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恰》教案(精選3篇)
《恰恰恰》教案 篇1
木瓜恰恰恰
教學目標:
1.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喜悅心情。
2. 簡介印尼,了解一些“叫賣”的藝術形式。
教學重點: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
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音的節奏。
教學準備:
電子琴 多媒體課件 打擊樂 各種水果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很高興能和你們共同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隨著音樂來放松一下。(播放音樂,學生和老師一起律動。)
過渡語:同學們的模仿力可真棒,現在就讓老師帶你們去市場上轉轉,看看那里都發生了哪些新鮮事。
二、導入:
1. 教師拿報紙表演賣報的情景。
師:這首歌曲大家熟悉嗎?
生:熟悉。
師:那你們說說老師是賣什么的?
生:賣報紙的。
師:回答正確,那告訴老師,我是用什么方式叫賣的?
生:唱歌的形式。
師:對。那你們是不是覺得很新鮮呀?
生:是。
師:這種方式和我們平時說話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有旋律感、生動、嘹亮、悠長。
師:這種流傳在民間的以唱歌的方式來叫賣的歌曲就叫賣歌。
2. (課件出示叫賣歌曲含義)師生齊讀共同了解其含義。
過渡語: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另外一首叫賣歌曲。請同學們仔細聽,看這首歌曲是賣什么的?
三、學習歌曲
(一)聽一聽
1. (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生仔細聽。
生:這首歌曲是賣水果的。
師:它的主打產品是什么水果?
生:木瓜。(課件出示木瓜圖片)
2. 生描述木瓜的形狀、顏色、味道。
(二)了解印尼
1. 你知道木瓜生長在哪兒嗎?(多媒體展示畫面,師講解)
木瓜主要產地在印尼,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由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13667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人們稱為千島之國。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活躍,所以被稱為火山之國。印尼小姑娘漂亮的服飾和翩翩的舞姿都令人賞人悅目。印尼最有名的旅游勝地巴厘島,那里風景如畫,景色怡人,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有神仙島、花之島的美稱,那里盛產水果,有芒果、番石榴、榴蓮,還有木瓜,看,我們來到了熱鬧的水果市場,如果要讓你來賣水果,你會怎么叫賣?
(生:我高興急切地吆喝:我的水果好,快來買呀!)
2. 那我們來聽聽還有哪些水果?聽錄音范唱。
3. 師范唱。
4. 體驗歌曲帶來的感受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聽聽這首歌,聽它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
生:活潑、歡快、喜悅……
這首歌的名字就叫《木瓜恰恰恰》(課件出示歌名)。
5. 感受恰恰韻律。
師:同學們聽出來了嗎?這首歌哪兒最有特點?
生:恰恰恰
師:這個恰恰恰是輕快的還是笨重的?出現在每個樂句的前面還是末尾?(師生一起說“恰恰恰”。)
6. 師生一起隨著歌聲唱唱輕快的“恰恰恰”。
7. 如果讓你給這段歌聲加上伴奏的話,你覺得在哪兒加比較合適?(生略)讓我們拿起自己制作的沙錘來為這段音樂加上伴奏。
8. 大家仔細看,我隨著音樂加上了恰恰恰的動作,大家可能發現,不管我手上的動作怎樣變化,我都隨著音樂在扭胯,讓我們來試試吧。
9. 我們一起邊說邊做,看誰的動作既能合上音樂的感覺又和別人都不一樣(師生共同扭胯)。(發現較好學生,請她上臺帶領同學們再來一次。)
10. 剛才我們又唱又跳,真開心!
(三)唱一唱
1. 師生合作演唱歌曲
(出示歌譜放伴奏)
2. 歌曲可以分為幾部分?
師:第一部分的四句節奏是一樣的。后部分的兩句是一樣的。也就是剛才我們的吆喝節奏。
3. 學唱第一部分歌詞
⑴ 讀歌詞
⑵ 唱歌詞
⑶ 分組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4. 學唱第二部分歌詞
⑴ 讀歌詞
⑵ 唱歌詞
⑶ 分組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5. 自學第三部分
⑴ 讀歌詞
⑵ 唱歌詞
⑶ 分組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6. 完整演唱
7. 生表演唱并用打擊樂伴奏
四、歌曲拓展
師:老師這兒還有些叫賣歌曲,聽聽這是在叫賣什么呢?
