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幼兒記憶力
幼兒受思維能力局限,在觀察事物時很少深入體會事物的本質。他只對那些形象鮮明生動的東西感興趣,記憶較為牢固。
1.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發育期的記憶力特點
記憶力伴隨人的一生,記憶力的好壞對智力有重要的影響。古今中外的神童大都有非凡的記憶力。德國的杰出詩人歌德在幼年時記住了很多歌謠,4歲時便能讀書,8歲時就能掌握4種語言;英國著名科學家道爾頓,1歲半就能讀書認字,5歲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詩歌。
記憶力到底是什么呢?記憶是人腦對過去感知過和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比如,孩子在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后,總在唱它的主題歌,還學孫悟空的樣子。孩子的表現就是把過去感知的事物反映上來。記憶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包括是識記、保持和恢復。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在看電視劇時,反復念叨著歌詞,不斷加深理解,這是識記過程。孩子把動畫片的歌詞、曲調保存在頭腦中,都是保持。識記的效果如何,保持的怎樣,則表現在恢復上。孩子學唱主題歌后,再聽見這首歌時,能想起來,并且能唱出來,這說明他記憶力恢復的好。
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發育期的記憶能力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 形象記憶。幼兒受思維能力局限,在觀察事物時很少深入體會事物的本質。他只對那些形象鮮明生動的東西感興趣,記憶較為牢固。
(2) 機械記憶為主。兒童缺乏生活經驗,無法像成人那樣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只能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征死記硬背。
(3) 受環境和情緒的影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差,記憶活動很容易受外界的事物干擾,缺乏穩定性。
2.父母在訓練幼兒的記憶力時應遵循的原則
(1)父母無論是講故事,還是說事情,都應向幼兒提出明確的記憶要求,使孩子依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完成任務。
(2)運用生動直觀、形象具體的事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無意識中記住需要掌握的知識。
(3)記憶過程中要盡量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參加。這是因為多種感官,如眼、耳、鼻、舌、手等參加活動。可以使大腦神經聯系廣泛,大腦在對豐富的信息加工時,獲得的音口全面、清晰,有助于記憶。有人做過實驗,讓四歲孩子不出聲地觀看10張圖片,遠沒有孩子一邊看,一邊念的記憶效果好。
(4)教給孩子正確有效的記憶方法。幫助記憶的方法很多,如:歸類記憶法,把同類的事物歸在一起,建立一定的聯系,記憶效果就會好。歌訣記憶法,把記憶的材料編成口訣,形成一定的和韻律,以提高記憶效果。自我復述法,把識記的材料變成自己的話,以加強記憶。
(5)及時復習,鞏固記憶。教給孩子的新知識,若不復習,就很容易被遺忘,根據遺忘的規律,剛學完的新知識,其遺忘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復習及時遺忘的越少。
3.記憶力訓練
(1)讓孩子回憶剛看完的電視片中的小主角穿什么顏色的衣褲,戴什么顏色的帽子,開什么顏色的汽車等等。
(2)把幾種孩子愛吃的事物當著他的面分別藏在幾個地方,幾分鐘后,再讓孩子按你的要求,逐個把他們找出來。
(3)把10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攤在桌子上,讓孩子看三分鐘,然后用紙蓋上,要求孩子講出每張圖片的內容,講的越多越好。
(4)帶孩子上街時,選定一個櫥窗,讓孩子仔細觀察里面的陳列品,離開后,再要孩子復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