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臟話的真正原因
focus 2 孩子喜歡模仿別人——
3歲的強強過生日的時候得到了一套兒童工具箱,于是他開始模仿星期天爸爸修理餐椅時候的樣子,在自己小板凳上叮叮當當地敲個不停。每敲一下,嘴里都會念念有詞地說:“他媽的,破玩意兒!”
他為什么這么說:
毫無疑問,強強的臟話是跟爸爸學的。大人們難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語言“失足”,這時,孩子便敏銳地抓住了那些“關鍵詞”,比如“他媽的”、“笨蛋”、“臭狗屎”等。孩子們很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的樣子,這些新鮮刺激的詞他們自然會津津樂道。
你應該這樣做:
對于這種屬于模仿的行為來說,孩子們通常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說臟話。因此,你不要去強調這點,聽過就忘掉,不加任何評論。但是一定要反省一下,孩子是從什么場合聽到和學到的這些話,以后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為他們提供一個清潔的詞匯環境。
focus 3 孩子需要情緒發泄——
超市里,莎莎向媽 媽要小熊橡皮糖,但是媽 媽不給她買。于是,小姑娘非常生氣,邊跺腳邊沖著媽 媽大喊:“你是個笨豬!”
他為什么這么說:
愿望得不到滿足,是孩子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們會盡自己所能來發泄心中的不滿。他們可能會大聲哭鬧,會摔東西,也會說出自己覺得最最惡毒的語言。這時候,他們是很清楚自己在說什么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通過臟話來表達情緒——這正是臟話被發明創造的原因。
你應該這樣做:
在眾目睽睽聽到孩子這樣說話,父母都會覺得非常尷尬。但是,不要讓你的情緒失控。你可以深呼吸或者咬著后槽牙默數,直到自己冷靜下來。接下來要做的,是引導你的孩子慢慢放松下來。你可以接著她的話說:“如果我真的是個笨豬,今天下午就不用給你做草莓蛋糕了。而且,我們今后只要吃豬食就可以了,每天睡在茅草里,家里都是臭烘烘的味道……”你繼續把這種場景描述下去,讓你的孩子也加入進來一起想象,她的怒氣和失望的感覺就會漸漸地平息。等到兩個人都忘記剛才的不愉快以后,你就需要平靜地告訴她,為什么拒絕她的要求,而她剛才的話有多么無理、多么不可愛。
focus 4 孩子有時會用詞不當——
奶奶又找不到老花鏡放在哪兒了,小帥坐在沙發里自言自語說“奶奶真是個大白癡!”全家人都被他的話驚呆了。
他為什么這么說:
通常講,孩子是不會故意侮辱別人的,所以他可能并不明白這句話的確切意思和惡劣程度。最大的可能是小帥無意中在某個地方聽到了這個詞,他對詞義有一些感覺,所以現在想用一用而已。因為孩子對語言和詞匯的感覺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詞不當也是相當正常的。
你應該這樣做:
不要只用“不許這樣說”一句話就打發他了,而是應該幫助他找到正確的說法。你可以問她:“你覺得大白癡是什么意思?”他可能會說:“奶奶總是找不到東西……”你馬上糾正他說:“那就應該說‘奶奶容易忘事’才對。”然后你可以繼續說:“現在,我們一起幫奶奶找眼鏡,下次你有東西找不到的時候,大家也會幫助你的。”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以后還在使用這個詞,那么你就必須嚴肅地告訴他“這樣說是不對的,大家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