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協作 求實創(chuàng)新——談中考語文出佳績的幾點體會
精誠協作 求實創(chuàng)新
——談中考語文出佳績的幾點體會
甌北五中 唐曉敏
在二OO四年中考中,我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語文單科成績平均分和及格率列全縣第一,優(yōu)秀率為第六。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關心重視,全體師生的努力。下面我將我校的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體會與同行們交流一下。
眾志成城,打好中考一戰(zhàn)
回首三年來走過的教學之路,上級領導給予了我們許多關懷,不管是學區(qū)的還是學校的,都非常重視我們的教學工作,給予了我們大力的資助。學校大力鼓勵我們老師參與各類教學會議,如質量分析會、復習會;學校領導隨堂聽老師的課,提出不少有建設性的建議;請名師講座,不只給我們帶來了經驗,還促使我們更好的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組織各類考試與競賽,如月考,十佳小作家作文現場賽,閱讀理解競賽等;還多方收集資料,一一分發(fā)到我們教師之手,教科室還特地收集全省各市如金華、臺州、寧波等地的中考試卷,使我們老師能及時看到最新的題型;學校還特意組織了初三試卷命題組,出卷改卷分析均由他們擔任,大型考試之后學校必定組織質量分析會,每位老師都得寫出千字左右的質量分析報告。
作為在第一線教學的老師當然付出的很多很多,我們幾位老師真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如今上屆教初三的老師有兩位請假在家,麻壽雷老師椎間盤突出,病情嚴重,帶病工作堅持到中考,現在不得不請假手術治療;何建丹老師最后一個學期有孕在身,卻始終不改教學熱情,沒請半天假;而我在中考前半個月這一關鍵時刻,因特殊事故不得已住院了,剩下的工作全都由他們三位老師承擔,他們沒給我教的班級落下一節(jié)課,我深為感動。
我們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十幾位語文老師齊集一室,熱鬧之至。我們的關系極為融洽,交流心得,分析教材,探討教法,其樂融融。在復習階段,上屆老師傾囊相助,把他們留下來的資料送給我們,如較為完善的背誦課文的填空練習卷,文學常識整理卷,古詩分類卷等等。我們初三四位老師更是密切合作,互相探討,互通有無。如:麻老師去瑞安參加市語文總復習會議,他認真做好筆記之外,還將自己的筆記復印多份分發(fā)給我們;我們互相探討如何布置適宜的常規(guī)作業(yè) 、中考針對性練習;當我們在改作時發(fā)現好作品,就一起討論分析,然后將之作為作文指導課上的范文進行評析。我們自己四個人又分工整理材料,如:小學古詩名句的匯集,六冊書注解中有語境意的詞,六冊書中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六冊書要背誦的課文,六冊文言實詞、虛詞、難譯句子,開放型的主觀題,各地市中考新題型等等,總之我們攜手合作做了大量的資料整合工作。
大量讀寫,提高寫作水平
在初三這一年,我們發(fā)覺學生的情商提高得很快,于是我們想,要使學生真正的走入語文殿堂,可以以此為契機,從情感層次上激勵、喚醒和鼓舞他們學習的熱情。《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就有這么一段話:“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有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有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收獲,就會有命運的收獲。”
于是,我們收集大量的有關感人至深的文章,自己看,學生也看。如《生命在那一刻燦爛無比》,說的是丈夫在出車禍時,把生的希望留給妻子;《臭臭的故事》,感受身為人母,為兒子的離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生死伴侶》,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動物情感故事……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我們身邊真情永駐。
我們對學生的閱讀一直持“泛閱讀觀”的,除非那些文章極為低劣。
我們鼓勵學生看韓寒和郭敬明等學生作家的作品,并且自己先看,如《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我都看了,并且還做了不少筆記,我發(fā)覺《幻城》中人物的笑容描寫極為精彩,如“她的笑,傾國傾城,如同春風一樣蔓延四周”,“我看到他的如同揚花般輕盈而溫暖的笑容”,“父王溫暖的面容突然如冰霜一樣凝結起來,笑容如同沉沉的暮靄”……而《夢里花落知多少》,把憂傷寫得很美,我就與學生互相探討欣賞著這些作品。讓學生看自己喜歡的作品,作品對他們的影響力是頗大的,不知不覺中我發(fā)現學生的文筆日趨優(yōu)美。
我甚至還給他們講韓國的孝道,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給他們讀老人院墻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牽牽我的手》,甚至給他們講“二十四孝”,給他們講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跡,給他們講東方時空欄目中的百姓故事,給他們看2003年度不能不看的關注中國弱勢群體的照片,其中一幅我還記得特為深刻,在一個熱鬧的街口,一位背著一個幼小的婦女在給坐在她前面的一位身著時髦衣服,抱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的年輕母親擦皮鞋……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猛烈的撞擊,他們的隨筆中于是隨時可以看到“感恩是一種幸福”,“給予父母快樂是一種幸福”等一些感人的東西了。
我們還鼓勵他們上網看一些熱帖,并要求他們跟帖,如《蚊子的眼淚》、《夢中的蝴蝶》等,再教《孔乙己》一文時,我就讓學生權當在網絡上看到這篇作品,然后要求學生自己取一個網絡名字,然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里我摘錄了幾句:
丁舉人可恨,應不得超生。孔乙己有錯,可錯不致死
——卷心菜
小小書呆子,可憐可憐。偷法如有好技術,豈能落到如此地步,嘿!
