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老鼠做餅干(通用2篇)
小班語言:小老鼠做餅干 篇1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念兒歌,感受兒歌的情趣。
2、能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教學準備:
可操作圖畫書
紙制平底鍋若干
鐵鍋一只
動物餅干一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出“小老鼠”。
這個動物有尖尖的嘴巴,細細長長的尾巴,你們知道是誰嗎?
2.師幼互動,扮演老鼠媽媽和小老鼠。
小老鼠們,你們肚子餓嗎?媽媽給你們來做好吃的?
二、學念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
2.說一說老鼠媽媽是怎么做餅干的。
3.幼兒跟念兒歌。
(跟著媽媽一起來做餅干。)
4.香香的餅干被小狗、小羊、小豬聞到了,他們也想吃餅干,我們幫他們做一做吧。
(跟著老鼠媽媽邊念兒歌邊幫小動物們做餅干。)
三、兒歌游戲
1.幼兒操作小平底鍋做餅干。
2.引出老貓,開展游戲。
3.出示實物鍋子,回到現實中,給小朋友做餅干。
集體念兒歌一遍,看看做出餅干來了嗎?
4.分發餅干,說說餅干都是什么形狀的?
附兒歌:
小老鼠做餅干,咕嚕嚕嚕,啪。
攪一攪,拌一拌,咕嚕嚕嚕,啪。
補充:
餅干餅干做好啦,聞一聞,香不香? 香,香,香!
什么餅干做好了,小狗餅干做好了。
餅干餅干做好啦,嘗一嘗,脆不脆? 脆,脆,脆!
什么餅干做好了,小羊餅干做好了。
餅干餅干做好啦,舔一舔,甜不甜? 甜,甜,甜!
什么餅干做好了,小豬餅干做好了。
小班語言:小老鼠做餅干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念兒歌,感受兒歌的情趣。
2.能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鍋若干(教師一個,幼兒人手一個)、實物鍋一只,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謎語引入。
1. 有個動物,他有尖尖的嘴巴,細細長長的尾巴,會“吱吱、吱吱”叫,小朋友知道這是誰嗎?今天老師請你們當小老鼠,我當老鼠媽媽。
2.師幼互動,扮演老鼠媽媽和小老鼠。
3. 討論做餅干。
(二)理解并掌握兒歌內容。
1.媽媽這里有一只大鍋,請老鼠寶寶聽一聽媽媽做餅干的魔法。
教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小老鼠做餅干,咕嚕咕嚕——啪;攪一攪拌一拌,咕嚕咕嚕——啪。
2.這么香的味道飄出去,被其他的小動物聞到了,你看,誰聞到了?小狗想吃什么味道的餅干呢?狗媽媽說我們的餅干真好吃,讓我們多做一些帶回家給小狗寶寶吃,好不好?(學說“骨頭餅干做出來”)
3. 寶寶們我們休息一下吧!(ppt門鈴響)咦,是誰來買餅干了?
4.原來是小白兔聞到了餅干的香味,那小白兔愛吃的餅干是什么味道的呢?
5.(ppt母雞叫聲)誰也來買餅干啦?雞媽媽還帶來了許多的草莓,那我們給它做草莓餅干吧!
(三)情境游戲,嘗試進行兒歌創編。
1.幼兒操作平底鍋集體創編兒歌:小老鼠做餅干,咕嚕咕嚕啪;攪一攪,拌一拌,咕嚕咕嚕啪。耶!餅干做出來。
2.互相交換平底鍋,做不同口味的餅干。
(四)品嘗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