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精選17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探索、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宛若、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州五號”、“神州六號”在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xx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確定本節課的共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
“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州五號” 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們,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州六號” 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2~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總結課文內容,歸納主旨的能力。
2、通過課堂講演,提升學生自信心
3、使學生大致了解歷國人飛離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之對于航空航天知識有所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相關的詞匯。
三、教學過程:
1、對句子的理解:
“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模、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國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成為了美好的現實。”
2、板書: 夢
3、同學們,大家有夢嗎?說說看你們都有什么夢?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們一直在做一個夢,這個夢是——
對,飛天。但是這個夢一直都沒有實現,直到現代才由航天人員們圓了這個夢,那就是,神舟飛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夢,圓在今朝(齊讀)(板書 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夢”是什么(飛天的夢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圓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個別回答,3-4個,答案不一定,與內容有關即可)
6、那誰來總結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古代的飛天夢想,神舟飛船的上天2-4個,答到即止)
7、大家事先預習過了吧?那我們來把課文劃分一下段落,大家說,課文應當分為幾個部分?
回答得很好,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飛離地球預備,起
8、我們先來看第一段,在古代有哪些飛天的傳說呢?(嫦娥奔月,人飛于天、車走空中的傳說和“鯤鵬展翅”九天攬月的奇妙想象)4-5個
9、那么,古代的這些想法有什么特點呢?誰來說?(1-2個,存在于傳說之中,并沒有真正實現,或者想象)
“(但是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內容,只是存在于傳說之中),直到明代才有個人真正地嘗試了飛天,他的名字是——”
萬戶
很好,雖然萬戶的飛天嘗試很遺憾地失敗了,但是他的科學精神卻遺留至今,大家閱讀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預備,起——
10、大家說,這段話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啟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
12、大家能舉個例子說明是什么代價嗎?
萬戶
13、嗯,那開啟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而放棄飛天的夢想,而始終堅定執著,不斷努力。
14、這體現了怎么樣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敗了也沒有放棄,而是始終堅定執著,不斷努力。)
堅持不懈
15、對,那我們的航天人最終成功了沒?
16、哪件事情證明他們成功了?
神舟五(六)號上天
嗯,這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圓了飛天的夢想(板書圓),但是這過程極為艱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來讀,1992年9月21日,預備,起——(齊讀)
17、文中哪句話說明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困難?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規模、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內容,則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價)
18、嗯,很好,請坐,那誰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呢?
顯示出的巨大勇氣和決心,也充分說明了中國航天工作者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勞動。
19、大家說說,我們的航天人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和貢獻來克服困難,完成這個規模、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工程?
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任務,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鋪蓋搬到工廠車間;
等等全段剩下幾句
20、付出了這么大的艱辛與努力,有的人甚至連生命都搭進去了,卻沒能看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幕,大家說,我們的航天人是不是很偉大?
21、這體現了哪些航天精神?
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
(引導,他們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對祖國的——熱愛,那么體現的航天精神有,熱愛——祖國,由三千多個單位合作,這個需要怎樣的精神?團結合作,很多人還沒看到夢想的實現就猝然長逝,一心奉獻不求回報,這體現了——默默奉獻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園,(PPT)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們為了祖國的航天夢堅守崗位,拼命工作,直到最后犧牲生命。他們,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民族,最可愛的人們。他們沒有歌手明星的光鮮亮麗,也沒有政客呼風喚雨的權力,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神五神六等等飛船的上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祖國的強大與富強,在酒泉,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屬的單位。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22、大家是不是對我們的航天人產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現在就讓我們把內心的情感,化成我們的熱情,一起來讀這段話。載人航天工程,預備,起(齊讀,領讀)
我們航天人的努力有沒有取得成果?(有)對,成千上萬人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xx年10月15日有了結果。讓我們看到第八自然段,成千上萬人的努力,預備,起——
23 、終于是成功了,我們中華民族延續了千年的航天夢,在這個時刻,終于是圓滿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發射的畫面呢?(播放視頻)
24 、回過頭來,我們神舟五號也就是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說明了什么呢?
