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育兒心得:教育要從生活開始
入職三個月了,接觸了很多的孩子們,從他們的行為習慣上,我有了些許思考。
1.在孩子面前,請盡量少玩手機!
那天我組織孩子們做練習,在一張表格中選出爸爸媽媽最喜歡的運動,跳繩、跑步、游泳,等等。這時我看見一個孩子糾結了半天也沒選出來,她對我說:”楊老師,我真的不知道選哪個,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每天只會玩手機。“我當時心里一顫,百感交集。同樣是年輕人,我很理解家長們玩手機的心情。但是既然為人父母了,就多為孩子考慮吧,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不要以為你一邊玩手機,一邊坐在孩子旁邊就是陪孩子了。請你抽出一些時間,全身心專注地陪陪孩子
2.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下意識的立刻去幫他
宇沐的奶奶對他照顧有加,什么都幫他做,導致他的自理能力比別的小朋友差。那天玩跳繩,小朋友們拿著卷成一團的跳繩開始解它。這時宇沐對我說:”老師,我 這個解不開。“我看了一眼,他的跳繩確實纏的比較緊,我下意識的正要幫他去解開。這時我突然想了一 下,對他說:”你自己去解,試一試。“我一直在觀察他,他摸索著、嘗試著,過了一會,自己真的解開了。我思考著,或許大人們那種”充滿愛的下意識的”幫助,真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孩子們原有能力的喪失。
3.孩子的內心世界遠比你想象中的要復雜
雖然他看上去是那么的小,其實他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在跑步比賽中失敗,他會急的掉眼淚。孩子的內心情感很細膩,上課沒帶筆,不敢找小朋友借,因為怕被嘲笑。有的孩子還有自己喜歡的人。父母除了對孩子給予各方面的關心和照顧之外,還要注意從細小的方面觀察自己的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
4.家長關心的問題或多或少的決定了孩子的發展
一直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孩子的天性是一方面,但更多取決于家長的教育。有個孩子總是我行我素,從來都不嚴格要求自己。晚上接孩子的時候,他的家長問老師從來都只有兩個問題:“ 睡午覺了嗎?大便了嗎?” 三年來一直如此,從沒問過第三個問題。而其他的家長總是會問:“孩子今天表現怎么樣?“ 孩子的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要關注一下其他方面的發展。如果你忽視了某些東西,那么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在這些方面輸給了同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