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狠話,讓家長感到很傷心
當父母們聽到自家的寶寶說“你去死吧”等等類似的狠話時是否感到很傷心呢?家長們一定很好奇為什么寶寶會說出如此“狠”的話呢?以下就讓我們的早期教育專家來為家長們解析孩子的這種心理吧!
寶寶這個不能吃。
你不給我吃 ,我就去死!
“你不給我吃,我就去死! ”“我把你打成肉餅吃了! ”“我打死你! ”如果不是親耳聽到,你肯定不會相信這樣的狠話會從4歲孩子的嘴里冒出來。最近一段時間,4歲的洋洋嘴里頻頻冒出這樣的狠話,著實把洋洋媽媽嚇了一跳。早教網
場景1:“我把你打成肉餅吃! ”
洋洋是一個剛滿4周歲的小姑娘,平時還比較乖巧。可是最近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卻發現洋洋一反常態,常常說狠話。比如,吃晚飯前,洋洋提出要吃零食,媽媽拒絕了她。洋洋因此很不高興,發狠地說:“哼,不讓我吃糖,我就把你吃掉! ”媽媽仍然拒絕她,最后,洋洋狠狠地說,“你再不給我吃,我就去死!”那天,爸爸用電腦工作,洋洋也去湊熱鬧,要玩爸爸的電腦,爸爸阻攔,洋洋就氣急敗壞地說:“你再不讓我玩,我就把你打成肉餅吃! ”爸爸媽媽納悶極了,實在不明白自己溫和的女兒為什么突然變成了兇狠的大灰狼?
場景2:“我打死你! ”
小菲剛剛三歲零兩個月,一次小菲和爸爸發生“小沖突”,她突然對爸爸說“我打死你!”然后,就咬著牙,用小手使勁去打爸爸。還有一次,媽媽要帶小菲去洗澡,姥姥看小菲的午覺睡得時間也比較長了,就開始叫她,找各種方法,比如說拿出玩具琴來按鍵,在小菲耳朵邊輕輕喊。睡眠被打擾了,小菲開始發脾氣,伸出小手使勁兒的打在姥姥的臉上,還說了“我打死你! ”的狠話。之后幾天里又多次說出“我打死你!打死姥姥! ”這樣的狠話。讓姥姥真的很傷心。
專家觀點
孩子說狠話有原因
鞍山市智多星早期教育機構專家說,三四歲的孩子特別愛模仿,狠話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而是在平時的語言環境中模仿來的。比如家長教訓孩子時偶爾用過狠話,家庭成員間鬧著玩時說過,幼兒園老師在孩子不聽話時用狠話嚇唬過他們,或者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過程中聽到過等等。
因此,要防止孩子說狠話,首先家長要營造文明的語言環境,要注意使用文明語言,哪怕是開玩笑,也不能使用難聽的字眼,應該尊重孩子。在文明語言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自然也不會說狠話。
平靜對待孩子的狠話
對人說狠話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而且很容易激怒對方,不利于孩子與人交往。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應給以關注和引導。但是對于正處在第一反抗期的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禁止、批評只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從而強化他的模仿行為。所以,即使你很生氣、很驚訝于孩子的狠話,也要平靜地對待。
尤其在初次聽到自己的孩子說狠話時,父母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不要說“哎呀,你學壞了,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呢”。如果成人反應激烈的話,那么就讓孩子感受到狠話的強大力量,以后孩子則會更加關注這些能讓他人反應激烈的語言,重復體驗狠話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