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誰最羞》
教材分析:《誰最羞》是一節語言活動,活動內容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啟發性。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和語言基礎,而小班幼兒已經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并對小動物特別喜愛,特別有興趣,所以《誰最羞》這節語言活動適合小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所以選了這個活動內容,以便更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表達基礎。
設計思路: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剛剛進入集體生活,對家人還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尤其是現在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對孩子特別溺愛,以至于好多孩子不是父母抱進來就是爺爺奶奶背進來,針對此現象我選擇了詩歌《誰最羞》,這個詩歌短小、簡單,讀起來瑯瑯上口,通過各種動物自己獨立的走路方式,表現了各種動物形象自主獨立的心理。同時,我借助詩歌中的“小袋鼠,羞羞羞”的形象寓意,鼓勵幼兒像小雞、小鴨等小動物一樣“長大了要自己行走”,嘗試自己克服困難,從而幫助幼兒邁開“獨立”的人生第一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獨立自主能力。
活動目標:
1、感知小雞、小鴨、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樂意學習兒歌。。
2、初步學說兒歌《誰最羞》,體驗小袋鼠的羞的心理。
3、知道要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根據詩歌內容繪制的教學圖片,ppt(一些自己走路的乖孩子),
音樂《乖孩子》
經驗準備:已經了解了小雞、小鴨、小兔等動物的行走方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觀察詩歌圖片,產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新朋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有誰。(出示圖片,小鴨子、小兔子、小袋鼠等,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圖上的小動物形象。)
師:這么多小動物來和我們做朋友,真高興。我們一起向好朋友打個招呼,歡迎它們來做客!
引導幼兒說:你好!小雞你好!小袋鼠你好!歡迎你們的到來!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不同行走方式,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1)出示圖片小雞和雞媽媽走路的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小雞是怎么走路的?小雞跟誰一起來的?請個別幼兒表演小雞和媽媽走路。
(引導幼兒說出:小雞,跟著媽媽,走!走!走!)
(2)出示圖片小鴨和鴨媽媽游泳的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小鴨是怎么走路的?小鴨子跟誰一起來的?
(引導幼兒說出:小鴨,跟著媽媽,游!游!游!”
(師幼起立模仿鴨媽媽帶小鴨子去河里游泳,邊游邊念這句詩歌。)
(3)出示兔子和兔媽媽,引導幼兒說說小兔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是和誰一起來的?
猜猜,小兔子和兔媽媽在干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子是跳著走路的。
鼓勵幼兒說出:小兔子,跟著媽媽,跳!跳! 跳!
(教師鼓勵幼兒一邊念這句詩歌一邊跳到教師周圍。)
2.學習詩歌第四句,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1)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分辨其他小動物的媽媽和袋鼠媽媽的不同處。
a.觀察圖片,引導幼兒找找小袋鼠在哪里?
b.引導幼兒說說為什么小袋鼠會藏在媽媽的袋子里面?
c.如果你是小袋鼠,你會怎么樣?
(2)鼓勵幼兒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示“羞”。
小袋鼠聽了小朋友的話,害羞了。請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些身體動作來表示?
(3)根據幼兒的動作和表情朗誦這句詩歌。
3.初步學習朗誦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