——亂世英雄
你是那么單純平凡的一位老頭子,活在驚心動魄的城鎮(zhèn)里而悄悄呼吸,總有一天你沒有辦法,還不如早登極樂優(yōu)哉游哉,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風暴四驅
孔乙己的一生是凄慘,但是他給后人的影響是永遠的,他泉下有知,死也可以瞑目了,他對魯迅的怨恨也可以煙消云散了,也許還會感謝魯先生的大恩大德。
——笨鳥先飛
閱讀與寫作可以說是形影不離的姊妹,為此我們還特意自行準備了一本閱讀與寫作的本子。一、二兩面為粘貼頁,第三頁分開三個欄目:好詞摘抄、好句摘抄、我會運用,第四頁為我會寫作。首先我們老師自己尋找好作品,印發(fā)給學生,然后再給出一些要求,學生來完成。很多作品來自名著,如莫泊桑的《項鏈》,要求學生續(xù)寫,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節(jié)選,讓學生給主人公寫封信,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學生寫《假如我失明了》,《簡愛》節(jié)選拉、《老人與海》節(jié)選拉、《飛鳥集》的精彩句子拉等等;還有來自中考優(yōu)秀作文,我讓學生至少訂閱一本優(yōu)秀作文選,如《作文與考試》、《創(chuàng)新作文》、《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作文天地》等等,并且盡量要雜,要求他們讀畢,復印出一篇自己最為欣賞的作文,然后自己再進行對照寫作,此效果頗佳。還有我讓學生以話題采擷好詞好句,如親情,那么至少要摘抄出十二個精彩的親情詞語,五個精彩的親情句子,寫出大小兩篇文章。記得一篇有關閱讀心理學分析的文章就曾這樣寫到:學生對背誦或復述類的學習策略最不感興趣,而對精加工、收集資料、尋找信息類的學習策略興趣最大,其根本原因是這些活動更能讓他們感受自己生命的活力,體驗自我的價值。
精講精練 提高解題能力
閱讀理解作為中考的一大重頭戲,其重要不用多說,而讓人最為傷腦筋的是在這塊重頭戲上失分過多。如何守住這座城池呢?我們幾個老師為此也試著做了些努力。
一、盡量解除學生做閱讀理解的心理壓力。
可以說,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理解懷有一種恐懼感。他們做閱讀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只要寫了一點,就認為這道題已大功告成,殊不知有時連擦邊球還打不上。為此,我們要求學生沉住氣、靜下心好好地看完文章,在默讀的同時將一些重點詞、關鍵的句子做一些記號,有利于對文章信息的把握。另外只要求有認真的態(tài)度、潔凈的卷面,不計較分數的高低,這樣一來,學生的答案在無形中就全面了,準確了,分數也就慢慢上來了。
二、探討題目類型,摸索規(guī)律,尋找答題策略
畢竟我們的復習是針對中考的應試活動,因此我們幾位老師認真閱讀考試大綱,對可能出現的題型進行探討分析,確定答題策略。我們發(fā)現閱讀部分發(fā)生了突出的變化,它完全摒棄了以往試題中關于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中心論點、論證方法等單純性的文體閱讀知識的考查,強調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感知、體驗與反思、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文學作品側重考查對作品內涵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表達能力的考查,對詞句的賞析、人物形象的評析能力的考查,主觀題越來越豐富,分值越來越高,針對考題的變化,我們的教學方式也隨之而變,首先將有典型意義的題型做精要的講解,最終還是以學生的理解與感悟為主,要求學生多角度地去思維、有創(chuàng)意地去閱讀,用盡可能生動形象、精練流暢的語言去表述,以取得高分。
以上僅是我們學校老師平時的一些很平常但還算是比較踏實的做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與指導,使我們能夠做得更好。
甌北五中 唐曉敏
2004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