中國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成為了美好的現實。
25、嗯,誰來理解一下這句話?
好,你認為該怎么讀?好,就請你帶領大家一起來讀。
26、同學們,我們國家在神舟五號飛船上天之后,還發射了神舟六號,大家知道神舟六號飛船與神五有什么不同嗎?
多了兩個人
對,神五意味著我們擁有了載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則說明我們的飛船可以承載多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在太空的環境下,多一個人都需要諸多的變化和調整。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最后兩段,完成我們的千年夢(齊讀,領讀)。
四、教學結束:
回顧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航天夢想,誰來總結一下這中間體現了哪些航天精神?
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
對,正是這些航天精神,支撐著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鉆研,默默奮斗,直到最后圓夢。而載人航天之后,我們還將發射空間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將會一直延續下去。好的,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
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于實現了。文章熱情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教學時以“神五”發射為突破口,通過課件、品讀感受千年夢圓的激動、自豪,體會千年夢圓在于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體會并學習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資料,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相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有夢嗎?(學生交流)我們中華民族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夢,你們知道至今為止我們已圓了哪些夢嗎?(教師板書:圓)
2.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跨越歷史的長河,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補充課題)指名讀,齊讀。
3.“千年夢”指什么?“圓在今朝”又指什么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用“﹏﹏”劃出能解釋課題的句子。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交流
(1)文中哪句話準確地表明了題目的意思?誰來說一說。[課件出示:中華
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指名讀,齊讀)讀了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學生交流)
(2)是啊,[出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齊讀)數千年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中華民族是何等的自豪與驕傲啊。
3.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2——10自然段,用簡潔的話概括中華民族實現千年夢的過程。
三、細讀課文,品味艱辛
1.隨著神舟五號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向學生出示楊利偉穿著太空服的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時候說的三句話。[課件出示]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范讀)你怎么理解這三句話?(學生交流)簡單的三句話,讓我們明白了[出示句子]:沒有他們的辛勤努力,就不會有這飛行正常,使人感覺良好的飛船,就不會有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這里的他們是指哪些人呢?
2.請同學們讀課文第7自然段,用“-----”劃出有關的句子。
3.交流
(1)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抓住“一百一十”、“三千多個”,從這兩個數字中你讀懂了什么)(參與完成這項工程的單位非常多,團結合作)
(2)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你體會到了什么?
(3)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4)出示三個句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剛才研究的這一組句子,你能感受到了什么?(團結合作、同心協力、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獻……)
(5)出示圖片激情:夢圓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讀讀這段文字[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一座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600多位航天工作者,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有的人為了尋找飛船的殘骸活活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人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年輕的生命早早的凋零;有的人為了排除險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同學們這一座座墓碑不會說話,卻告訴我們很多很多,誰來說一說。(指名交流)
四、補充拓展,深化情感
1.千年的歷程,千年的努力,才迎來了這夢圓的一刻,就讓時光倒流到20xx年10月15號,我們一起回顧神五飛天激動人心的一刻。(播放神五飛天的視頻)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2.作為炎黃子孫中的一員,你不想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嗎?(齊讀課題)
3.“千年夢圓在今朝”,我們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解放軍軍官作家蔡桂林在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實現了之后創作了一首詩《炎黃飛天夢》(配樂朗讀)
4.雖然我們的千年夢圓了,但我們依然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在載人航天事業上,我們又取得了哪些成功?(請生介紹)
5.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了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我們還想圓哪些夢?(請學生說)出示句子(接讀):登臨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遠的太空。
