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夜晚,誰出來了》
教育理論依據
《夜晚,誰出來了》是鑒于在夏天的主題教學下自主生成的一堂小班語言活動。此活動教材源于生活,通過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讓幼兒了解一些科學常識,語言充滿了童趣,容易讓幼兒接受,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與表演的欲望。
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為重要。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各種動物的基本生活習性。
2.大膽模仿各種動物,樂意在同伴面前表演。
活動準備
故事ppt ;貓頭鷹、老鼠、蚊子、青蛙、螢火蟲動物頭飾;月亮星星頭飾
活動重點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各種動物的基本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2.大膽模仿各種動物,樂意在同伴面前表演。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黃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小故事,你們愿意跟著我一起來認識它嗎?”
幼:愿意
(教師打開ppt)
師:“故事的名字的叫‘夜晚,誰出來了’”。
二、師幼共讀故事
(一) 教師講述故事:“天黑了……”——“悄悄地入睡了”
師:“孩子們,你們聽到了什么?”
幼:“天黑了”
幼:“鳥寶寶回家了”
幼:“豬寶寶回家了”
。。。。。。
(二)師:“是呀,很多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回家了。可是,還有沒有回家的哦,猜猜它是誰?”
幼:“斑馬”
幼:“小熊”
。。。。。。。
師:“是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認識螢火蟲。
教師講述故事:“這時候,月亮婆婆……”­——“一群螢火蟲在花叢中跳舞”。
師:“誰出來了啊?”
幼:“月亮婆婆”
幼:“小星星”
師:“是不是還有一種小動物啊?”
幼:“不知道”
1.教師出示螢火蟲道具
幼:螢火蟲
師:“對了,是螢火蟲。你們知道螢火蟲有什么本領嗎?”
幼:不知道
師:“螢火蟲它會飛,小翅膀張開就像小蜜蜂一樣飛來飛去。誰來表演一下,你覺得它是怎么飛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師:“表演的真好。螢火蟲不但會飛,它還會發光呢。”
2.教師小結:“螢火蟲只有在天氣很熱的夏天才會有,它的小尾巴后面會發光,所以它叫螢火蟲。”
師:“還想不想知道有出來了?”
幼:“想”
(三)認識青蛙。
教師講述故事:“呱呱呱…”——“小青蛙一口把它吞進了肚子里”
師:“誰出來了?”
幼:“小青蛙”
1.教師出示小青蛙道具
師:“是小青蛙,寶貝們,跟小青蛙打個招呼”
幼:“小青蛙好”
師:“小青蛙會干嗎?”
幼:“唱歌”
師:“誰來表演一下它是怎么唱歌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2.師:“它還會干嗎呀?”
教師提示動作,跳躍。
幼:“跳”
師:“對了,小青蛙它不會走,只會跳,而且是靠后面兩條腿跳起來的喔,誰愿意來學習小青蛙跳呀?”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3.師:“它還有什么本領呢?”
幼:“吃蚊子”
師:“你覺得它是怎樣吃蚊子的啊?”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
3.教師小結:“對了,小青蛙是我們的朋友,它會幫助我們把害蟲吃掉,保護我們的健康。”
師:“孩子們,除了小青蛙是我們的朋友,還有一個朋友它也是在晚上工作的,我們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幼:“好”
(四)認識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