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老鼠阿姨的禮物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聽懂故事內容,對故事充滿期待與好奇。 2.通過聲音的提示,猜測糖果的多少,發現音量與物體多少和材質的關系。 3.在猜測中萌發對禮物的期待,體驗收獲禮物的快樂,知道收到禮物應該表示感謝。活動準備: 課件,糖果,糖果罐。活動過程:一、聚焦禮物,激發興趣。1.引出老鼠阿姨的禮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里有個新朋友,看看他是誰?(小老鼠)小老鼠,在動物園里面在森林里面小動物們都叫它老鼠阿姨。跟老鼠阿姨打個招呼。(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說你們的聲音真好聽,老鼠阿姨手里拿的東西你們看見了嗎?是什么好東西?(禮物)猜一猜老鼠阿姨為什么要給小動物送禮物?(引導幼兒猜想后放音樂“生日快樂” 小結:原來是老鼠阿姨過生日了,要給小動物送禮物。2.數數有幾個小動物來拿禮物呢?一共需要幾分禮物。 聽,來了幾個小動物?(4個)(和小動物打招呼,小兔好,小豬好……)排在第一個的是誰?誰排在第三個?最后一個是誰呢? 來了四個小動物,老鼠阿姨要準備幾份禮物?(4份,一起數一數)二、聽聲音,猜測禮物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禮物? 小動物們拿了禮物可高興了。小動物們都問“老鼠阿姨,這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啊?”我們一起來問問“老鼠阿姨這盒子里裝的是?”(幼兒一起說) 老鼠阿姨說這個禮物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出示耳朵的圖片,幼兒說出聽的方法)2.第一次聽一聽,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同樣的糖果,搖晃時響的多。 聽聽,哪個罐子里糖果多?為什么?(教師搖晃紅白兩個罐子) 你怎么知道這個白的多?(白的聲音響,聲音響糖就多。) 老師再搖一次。請小朋友要給多的拍手。3.第二次聽一聽,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糖裝滿了就搖不出聲音了。小結老鼠阿姨說孩子們耳朵真靈。再送兩罐糖給你們,這什么顏色?(綠色)。聽一聽哪個多?怎么這個罐子沒聲音呢?打開罐子瞧一瞧,到底是哪一個多呢?(綠色的)為什么裝滿糖的罐子搖起來沒有聲音呢?(因為太多了,裝滿了,搖不出聲音了。) 現在這里一共有幾罐糖?第幾罐是最多的?(第四罐綠色的最多)。4.第三次聽一聽,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軟糖的聲音小,硬糖的聲音大。 這一罐糖怎么又沒有聲音呢?到底是不是空的呢?你看到了?這是什么?(棉花糖) 糖裝滿了沒聲音的,可是這個也不滿怎么聲音這么輕?(因為硬硬的糖聲音響,軟軟的糖聲音輕)哪一罐糖多呢?(棉花糖多) 這么多糖,一共有幾罐了?(一二三四五六,六罐了。)5.哪個罐子里糖最多?老師數,數到哪一罐最多,你就喊停,看看是不是這一罐最多?三、聽故事,分享禮物這么多的糖糖拿回去送給,給誰?(小動物)小豬連忙說:“謝謝老鼠阿姨,你真好!”小兔子也說:“謝謝老鼠阿姨,你真好!”小松鼠說:“謝謝老鼠阿姨,這句話可好聽了,老鼠阿姨一聽到這句好聽的話就把糖全都送給小動物了,你們想不想要糖呢?你們也要說那句好聽的話給我聽,什么話?(謝謝老鼠阿姨,你真好) 我是老鼠阿姨嗎?你們該怎么謝謝我呢?(謝謝老師,你真好!)這些糖全都送給你們,回教室要分給其他寶寶吃的。 反思: 在《老鼠阿姨的禮物》這一活動中,我改編了繪本原有的畫面主,把聽一聽作為重點,讓幼兒根據聲音的輕響去分辯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環節看畫面,引發關注,采用ppt形式播放了四個小動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還抱著一個大箱子)很形象的讓幼兒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來送禮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關注著,都在猜測著是什么禮物呢。第二環節是聽聲音,猜測禮物。當老師搖一搖手中的瓶子,幼兒就猜出了糖果,接著讓幼兒去聽,哪個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裝在罐子里讓幼兒判斷,幼兒都能根據聲音輕響來判斷。但在當軟綿綿的糖裝在罐子時,因為搖起來輕輕的,所以幼兒就誤認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結果當我打開一看,幼兒大吃一驚,滿心歡喜的看著,因為罐子里裝得滿滿的都是糖。讓幼兒三次練習聽,根據幼兒原有經驗基礎,循序漸進,讓幼兒自己去猜,自己去發現音量與物體多少與材質都是有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