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作 體驗成功》主題班會案例
活動目的:
1、通過聽故事、表演啞劇、做游戲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2、通過學生的自我剖析,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朝著更加好的方向發(fā)展,成為一個愿意合作、會合作的好學生。3、通過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凝聚班集體力量,為營造和諧校園做出貢獻。活動準備:1、召集班委討論、決定班會程序,構思班會主題、內容。2、確定主持人(本次主題班會確定二名主持人:劉義嵩,尹略)。3、配圖小故事《動物拉車》、《螞蟻搬食物》。4、排練啞劇《筷子的啟示》。5、學唱歌曲《合作分享快樂》。活動流程:一、主持人入場 主持人在《眾人劃槳開大船》的歌曲中登場。尹略:我們四一班大家庭里有67名同學,每天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鍛煉,我們就象親兄妹,我們?yōu)橹ㄔO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而努力!(面向劉義嵩),你知道要想建設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最重要的是什么嗎?劉義嵩: 搞好團結,學會合作。尹略:說得太好了。合: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合作,為打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吧!四一中隊“學會合作 體驗成功”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二、活動開始(一)小故事——動物拉車、螞蟻搬食物尹略:今天,我們班委會給大家?guī)砹藘蓚配圖小故事,題目叫“動物拉車”和“螞蟻搬食物”的故事,大家想聽嗎?劉義嵩:現(xiàn)在讓我們隆重請出我們班的故事大王——馬躍,為我們講“動物拉車”和“螞蟻搬食物”的故事,請大家邊看屏幕邊聽故事。動物拉車的故事梭子魚、蝦和天鵝三個不知什么時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們同時發(fā)現(xiàn)一輛車,車上有許多好吃的東西。于是就想把車子從路上拖下來,三個家伙一齊負起沉重的擔子,他們鉚足了狠勁,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平身的力氣,可是,無論他們怎樣拖呀、拉呀、推呀,小車還是老地方,一步也動不了。原來,天鵝使勁往天上提,蝦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魚又朝著池塘拉去,究竟誰對誰錯?反正,他們都使勁了。螞蟻搬食物的故事 螞蟻王國里住著一群勤勞的小螞蟻,一天,小螞蟻“乖乖”在游玩的涂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剛死的蝗蟲,頓時來了精神,他想把這個大蝗蟲搬回家當做家里人的晚餐,可是蝗蟲太大了,它搬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于是“乖乖”急忙回家搬救兵,不一會,一群小伙伴在“乖乖”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來到了目的地,大家密謀了一會,一起用力將大蝗蟲搬回了家。(馬躍有感情地講故事)師:看完了這兩個小故事,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你有什么感想呢?誰愿意跟大家分享? (學生自由談感想。)師:大家說得非常好,動物之所以拉不動輕快的小車,不是因為它們力氣小,而是因為它們的力量不往一起用,螞蟻之所以能拖動比他們身體大得多的食物,是因為他們懂得只有齊心協(xié)力才能取得成功。(二)小游戲——千千結1、游戲規(guī)則尹略:(面向全體同學)大家喜歡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吧。劉義嵩:這個小游戲要靠小組同學齊心協(xié)力才能順利過關。首先我們要看清游戲規(guī)則,注意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游戲規(guī)則:規(guī)則一:小組同學圍在一起,用你的左手手握住一位同學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握住另一位同學的左手,小組同學要緊緊地圍在一起。規(guī)則二:在不松開手的情況下,大家一起想辦法將“千千結”解開。※中途松手者將被淘汰出局,最先解開的三個小組為優(yōu)勝小組。師:游戲要想合作成功,首先要搞清楚游戲規(guī)則,對游戲規(guī)則大家有什么疑問的地方嗎? (學生提出疑問)師:大家誰能來幫他們解決這個疑問?(學生提問,學生解答,如果學生回答不正確,教師進行點撥。)師:為了保證我們的游戲成功,我們先請一組同學到前面來演示規(guī)則一。(一組學生進行演示,提示其他小組同學注意觀察。)2、分組做游戲做游戲時,注意組織好學生紀律;同時要提前分好場地,避免做游戲時發(fā)生混亂。3、個人交流游戲感想尹略: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優(yōu)勝小組表示祝賀。劉義嵩:通過做游戲,大家感想一定很多,我們先請獲得冠軍的小組同學談談他們成功的經驗是什么,大家歡迎!(學生自由發(fā)言。)尹略: 剛才大家說得好極了,有的同學提到要積極動腦想辦法,有的同學提到小組同學要團結合作。劉義嵩:這正應了我們本次活動主題——學會合作 體驗成功。 師:大家說得好極了,要想成功,我們就要做到積極參與活動,服從安排,互相配合,并努力地按要求去做。通過大家剛才做游戲,老師感覺到了,“合作才能成功”已經深入到每個同學的心里。老師為大家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三)小啞劇——筷子的啟示尹略:剛才,我們一起聆聽了故事大王馬躍繪聲繪色的小故事,一起同心協(xié)力解開了“千千結”,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無聲的世界,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用我們的心去體驗。劉義嵩:請欣賞啞劇——筷子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