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更合群的方法有哪些
3.我希望你能夠……(把我的機器人還給我,不要再那么說了,向我道歉等等)
這樣既沒有指責(zé)別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見,還指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
妙招四:教寶寶如何不被欺負
場景四:
2歲半的阿寶所在的小班是個友愛的集體,孩子們都能玩到一塊。可最近班里的童童突然變得喜歡咬人掐人,而且還特別喜歡“欺負”平時最好的朋友阿寶。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語言發(fā)育比較滯后,面對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來提請好朋友注意“我在這兒呢!”或者“我太喜歡你了!”這樣一來同伴小朋友們就遭殃了,阿寶每天都帶著童童的牙印和撓痕回家。幼兒早教
媽媽早就告訴阿寶,”無論如何,你不能動手打人!“忠厚老實的阿寶把這條記得牢牢的,結(jié)果總是傻愣愣地站著被小童童掐。
媽媽后來告訴阿寶,“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為那是阿寶在跟她玩呢,兩個孩子一個跑一個追,童童追上了,阿寶還是要被撓一下。
阿寶媽媽再告訴阿寶,“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做!” 可是,事到臨頭,阿寶結(jié)結(jié)巴巴的,長長的句子還沒說完,就已經(jīng)被掐得差不多了。
媽媽幫一幫:
最后,阿寶媽媽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訣,簡單直接,特別有效! “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這個不難,本來疼痛時阿寶的第一反應(yīng)也是尖叫,現(xiàn)在也不用動腦筋轉(zhuǎn)彎子,只要叫得更大聲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們立刻就能發(fā)現(xiàn)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媽媽要給孩子制定明確的行為準則: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傷害別人,更要保護自己!
妙招五:教寶寶必要的社交禮儀
場景五:
娜娜是個小混血兒,走在大街上經(jīng)常被不認識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臉,夸一句“真是個漂亮的孩子!”娜娜碰到這樣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媽媽幫一幫:
媽媽教給娜娜,如果別人夸你漂亮,是因為別人喜歡你,你很可愛。那么你就這么回答“謝謝你,我覺得你也很漂亮!” 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被娜娜練得滾瓜爛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脫口而出,對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jié) :有些家長在處理寶寶的問題上,容易帶有個人感情,因此在有的方法在使用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還是參照一下上面所描述的一些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吧,對家長來說也是一次學(xué)習(x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