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猴子撈月亮
活動目標:1、感受傳統民間故事的趣味。2、理解倒影與水的關系。3、鍛煉語言描述的能力。活動準備:1、幼兒用書第五冊第9-13頁。2、掛圖《猴子撈月亮》。3、語言磁帶或cd。活動過程:一、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討論:——教師:為什么猴子們要去撈月亮?——教師:月亮到底在天上還是在水里呢?二、邊看掛圖邊分析再聽一遍故事,探討細節。1、幼兒與好朋友面對面坐好。——請幼兒和好朋友面對面坐在一起,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好朋友的特點。——教師: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做好,我們來仔細看看好朋友吧。2、說說好朋友什么樣子。——是誰發現月亮掉進水里了?學一學他的樣子。——猴子們是怎樣去撈月亮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月亮被撈上來了,可是為什么又打破了呢?——猴子們后來又發現了什么?他們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三、回到故事的整體,談談自己的想法。——你喜歡這些猴子嗎?為什么?——他們是聰明的猴子還是傻猴子呢?為什么?——夜晚的水里除了月亮的影子,還會有什么影子呢?——要是在白天,小猴子能從水里看見影子嗎?活動延伸:1、在自由活動時間里播放故事《猴子撈月》讓幼兒加深印象。2、進行故事表演游戲,教師可以扮演老猴子,引導幼兒表現故事中的一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