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早要靠家長引導
經常有很多朋友問我,說話比較早而且很清晰有什么方法嗎?其實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多交流。除去遺傳因素主要看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和家長的引導,一般女孩比男孩要說話早些。但我也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有個醫生說,寶寶說話有早有晚,但如果到兩歲還不會說話,除去生理原因,肯定是家長的原因,錯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長平時缺少和孩子的交流溝通,或者是孩子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因為發音等問題得到家長的訓斥或嘲笑,反而不愿意開口講話,孩子越不說家長越著急,越把孩子不愛說話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形成了惡心循環,寶寶更不愛說話了。所以一出生,我就從一個少言寡語的人變成了個話嘮,我每次干什么都要和她說,經常和她交流,她雖然聽不懂,但是能感覺的到,她睡覺我幫她蓋一下被子都要告訴她,我開一下窗、喝一口說都會和她說的,所以說話還算比較早的,一歲半的時候基本正常交流沒有什么問題了.
回想一下學習說話的階段,主要做到了這幾點:
1.多和孩子交流,咬字清楚,語速緩慢,態度溫和
2.家長盡量說普通話,這樣以后出去說話的時候沒有障礙,以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3.多和孩子互動,一起看書,唱兒歌、童謠,更能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
4.不要嘲笑孩子發音,但也不能遷就,孩子說錯了,不要特意糾正,只要說出正確的就好
5.和孩子交流一開始就要使用成人語言,不要過分運用疊詞,吃飯飯,喝水水啊,盡量避免,因為這會造成孩子的誤解,因為語言就是這樣說,等孩子掌握運用之后又發現不對,還得進行二次學習。
6.適當誘導。不要一味遷就孩子,剛開始說話的時候肯定不會表達,一般用肢體語言,這時候盡量誘導孩子說出來,一次不行沒關系,下次再嘗試。
所以只要多給孩子點耐心,多些交流,讓孩子在語言上慢慢積累,等到說話的時候就能較早而且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