6.有夢就有希望,有夢就有追求,圓夢的任務將落在你們的肩上,讓我們為中華民族更高遠的夢想,時刻準備著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讀通課文,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以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遵循略讀課文的原則,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讀為主,通過自讀,研讀,課后拓展的途徑,讀中釋疑,讀中感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并學習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為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難點: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州五號”、“神州六號”在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況。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州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確定本節課的共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目標。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教師相機板書:
(3)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州五號” 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州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們,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州六號” 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2~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五、作業:搜集資料,辦一張關于“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具體事例) (說明道理)
奇思妙想 美好夢想
萬戶試飛 勇于探索
千年夢圓在今朝 衛星上天 重大突破
工程實程 艱苦努力(團結合作 默默奉獻 鍥而不舍)
載人飛船上天 巨大成功
課前讓學生搜集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資料,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概況,豐富背景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由于課前所需要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搜集,自己體會的,使學生在感情上有一個飛躍。課中,把資料引入課堂,補充、豐富和拓展了課堂內容。其次,采用多樣化教學,靈活地呈現了課時內容。例如:為了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課堂上播放了神州五號發射時的真實場景,在播放的同時,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了描寫發射時的片段,那種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頭,為祖國感到驕傲,為楊利偉感到驕傲。同時也激發起了學生朗讀的欲望,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領會作者的意圖,達到了精讀理解的目的。
我設計的板書不為漂亮,不為整齊,這一個個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個個點,串起來就是一條線,組成了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大膽嘗試,執著追求,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的畫面。以清晰的脈絡展示了炎黃子孫夢想、嘗夢、追夢、圓夢的過程和最終實現飛天夢想的原因。
不足之處:
1.對比感悟,效果會更佳。如果我把60、70年代的航天人大干的風采及海外航天概況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學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升騰民族自豪感,領會文章中心。
2.教師與學生不甚合拍,教師未激起學生情緒,學生未延續教師激情。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二)能力目標:
3、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訴中說明道理的方法。
4、培養學生從字里行間談感悟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5、從具體事例中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6、從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中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
2、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在具體的事實描訴中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舟五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實錄像、航天烈士墓群課件、嫦娥一號撞月課件、重點語句的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觀看錄像,激發情感。
1、 老師帶來一段錄像:師解說意義。
2、 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二、是揭示課題,學生質疑
1、 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帶著激動自豪的感情齊讀)
2、 質疑:看著課題,說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預設:千年夢是什么?怎么圓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叫千年夢?為什么以它為課題?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今朝指?)
三、梳理問題,確定目標。
1、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整理。
2、請一生將問題打在演示文稿上。
四、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 下面我們就來圍繞這些問題,仔細讀文,注意讀音,同時老師建議大家邊讀邊勾畫,覺得自己力量單薄,可以互相合作。
2、 交流匯報第一個問題:
學生匯報交流問題,師板書
師:古代產生夢想、明代萬戶飛行、七十年代人造衛星上天、世紀初神州飛船飛天,歷時數千年,中華民族的載人航天夢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的,真可謂千年夢圓在今朝呀!