聽賞《賣湯圓》《新貨郎》《冰糖葫蘆》
師:我們剛才聽了3首叫賣歌曲,你覺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答)
師:歡快、活潑、幽默、詼諧其實就是叫賣歌的特點。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對叫賣歌曲的學習,了解了叫賣歌曲的特點,這些極富情趣的演唱給了我們極大的藝術享受。其實啊,這些音樂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只要你多做有心人,你也一定可以創作出動聽有趣的音樂。好,今天的音樂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恰恰恰》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尊重幼兒個人意志的發展,給兒童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目前,我們音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形式單一、枯燥,已經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我發現生活中,孩子們對各種不同質地的物品通過敲打發出的聲音很感興趣,并能表現出不同的節奏。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節奏活動:通過讓幼兒自由選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來制作簡單的節奏樂器,并進行演奏,充分給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而《玩具恰恰恰》這首歌曲旋律明快、節奏感強,是我園中班早操音樂中幼兒最喜歡的音樂,孩子在做操時通過不同的動作(如拍手、跺腳等),已初步掌握音樂的節奏特點。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這首歌曲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的物品來為它進行伴奏,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創造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對節奏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來制作簡單的樂器,并會用節奏X X X 、 伴奏。
3、初步掌握輪奏及看指揮演奏的方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獨木橋,城門(進口處貼有節奏符號的標志),圖譜、節奏卡、打擊樂器。
2、自制樂器材料:罐子、鑰匙、碟子、豆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二、以去“玩具國”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橋處、城門處)引導幼兒打出節奏X X X, 。
三、熟悉音樂并配器演奏。
1、出示圖譜,請幼兒邊看圖譜邊聽音樂。
2、分析樂曲節奏。
3、請幼兒用響板、串鈴、沙錘進行演奏。
四、引導幼兒自制打擊樂器,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導幼兒制作簡單的樂器。
2、幼兒選擇做自己喜歡的樂器,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用自制樂器演奏兩遍。
五、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
教師小結,舞蹈《快樂舞》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恰恰恰》教案 篇3
中班奧爾夫 律動游戲《恰恰恰》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恰恰恰》是中班奧爾夫音樂《勾勾手來跳舞》這個主題中的一個律動游戲,它通過舞蹈律動來感受南美風情的熱烈與奔放,體驗跟朋友合作的樂趣。它的節奏x x x是全曲的核心,也是第一課時中要掌握的重點。整首曲子由兩個不同的特定節奏組成,該曲風格歡快、熱情,激發了幼兒感受不同地域風情的興趣。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情感和知識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體驗與同伴一起參與南美曲風音樂律動的樂趣。
2)通過肢體、語詞、道具表演熟悉特定節奏感應曲式ab。
三、說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第一課時的分析,我認為重點為:體驗南美曲風熱情、奔放的風格,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創編律動動作,并感受與同伴歡快舞蹈的樂趣。因為全曲有兩個不同的特定節奏,幼兒能熟悉特定節奏,特別是a段x x x的節奏,從而感應曲式為本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拉丁舞表演;了解南美的地域風情。
教具準備:幼兒人手一個頭套、花環,音樂cd
教具準備遵循了直觀形象性、適宜性、有效性的原則,能夠切實提高教學的效益。
五、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指導: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特點,我主要采用情境法。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在活動中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如:整個活動貫穿故事情境,結合師幼的角色扮演,以引起孩子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律動。
學法指導: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主動參加創編及表現活動,結合圖例形象記憶,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中,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讓幼兒充分體驗南美的音樂曲風,促進幼兒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激發興趣——南美曲風——感應曲式——道具表演——延伸活動
(一)故事引導,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故事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
(二)教師舞蹈表演,體驗南美曲風。
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優點,教師扮演角色進行舞蹈表演,創設情境體驗南美曲風的熱情、奔放和活力。
(三)感應曲式
1、肢體節奏感應曲式
第一遍音樂:教師通過簡單的肢體拍奏(拍腿和拍手),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知a、b段的特定節奏和間奏。
第二遍音樂: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肢體拍奏,再次感受曲式。
動靜交替的教學讓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結合肢體感應,師幼互動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2、肢體律動感應曲式
引導幼兒分段創編肢體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用肢體表現。教師及時畫出動作圖例,更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性。
第一遍音樂,歸納整理創編的肢體動作,師幼一起律動。
間奏部分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做上下行的滑奏。
第二遍音樂:與幼兒一起歡快的跳《恰恰恰》。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大膽創編肢體動作,并以圖例增強了記憶及趣味性。這一環節也突出了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難點,同時讓幼兒充分體驗南美的音樂曲風,促進幼兒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
3、語詞感應曲式
引導幼兒透過語詞感應,強化幼兒對特定節奏的熟悉,同時體驗跟朋友合作跳舞的樂趣,進一步感受曲式。
(四)道具表演
1、創設南美風情的情景,幼兒用頭套、花環裝扮自己,并依圖例表演律動《恰恰恰》。
2、邀請伙伴共同表演,進一步提升經驗,加強游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