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發脾氣,如何對付?
可是,就算是這樣,孩子發脾氣是要面對的,怎么面對呢?
抱著發脾氣或者表現很任性甚至頑固的孩子。告訴孩子:“讓媽 媽知道一下,你為什么這么生氣?”大多數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有些想法,但還不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想法,于是產生了挫敗感,因此就發脾氣。幫助孩子滿足了他的需求,他便沒必要發脾氣了。
不在孩子發脾氣時表現出更大的怒氣,或者在孩子打人時,你也打他。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小心他會因為你的“示范”作用更“迷戀”發脾氣、打人和咬人。表情平靜但是堅定地制止他。但不要帶上怒氣,更不要懲罰。
因為知道孩子發脾氣也是很正常的行為,所以別表現得大驚小怪,大驚小怪可能會讓孩子發現這是吸引別人注意他的好辦法,因此反復地發脾氣發怒了。更不必要和孩子的道德層面相關聯,一周歲多點的孩子哪能有什么正誤判斷力呢?但不要忘記溫和地告訴他:“這樣做媽 媽不喜歡。”或者說:“這樣做不對。”
那么,聽任孩子打人咬人發脾氣吧?肯定不。原則性的事情肯定要強烈制止,比如他非要玩剪刀,然后用別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非非原則性的事情,那就順著他的意思好了。比如他想自己用調羹嘗試舀碗里的湯來喝。
總而言之,教養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過,板起臉、訓斥、打罵,并不是真正的教養,也收不到預想中的效果,倒有可能嚇到孩子,可是讓孩子害怕可不是教養成功了的標志;“嬌寵”對孩子來說很不合適,但尊重、理解、體諒孩子,卻是必須的。如何把握好教養與嬌寵之間的界限,這是很需要學習的事情。就像我,經常有人說我在嬌寵,但我自己卻不這么認為。誰是誰非呢?也許,真正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心理成熟過程之后,才會有足夠的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