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小烏龜開店
2、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幫小烏龜開店。
這一環節通過邊觀看動畫邊思考問題“大象開了什么店?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么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么說的?”等等,再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樂意參與講述,并大膽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3、活動遷移、找“老板”。
主體升華,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為商店找“老板”,參與活動,在前面活動的經驗上幼兒會更有主見地作出選擇。
五、設計亮點
1、講述在前,故事在后。
我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模式,如先講故事,再請幼兒回答的方式。我設計成講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角,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大膽講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出現,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畫面提供的線索,讓幼兒盡情想象,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2、開放式教學情境:本次活動采用了開放式提問、開放式情境。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提問的恰當與否非常關鍵,而傳統的語言活動的提問,比較單一、封閉。開放性提問則是一種全新的提問方式,它是以幼兒為主體,強調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水平,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和認識世界,從而建立起全新的師幼互動關系的提問方式,它不僅有利于培養幼兒思維的獨創性、變通性、精密性,不有利于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綱要解讀》明確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就是要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交談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在請幼兒為商店選擇老板這個環節中,我給幼兒充分自由選擇的空間,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們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而整個教學活動貫穿了開放式提問,盡量讓幼兒在答題時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小螃蟹每碰到一個朋友,我就提出問題:“大象開了什么店?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么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么說的?”等,從而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記憶,增加了他們講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