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把握孩子九大敏感期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4歲)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對泥土里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具有鉅細靡遺、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動作敏感期(0至6歲)
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并幫助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蒙特梭利則更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社會規范敏感期(2.5至6歲)
兩歲半的孩子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結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這時,父母應與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節,使其日后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
·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
孩子的書寫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足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便會自然產生。此時,父母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即能使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至9歲)
蒙特梭利指出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萌芽於三歲:但到了六一九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人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
·敏感期的教養重點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后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①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②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③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④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后,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⑤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預。不過,并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心靈的火焰 蒙特梭利形容"經歷敏感期的小孩,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圣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