼓輕輕拍一拍寶寶的手并熱情的問好。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回答。
二、運動時光:小動物模仿操
1、 寶寶欣賞教師做操。
2、 寶寶(爸爸媽媽)和教師一起學說操里地兒歌。
三、快樂時光
1、 教師出示圖片,吸引寶寶的注意。
2、 故事:《小雞找媽媽》
A. 教師講故事。
B. 教師邊操作材料邊講故事。爸爸媽媽幫寶寶感受故事的內容,練習故事中人物對話。
C. 教師提問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爸爸媽媽協助寶寶回答教師的提問。“故事里有誰?小雞問山羊哥哥說了什么?山羊哥哥是怎么說的?”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戴上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
四、溫馨時光:親子游戲“走圈圈”
1、 請媽媽拉著寶寶的手,面向圓圈站好,準備游戲。
2、 媽媽跟著教師隨著音樂向逆時針的方向走。
3、 走圈圈可以與走方框相結合。
4、 走時可嘗試變化其他方法:踮起腳走,爬著走。
附:故事《小雞找媽媽》
小雞和小鴨在河邊玩,但是,小雞出門時,沒有告訴媽媽。太陽快落山了,鴨媽媽接走了小鴨,小雞的媽媽沒有來接小雞,小雞急得哭了起來。山羊哥哥看見了,說: “小雞你別哭,我幫你找媽媽。”山羊哥哥把小雞送回了家,看見雞媽媽正著急得找小雞。小雞找到了媽媽說:“謝謝山羊哥哥。”“不用謝!”下次你出門去玩,要告訴媽媽一聲。
幼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
《小雞找媽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2、樂意用動作、表情,表達對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3、 在游戲中感受學習音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雞媽媽頭飾、小房子、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音樂導入,情景設置
小朋友跟隨老師來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雞寶寶,老師扮演雞媽媽帶領幼兒在草地上捉蟲子,捉完蟲子雞寶寶要找雞媽媽一起回家了。
二.學習歌曲
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著小狗)
小雞: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雞敲門找媽媽。
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媽媽不在這,我們去找吧!
教師帶領幼兒重復幾次,說清小狗的話,增加幼兒印象。
2.鋼琴伴奏,將小狗的話與音樂相融合,讓幼兒說清楚,慢慢,準確的唱出歌詞與旋律。
3.角色扮演
老師扮演小狗,與幼兒互動唱出這段歌詞,互換角色進行歌唱,反復幾輪,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4.幼兒搭火車去找雞媽媽,陸續來到小豬,小貓家,同樣的音樂,同樣的詞帶領幼兒哼唱。
三.游戲:小雞找媽媽
幼兒自主選擇扮演小雞,小狗,小貓,小豬,分別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進行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兒,在一個房子里找到雞媽媽。時間允許可以進行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