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就別怕孩子讓你丟人
在生活中,如果仔細觀察,你就可以經常發現孩子讓父母“丟人”的情況,特別是周圍的眼光都聚集到你和孩子身上的時候,不少家長真希望地上有一個洞的。那孩子都做了什么?無非是當眾哭鬧了,或你說的孩子不聽和執行,或說了讓你下不來臺的話,或和其他孩子表現不一致,或做了不符合成人道德觀念的事情,等等。而最讓人不可理解的是,只是自己的孩子表現的不如別人孩子“好”,有些家長就感覺丟人了!對于這個問題,其根源何在?為什么家長非常在意孩子在外面的表現,難道就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如果孩子得到“贊許”和羨慕的眼光,就算孩子做錯了,父母也是感覺掙得了臉面。而當父母覺得孩子犯錯誤,或得到鄙視的眼光,就不管孩子做的是否正確和恰當,立刻感覺到自己丟人了!為什么這樣,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根本就不看問題的實質,僅把孩子的表現,當成自己榮耀與恥辱的象征。
前幾天,我應幾個家長朋友的邀請,去參加一個兒童教育中心的體驗課,有一件趣事是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的。當我掐點帶著孩子趕到的時候,活動即將開始,可是場面上極其混亂。4歲左右的孩子們在教室里面大呼小叫地玩耍,當給孩子發完坐墊、老師準備開始的時候,許多孩子還不能安靜下來。于是,老師開始利用“木頭人”的游戲,收攏孩子,可依然有幾個孩子滿場飛,當然這也包括我的女兒,呵呵。
看到我女兒拿著墊子在地上玩,時不時還招呼幾個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師不時地提醒孩子趕緊坐好,說老師馬上要講故事了。此時大家認為我會怎么做?我當時是什么也沒有做,只在旁觀。而其他幾位家長,按捺不住了,馬上勸說自己的孩子踏實下來。而當老師真開始講故事的時候,開頭不久,所有的孩子都安靜下來,能仔細聽故事了。
今天在這里,我不想說老師的控制力能力問題,也不說其方法是否得體和恰當,我只想說的是:假若你也遇到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孩子已經聽從老師的話,已經坐好的了,老師說“請小朋友安靜下來”,并且老師的眼光無數次掃過你不踏實的孩子,其他家長也蔑視看你和欣賞看自己孩子的時候,你會臉紅,感到丟人嗎?會去強制自己孩子安靜下來?還是先帶孩子出門?
其實,這個問題,對于孩子而言,是非常簡單的,從孩子的認知和道德上看,孩子們也是沒有問題的。理論上,當一個4歲左右的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是比較拘謹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樣,能在幾分鐘內適應。所以,孩子不是通過是相對安靜和審慎,就是通過大聲說話、搗亂來排泄自己的恐懼。如果帶孩子去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上課,家長是應該提前半小時左右,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適應場地和結識其他孩子。
比較特殊的是,孩子遇到陌生環境,若有幾個孩子是熟識的,則環境影響大為下降,孩子們反而會快速適應環境,并主動去發現、利用環境進行游戲。如果此時老師講的沒有趣味性,或想加以約束的話,孩子不僅“聽”不到,還會認為這是非常好玩的事。此時家長想強行制止,是很有問題的,孩子可能變本加厲,或是影響到心情,導致后面的課幾乎沒有心思去聽。所以,此時老師就顯得很關鍵了,需要利用孩子最感興趣的東西,抓住孩子的心。
說到這里,順便說說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事例,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某男孩平時幾乎不喜歡吃零食,某天看到另外一個女孩在吃零食,去要對方未給。于是這男孩就打了女孩幾下,結果女孩反被其父母認為這個女孩小氣,搞得男孩的父母難看死了,當著眾人的面訓斥男孩丟人!可問題是,這男孩的父母為什么感覺丟人?就是因為自己孩子打人,且對方孩子挨打,感覺自己沒有教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