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設計的三要素
開一節成功的主題班會,必須把握好以下三個要素:主題、內容和形式。其中,主題是靈魂,內容和形式是展現主題的載體。
一、主題
主題是統領整個活動的靈魂,好似一條紅線貫穿于活動的始終,影響著活動內容的確定和活動形式的選擇。
1、主題提煉的途徑
⑴“小”中見“大”,從學生的實際中選擇主題!靶 敝笇W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普遍現象,“大”指這些小事、現象反映出的問題或蘊含的道理。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處處蘊藏著教育的契機,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其內心思想的反映,因此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內部需求,從學生實際中選取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如某校高中有一個文科班,女生占2/3,一部分女生對學習缺乏信心,認為“女生到了高中比男生差”,感到前途渺茫。班主
⑵“大”中見“小”,從社會大背景中提煉主題!按蟆敝竾鴥韧獾闹卮笫录,“小”指學生的思想實際。學生首先是一個社會人,身處于現實社會之中,受到社會生活的深刻影響,加之現在的學生民主意識增強、社會接觸面不斷擴大、信息獲取渠道日益增多,他們的思想呈現出復雜性、多洋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不能脫離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不能落后于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班主任在進行主題提煉時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教育發展的趨勢,善于從國際國內的最新熱點話題或大事件中挖掘主題。
如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突然而至時,有的班主任在主題班會充分利用“抗非”斗爭中涌現出的英雄壯舉和身邊的感人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把“抗非”斗爭中激發的愛國激情落實到學習生活中;有的班主任利用學習、宣傳“預防非典”知識的時機,進行了一次科學精神大普及,教育學生做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的班主任教育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做到令行禁止……
“神州五號”勝利升空、禽流感暴發、北約轟炸南聯盟、9·11事件、西部大開發、教育部首次規定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者可以在2004年高考中加分……教育法規、政治形勢、尖端科技、影視天地、體育名星等等,均可成為教育的主題。
⑶“常規”中見“創新”,從傳統教育中拓展主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是多年不變的“常規”主題,新時期,我們不但要賦予新的內涵,還要有所“創新”發展。
如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應結合不同時期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就拿1999年來說,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國內普天同慶建國五十周年,萬眾囑目澳門回歸,全民關注中國“入世”,而國際上仍有許多國家對中國虎視眈眈,臺獨分子十分活躍。這種形勢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就應該緊密結合形勢,提煉出新的主題,如“千禧龍年迎澳歸”、“對‘臺獨’說不”等。再如,新世紀《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公布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文明禮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年做合格小公民”、“道德好習慣伴我成長”等主題就更新了八十年代的“講文明、樹新風”、“文明之花遍地開”。
此外,主題班會還應順應形勢發展,拓展諸如心理健康教育、性知識教育、挫折教育、網絡教育、禁毒教育、國際形勢教育等新的教育主題,以滿足新時代對學生素質的新要求。
2、主題提煉的原則
⑴主題的提煉應凸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題班會應該是師生之間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頻繁交流、雙向互動。學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一個遠離學生思想的話題很難引起他們的關注,只有貼近學生心靈的話題才能令他們產生共鳴。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怎么想,要選擇他們共同關心的話題,讓每個人都有話可說,有情可觸。如針對當前中學生戀愛問題,設計主題“異性交往大家談”,針對學生對統一校服有意見,設計主題“統一著裝與張揚個性”,這些主題“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⑵主題的切入口要小。一節主題班會的時間在45分鐘左右,如果選取的主題較大,試圖面面俱到,則往往是蜻蜓點水,主題的深化就無從落實。因此,主題的提煉要盡量從小處著眼,從一個側面或一個點入點,切忌“假、大、空”。
如上海南匯區2003年優秀主題班會課評選中,“環保教育”為主題之一,共有8位教師選擇了這一主題,但切入口各不相同!氨Wo環境,從我做起”、“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爭當環保小衛士”、“把綠色還給大地”、“愛護綠化,保護家園”等從題目上看就顯得比較籠統,難免泛泛而談。“珍惜點滴,從我做起”、“水……”、“小小塑料袋,環保大問題”的切入口就小而實,由一個小問題生發出對環保的思考,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⑶主題要號召力。主題,應該是經過高度概括和提煉而產生的“口號或警句”,既能反映活動的實質,又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誠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言必信,諾必誠”、“競選班干部我能行”、“挫折,我們勇敢面對”、“給班集體插上騰飛的翅膀”等……對于青少年來說,這些富有哲理、具有青春氣息的主題,可以令他們激動不已,積極參與,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內容
