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方臉盤和圓臉蛋》(精選2篇)
小班語言《方臉盤和圓臉蛋》 篇1
二、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
2.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
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
六、教學過程:
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
師:這是什么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么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
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
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么名字呀?
二、引發思考,講述故事。
1.觀看圖片。
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 圓臉婆婆呢?
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
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提問:
。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
。2)比著比著,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么話呀?
三、完整講述故事,并對物體進行配對。
1.根據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
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并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小班語言《方臉盤和圓臉蛋》 篇2
圓形和方形充滿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玩具到食品,從服飾到用具等,無所不在,本次活動以故事幽默、詼諧吸引孩子,讓孩子通過故事的有趣之后,討論故事情節,“公公婆婆要分哪些東西?怎么分的?為什么后來又不分了?”等問題,使幼兒了解到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是既有方的又有圓的,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分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又根據故事中公公婆婆喜好的不同,從而聯想到自己的喜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喜好,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同樣要尊重別人的喜好才能一起快樂的生活。
方和圓的概念,對小班幼兒而言,并非是教師教了就會,幼兒看了就懂。這個年齡的孩子,對于方和圓的把握,有賴于他們的心理成熟程度,更有賴于他們的實踐,因此我就地取材,讓孩子們找一找我們活動室中的東西,讓教育回歸生活,改變了教師以往將圖形分開來讓幼兒進行感知和理解的方式,引發幼兒去關注生活中各種物體中圖形的組合,從而養成了孩子從多種角度去觀察、去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