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角色 深入文本--《放棄射門》反思(精選2篇)
轉化角色 深入文本--《放棄射門》反思 篇1
在結束文本的學習時,轉化角色,引領學生返回關照整個文本,傾吐閱讀文本后與文本的對話,是對文本的又一次研讀。
教學《放棄射門》時,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對話:同學們,剛才我們共同看到了那場英超聯賽驚心動魄的場面,感受到了足球運動場上競爭的殘酷,比賽的緊張激烈,更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了運動員福勒所表現出的那種團結友愛,關愛他人,寧失一球,不傷對手的道德風范,這種精神道德是多么高尚啊!相信,他一定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肯定有許多話要說,那么,假如你就是西曼,兩次被福勒所救,此時,你最想對福勒說些什么?這樣,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對話交流的情境,就能實現與文本的再次深入對話。有的說:“福勒,在這樣重要的比賽中,你能放棄一次成功的射門機會,都是為了我不受傷害呀!我從內心感激你,是你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今后,我一定會像你學習,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有的說:“福勒,經過了這場戲劇性的比賽之后,我會永遠記住你的,如果不是你在我撲球的一剎那間收住了腳,我可能永遠地離開了我所熱愛的足球事業,我真是太謝謝你了。”還有的說:“福勒,你那種崇高的體育道德風范,將成為我今后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賽場上我們是對手,賽場下我們成為朋友好嗎?”……這樣,經過角色的轉化,使學生成為文本的主人公,隨主人公一起呼吸,一起感受,一起體驗,使學生更緊密地與文本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深入文本,加深對人物的感受。
轉化角色 深入文本--《放棄射門》反思 篇2
《放棄射門》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描寫了在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中發生的一個動人的故事。運動員福勒帶球直插對方除守門員外,空無他人的禁區,他完全有把握踢進對方球門,然而就在他舉足欲射時,守門員西曼猛撲到他身前堵球,為了避免對手受傷,福勒收腳摔倒,放棄了射門,表現出高尚的體育道德。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營造競爭型的學習環境。在承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設置懸念,導入重點段的學習,組織學生在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想一想動動員福勒是在什么情況下放棄射門的?并努力記住一些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合作交流、研讀,圖文結合,學生質疑:運動員福勒為什么會放棄那次難得的射門機會?當時他心里可能會怎么想?《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因此,接下來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在合作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足球名將福勒所表現出的那種團結、友愛、寧失一球、不傷對手的道德風范。從中把這種獨特的人性美、運動美感染給每一位學生。
上完這篇課文后,為了讓這種獨特的人性美、運動美在學生心中進一步升華,我及時點撥,進行教育:你認為福勒這樣做值得嗎?為什么?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展開激烈的爭論,更進一層體會到福勒的偉大。真正做到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就這樣,一堂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全身心地投入,在興趣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