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課教案:快樂裝彩珠
(2)關注教育的過程性與持續性。我們遵循著情感性、榜樣性、一致性、一貫性等一系列有關幼兒社會性行為的培養原則,設計了有關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系列活動,如體育游戲“穿大鞋”、報紙游戲“有趣的夾心餅干”、綜合游戲“團結力量大”以及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獲
得協商合作經驗的主題內容“一起游戲”的環節等。今天的活動就是眾多活動中的一個。
(3)活動形式與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相適宜。在活動中采用了計時、現場錄像以及游戲記錄等多種形式,幫助幼兒再現活動的真實場面,目的是使幼兒更加直觀形象地感知游戲過程中自身的行為表現,特別是引幼兒比較第二次游戲場面與第一次游戲的不同,更能幫助幼兒體驗到與同伴協商合作的積極效果。此外,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利用情緒、情感的渲染與帶動,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游戲中合作行為積極情感體驗,為幼兒形成初步的協商合作意識給予了情感上的支持與強化。
(4)及時強化幼兒獲得的新經驗。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悅的感受,獲得的成功感對于鞏固、加強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行為是自然的內部強化,同時,在活動結束時采用獎狀的形式給予幼兒外部強化,內外因相互作用,使幼兒協商合作的意識與行為逐漸穩定化。
2.活動中的不足:
(1)在活動的設計上,可以創造更為突出合作重要性的活動情境,有一定挑戰性,幼兒會更感興趣和更容易感受到合作對游戲的影響。
(2)要使幼兒養成穩定的合作行為,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關注,并與幼兒一日生活相結合,盡可能做到既不要放過每一次可引導幼兒合作的機會,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為幼兒創設合作的機會,不斷改進和豐富游戲內容。例如,在益智區投放撲克牌及棋類游戲;引導兩名幼兒共同
制作較復雜的相框,為幼兒合作行為的鞏固和強化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同時還要繼續引導幼兒豐富解決交往問題的方法,如猜拳、抽簽、手心手背等。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各環節中,完善和使用適宜的合作方法。
小組合作反思:
主要內容:
1.教育活動與活動區活動緊密結合,注重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教育功能。
(i)活動區活動和教育活動緊緊圍繞當天活動的總目標,老師心中時刻裝有目標,依據目標對幼兒的行為給予及時的指導。對于建筑區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的協商合作行為,老師給予了及時肯定。
(2)在活動區的活動獲得一定經驗后,教育活動再一次給幼兒提供了協商合作的機會,孩子們可以進一步感受到協商分工的具體方式,感受幣ⅱ體驗協商、分工所帶來的愉悅和快樂。教師的引導緊扣目標“你們是怎么商量的?”“你們這樣分工真好!”幼兒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聽到后說:“你們覺得這樣行嗎?那咱們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