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畫筆看世界
現(xiàn)在的家長們都喜歡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認為只有上了補習班才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其實很多的時候并不是這樣,很多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規(guī)矩太多了反而會影響到寶寶們的想象力!
1.不要試圖將寶寶培養(yǎng)成繪畫神童
當寶寶涂鴉的時候,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時刻盯著寶寶,評論他畫得像不像,指導他這個應該怎么畫,那個應該怎么畫。其實,涂鴉對寶寶的意義,跟繪畫技巧沒什么關系,它只是一種游戲,是一種情緒的宣泄。
通過涂鴉,寶寶描繪出他心中世界的樣子。因此,盡情讓寶寶去涂涂畫畫好了,像不像不是問題,也許在孩子眼里那個東西就是這個樣子呢。
2.對寶寶的涂鴉給予積極的回應
當寶寶興致勃勃的涂涂畫畫時,媽媽需要做的是熱情地對寶寶的作品給予回應,幫助他把涂鴉的積極性保持下來,同時,媽媽也可以請求寶寶講述他的作品,鼓勵他告訴媽媽他究竟畫了些什么。尤其不要批評寶寶,以免傷害寶寶表達的積極性。相反,媽媽可以積極參與到寶寶的游戲中:“哦,你畫的小貓很不錯哦!媽媽也畫一只小貓吧。我要這么畫。快看,小貓在咬自己的尾巴,它為什么要咬自己的尾巴呢?”
早教網,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參與寶寶的涂鴉游戲時,對于那些不懂美術的父母來說,最好將自己的繪畫水平降低到與寶寶同等的程度,模仿他的方式來游戲。一方面,這樣做相當于給予了寶寶的行為以賞識,具有鼓勵他更多的通過涂鴉表達自己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寶寶看到父母畫出某個事物的輪廓而產生挫敗感,失去涂鴉的激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父母給予寶寶誤導。畢竟,很多父母所謂的繪畫技巧都停留在簡筆畫的水平。這些簡筆畫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繪畫,它呈現(xiàn)的不過是一些符號性質的東西而已。讓寶寶過早接觸這些東西反而會約束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把寶寶帶入溝里的嫌疑。
父母如果能參與寶寶的涂鴉游戲,就可以通過語言與動作的引導,幫助寶寶拓展思路,激發(fā)他們更多的創(chuàng)意,對他們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十分有益。
當寶寶描述他的涂鴉作品時,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說法會讓你感到十分驚詫—天!他怎么會有那么多神奇的想法!這時,如果父母對他的涂鴉作品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寶寶就會更加自信地拓展他的涂鴉活動,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會在與父母交流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并不斷提高。
3.通過涂鴉培養(yǎng)寶寶的綜合能力
1歲半的寶寶手、眼、腦及小肌肉的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迅速,已經能夠較好地握住手中的筆。剛剛學會這一技能的寶寶,對筆和涂涂抹抹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于是,小家伙急于借助各種顏色的筆或者其他用具,來顯現(xiàn)自己的這種能力,表達自己對色彩與形狀的理解與喜愛。
盡管寶寶握筆的姿勢可能有些“笨拙”,并且涂畫得在我們成人看來也是亂七八糟,但這個隨意涂鴉的過程會給寶寶帶來極大的快樂與自信,還可以幫助寶寶鍛煉手、腕部的諸多關節(jié)與小肌肉群的協(xié)調動作。看似簡單的涂鴉,對寶寶來說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鍛煉,對發(fā)展寶寶的
早期教育,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其眼、腦、手配合活動,都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