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所帶來的弊端,你懂得嗎?
一、過分保護式的教養(yǎng)方式
我家附近的一所小學,每天在11:30左右學校門口周圍聚集著很多人,大部分是家長。從年齡上看,有的是爺爺奶奶,有的是父母,也有的是保姆。他們接的孩子多數(shù)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也有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個別人還接小學五年級學生。這種放學前家長去校門口接孩子的現(xiàn)象在北京是很普遍的。
我曾經(jīng)專門觀察初一學生開學的情景。我觀察的那所學校約550多名學生。在教學樓門外四周聚集的家長也是500多位。他們從早上9:00一直等到中午11:30左右。當看到自己的孩子背著書包從教學樓出來時,一批家長蜂擁而上。我聽到一位家長說:“寶貝,可出來了。這么沉的書包背得動嗎?趕快給媽媽,我給你背。”那位媽媽接過書包,背在身上,臉上顯出了滿意的微笑。因為是開學頭一天,不同的班級學生出來的時間不一樣,再過一會兒,又是一班學生出來了。于是又一批家長蜂擁而上,紛紛給孩子拿書包。2010年6月6日是高考的日子。我上午8:30到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門口去觀察父母護送孩子進考場的情景。當時,校門口的四周已聚集著幾百人,還有幾十輛小轎車停在一旁。不少家長手里還提著飲料。那天很熱,早上8點太陽就很曬。但是那里卻很寂靜,那么多的人紀律很好。當時,北京電臺的記者、《生活時報》的記者分別采訪了我。我發(fā)表了對這種家長護送孩子進考場現(xiàn)象的看法。我認為這對孩子的考試成績,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是弊多利少。
我曾經(jīng)對記者談過,我是1957年夏天參加高考的。我清楚地記得只有我們班的班主任老師康乎先生在考場外面等候我們,沒有見到家長聚集到考場周圍的情況。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沒想到21世紀中國的家長要護送孩子上考場,在烈日似火的天氣下,靜靜地等候孩子出考場。
2010年6月6日,我“打車”經(jīng)過學院路,從北京師范大學南門往西方向前進時突然受阻。只見到處都是停放的車輛,有很多小轎車,人山人海。我誤認為發(fā)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或什么重要事情。再一想,也不會圍觀那么多人呀!我很納悶,于是問司機,前邊怎么了。司機回答,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家長們都在等孩子呢。我才恍然大悟。
大學新生入學,不少新生都是由父母送到大學。每年大學開學時,大學里家長很多。就是家住北京的大學新生,也有一批人是由父母送進大學的。
2010年9月我在北京某大學進行調(diào)查研究時,經(jīng)常看到家長出入學生的宿舍。有的是母親買了些水果放在孩子床上,有的是給孩子洗衣服。我問一位家長:“你住在哪里?”答曰:“住在附近的旅館。老先生你不知道,這孩子從小都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在家里不干什么活,我也不讓干什么活,只要學習好就行呀!現(xiàn)在考上北京的學校離家太遠了,我也沒法照顧他,就在這兒住幾天吧!時間長也辦不到,先照料他幾天,衣服給他洗洗。要不你說咋辦,這孩子只會念書,其他什么活兒也不會干。我非常擔心,這以后他可怎么辦呀!我實在放心不下。”
這就是父母過分保護所帶來的后果,孩子自理能力差,上了大學還不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可悲也!
父母對中小學生適當?shù)谋Wo是完全應該、完全必要的。在小學階段,孩子的獨立能力較薄弱,需要父母的關(guān)照。在中學階段,雖然孩子的獨立性逐漸得到發(fā)展,但他們畢竟是處于從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在某些方面還是需要父母加以關(guān)照的。我們不否認父母應當對子女的適當關(guān)照,適當保護。現(xiàn)在的問題是父母對子女的保護太過分了。事情都是有限度的,超越了限度就使事情的本質(zhì)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效果往往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