活動主題確定以后,就要進一步選擇活動內容。在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想基礎、活動能力、文化素質和興趣愛好的前提下,緊扣主題,服務主題。
1、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
不同年級的學生心理、生理發展有差異,思想狀況、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年級應該有不同的活動主題。同一內容,也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差異,突出針對性。如“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高一以“適應”為支點,為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提供幫助;高二以“人格”為支點,為學生健全人格、形成較強的自我控制力、強烈的責任感奠定基礎;高三以“成年“為支點,圍繞學生們步入成年所面臨的諸多嚴肅的人生課題,指出追求真理、積極向上、奉獻祖國的正確航程。這種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的系列活動,因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也得到了提高。
2、活動內容要有鮮活性
主題班會活動內容要豐富多彩,要在變換中求鮮活,特別要關注那些新時期出現的新事物和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樣內容既新鮮又富有時代精神!疤厥獾脑敝校呷嘲嘣谛履甑牧泓c時分慰問戰斗在一線的工人。他們帶著對工人們的崇敬之情,來到鋼花飛濺的車間,送上了鮮花和賀年卡,搞了宣誓儀式,并和工人師傅們一起聆聽了新年的鐘聲。再如某年班主任策劃的“中秋節月光晚會”,一改過去吃月餅、做游戲、搞聯歡的老做法,從嫦娥奔月的故事講到阿波羅登月的趣聞,從中秋佳節倍思親,聯系到一國兩制,中國臺灣回歸祖國。又如“我心獻祖國”中,隊員們模擬造鐵路,造了鐵路乘著“小火車”上北京,游香港、逛澳門、去中國臺灣。這些活動妙趣橫生,其樂無窮,深授意學生喜愛。
三、形式
主題班會的形式應該由內容來決定,無論組織什么活動,都應該選擇那些最為理想的活動形式,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內容要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形式必須依托于一定的內容才有存在的價值,二者只能統一,不能分離。在選擇主題班會形式時,應明確認識到,選擇主題班會形式是為使內容更好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受到深刻教育。如在“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的主題班會活動中,大家收集了許多古今中外女科學家、女作家、女詩人、女企業家的故事,男生談了對女生的看法,考取了北大、復旦的女校友現身說法,家長代表還給予了鼓勵,多種形式的活動重新喚起了女生的自信,鼓起了她們求學的信心。再如開展“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時,可以采取書評座談會、演講會、知識競賽以及出?榷喾N形式。總之,只要是適合既定內容的活動形式,都可以采用。當然,置班會的內容不顧,一味去追求形式上的新穎、有趣,就會違背主題班會預定的目的,失去經驗意義。
2、形式與條件的統一
選擇活動形式要從實際出發,不可簡單套用他人的活動形式。有時,同樣的內容,因實際條件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活動形式。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為例,如果學校附近有革命紀念地、名勝古跡等,就可以采用參觀活動這一形式;如果能請到革命前輩、英雄模范來作報告,就可以舉行報告會;如不具備這些條件,可舉辦“我的祖國”詩歌朗誦會,或國情知識競賽等。有的形式固然好,卻由于缺乏某些條件而無法開展。如邀請專家作專題報告,對于大、中城市的學校來說容易做到,然而對于農村、邊遠地區來說,卻是件困難的事情。相反,農村、鄉鎮學校有著自然環境的優勢,隨時隨處可以進行野外活動,但對于城市學生來說,野外活動就有相當難度。因此,應根據學校條件、社會條件和自然環境,“因地制宜”選擇活動形式。
3、形式求新求變
俗話說變則新,不變則腐,活動形式要不斷創新,年年老一套只能使學生厭倦。北京四中特級教師丁榕這樣一句名言:決不重復別人的路,也不重復自己的路。她當班主任20年,20個元旦晚會各有特色。有一年元旦,正當全班學生興高采烈的時候,忽然有人報告:“老師宿舍被撬”!熱鬧的晚會中斷了。怎么辦?她要求班委迅速做出決定。學生們在班委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抓小偷的“戰斗”。當“小偷”抓住后,學生們沒有想到這是老師一手設計的一個活動。學生們在這個活動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有的平時學習不錯,關鍵時刻嚇得尿了褲子;有的“淘氣包”今天卻機智勇敢;有的奮不顧身;有的卻做了逃兵。這項活動深深震撼了學生。再如,崇明一所小學,在“愛鳥周”舉行了一次愛鳥宣傳活動,每人頭戴一頂小鳥造型的帽子,將隊伍開到了集貿市場,模擬鳥的哀鳴,勸說賣鳥人將鳥放生,實在不行,他們花錢買下鳥,然后把它們放回到大自然。又如,在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時,天津市十佳班主任欒愛晴開展了騎自行車游外環線、賞外環線美景的活動,深受學生的歡迎。在活動中突然風雨交加,面對重重困難,師生們斗志昂揚,表現為不怕挫折、團結互助的精神。后來,學生們把這次活動稱為“風雨外環線”。可見,活動形式新穎,不落俗套,才能受到學生歡迎。
主題班會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是道德認識的階梯,是陶冶情感的熔爐,是轉化行為的動力。一次成功的主題班會往往能對學生產生巨大、深刻的影響。怎樣上好班會課,充分發揮其思想教育功能,是每個班主任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讓我們牢牢把握住“主題、內容、形式”三個要素,精心上好每一節主題班會,使之成為班主任工作中的“法寶”。
時云龍摘自《中小學學校管理》(京)人大復印件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