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教好“不服管”的孩子
如何管教好“不服管”的孩子 對于“不服管”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是很頭疼的。看著別的孩子都是聽話乖巧的,就更著急了,想盡辦法讓孩子成為“聽話”的孩子,但結果往往是相反的。很多家長都向我反映孩子的各種壞行為,比如打小孩子,在家亂扔東西等,常惹家長會生氣,有時一氣之下,就以打罵來制止孩子。這樣的后果,孩子的壞行為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囂張。
對癥才能下藥,對于管教孩子也是一樣。每一種壞行為的后面都有它的誘因。
孩子在家里誰了管不了,顯得權力最大,是個小皇帝。這背后可能隱藏著父親或母親對他的支持,使孩子的力量增加而有權力。同時也呈現了父母之間的對立,某一方放棄權力而默認。故這個孩子的權力是疊加了某一方父母的力量。所以,我們常說孩子不服管是因為他站在了一個父親或母親肩膀之上。對于這樣的情況,父母雙方應檢視彼此之間的關系,跟孩子的界限不應該纏結在一起。夫妻雙方和孩子的界限較清晰時,孩子的權力就沒那么大,當然就不能不服管了。
強強經常把家里的東西扔得到處都是。強強爸忍無可忍,逐漸養成了一邊罵強強,一邊打強強的習慣。每當這時,小強強都忍著淚噘著嘴不吭聲。不久,強強爸就接到了老師的“投訴”—強強經常對小伙伴們拳打腳踢。孩子的行為絕大多數都是在模仿大人,而且孩子一旦沒被關注就會用極端的方法來引起你的注意。強強這樣的行為恰恰是家長沒有很好的指引孩子去做事情,孩子的憤怒只能通過這樣的行為來發泄,而家長又以暴力來強壓孩子的行為,無疑又強化了孩子的壞行為,并“學會”了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對于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行為指導,多鼓勵孩子好的方面,多陪伴孩子,要用冷靜的頭腦對孩子進行管教,會讓他感覺到您的教導是客觀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帶著極大的興趣去做到您對他的要求。
“不服管”的孩子,往往是較聰明,個性比較張揚,模仿能力強的孩子,只要父母善于去引導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做孩子的好榜樣,相信這樣的孩子不但不用你費心,還是你最放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