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再學習嗎?
沒升級成為媽媽前還真沒想到原來為人父母其實是需要有很多學問的。雖然奇奇是我們計劃而來的,可是在逐漸養(yǎng)育他長大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育兒知識的欠缺,因為如果是被動的處理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教育效果肯定不會太理想,只有提前了解了他每個年齡段的發(fā)育特點才會做足心里準備,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在家里就經(jīng)常批評不愛學習育兒知識的奇爸:“你要花時間多看看育兒書或者上網(wǎng)多查閱些育兒知識,這樣,你才更有資格教育他!”奇爸卻總是不以為然,反駁我說:“咱們父母有這么多知識嗎?你看,把我們不也一樣教育得很好嗎?”我們很好嗎?當然不夠優(yōu)秀,起碼在我看來,嘿嘿。(我愛我的爸媽,可不是想說兩位老人家的壞話喲)想養(yǎng)大一個孩子還是很容易的,但是父母的育兒境界和知識是否淵博絕對直接決定了育兒的成果,我就相信,愛學習有學問的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會更優(yōu)秀。
家庭永遠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古做父母難,在今天這樣的社會做父母是不是更難了?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成長在一個變化非常快捷的時代,孩子從小對網(wǎng)絡、音樂、美術(shù)、文學、體育等方面產(chǎn)生的需求也日益在增長,是不是變相的也要求我們父母與時俱進,不斷的進行學習,從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從而可以樹立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在我看來,有幾點是需要我們父母再學習的:
1.對孩子的態(tài)度。學習傾聽孩子說話,和孩子進行真誠的溝通,不但有利于建立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還可以每天了解孩子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進行有效的教育。
2.言談舉止。永遠需要我們記住的一句話是:身教重于言教。對于孩子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好的激勵。父母的言談舉止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孩子進行模仿的榜樣。
3.讓孩子自己進行學習。明智的父母會給孩子提供多樣的選擇,在民主尊重的原則下,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兒,孩子會快樂的進行學習,從而也會堅持學下來,不會半途而廢。
4.讓孩子自己做主。把決定權(quán)交還給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給予不同的責任,要相信孩子絕對有能力成為自己的主人。
學做好父母也是一門愉快的功課喲,雖然永遠拿不到畢業(yè)證書,但其過程卻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