3、瀏覽板書,把板書中的話連起來就是文章主要內容,誰來試試?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4、師小結:飛天夢的實現是靠幾代人、數十年的努力,才使夢想變為現實。你們是從哪體會到的?這種在具體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既有說服力又具體感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文章舉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筆墨,而是做到了(詳略得當)
5、仔細讀這幾個事例,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畫畫,還可以做上批注。
6、交流感悟學生匯報,師適時點撥。
預設:
(1)萬戶飛天:壯志未酬身先死,雖敗猶榮,激勵著后人勇于探索,人類飛天的先驅
(2)人造衛星:激動不已(蘇聯、美國、法國、日本)感情朗讀,快速瀏覽課文,那些語段還能表達這種激情?為什么喜歡讀這段。
(3)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黨中央的決心和勇氣,航天員將付出的代價
(4)一百一十多個、三千多個:規模大,人數多:可追問這么多人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什么精神?(團結協作)
(5)夜以繼日:忘我精神,(默默奉獻)
(6)排比句:具體寫出了航天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與代價,抓重點詞四字詞語。說說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更多人的代價)仿照排比句說說。
(7)課件展示,師:這座烈士陵園安息著600多航天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雖然一座座豐碑不會說話,但銘記著航天人感天動地的獻身精神?此時,你的心中浮現了怎樣的字眼?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心中的感情吧,指一生讀,然后師生合作讀。
(8)成千上萬、終于
(9)飛天情景:壯觀(想像)
(10)楊利偉的三句話:看似平淡,對幕后英雄包含著崇高的敬意,對祖國飽含著無限的熱愛。(你讀懂了句子背后的意思把句號讀成了感嘆號,真棒)
(11)意義;這是作者直接表達感情的句子可齊讀
7、小結:是啊,正是中華兒女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才使得中華飛天夢從古到今一刻也沒有停歇過;正是中國航天工作人員有著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精神,使的幾千年的飛天夢在今朝實現。
五、拓展延伸主題
1、 解放軍作家蔡桂林在飛天夢圓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寫下了《炎黃飛天夢》一詩,齊讀、配樂
2、 時至今日,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有更高遠更絢麗的夢想:生接,這是我們共同的夢想,這一夢的實現要靠在座各位,而且,20xx年三月一日,中國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月,千年夢圓在今朝,緣起今朝,讓我們踏上尋夢之路,相約未來。
板書:
千年夢圓在今朝
具體事例 聯系上下文
明代 萬戶試飛 字里行間
詳略得當 …… 聯系生活實際
1970年 衛星* 聯想
20xx年 神五飛天 抓重點詞
20xx年 神六飛天 結合資料
↓ ↓ 結合事例
堅持不懈 團結協作
鍥而不舍 默默奉獻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二、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板書課題。
1、2003年10月15日9時,在我國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入太空。請看,這就是“神五”飛天的壯觀一幕。
2、播放視頻。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4、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吧!(教師出示課題)
5、帶著你的自豪齊讀課題。
(二)、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請同學們看看閱讀提示,看看提示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三)、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弄清數千年的夢想是怎么變為現實的?
(四)、檢查交流。
1、指名讀生字詞。(出示多媒體課件)
2、課文寫了什么夢?
3、這個飛天夢是怎么一步一步變為現實的?(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出示課件)
(五)、品讀感悟重點部分,深入理解文本。
1、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在今天變為現實是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讓我們動容。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在旁邊寫上你的批注。
2、待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依次理解重點句。
(1)、“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a)、學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b)、假如你就是楊利偉,請向全國人民表達出你對航天工作人員發出內心的稱贊。
(2)、“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a)、指名讀。
(b)、說說讓你感動的地方。
(c)、教師小結并有感情的讀出你的體會。
(3)、“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a)、說能說說這句讓你感動的地方。
(b)、這么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團結合作)
(c)、對,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誰能通過讀表現出來。
(4)、 “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早逝……”
(a)、指名讀。
(b)、指名聯系上下文說說四字詞的意思。
(c)、透過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你看到的是一種什么精神?教師相機板書:勇于探索、鍥而不舍、默默奉獻。
(d)、這段話的結尾用了“……”,你們能說說省略的是什么嗎? (e)、是的,老師搜集了一段資料,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航天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吧!
(5)、出示多媒體課件9
(a)、請學生讀文字。
(b)、這段文字更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科研人員對祖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讓我們把對他們的崇敬之情讀出來吧!老師引讀,你們接讀。
師:戈壁灘上的燦爛朝陽,火紅的晚霞,他們無暇欣賞,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師:電話里父母的叮囑,妻兒的思念,他們全都拋在了腦后,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6)、學到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飛天夢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什么?
師小結:飛天夢的成功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六)、升華情感。
師:正因為有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的不懈努力,中華飛天夢才得以實現,我們才迎來了“神五”的發射成功。此時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紛紛用各種方式抒發內心的自豪和驕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8頁,用我們的自豪讀讀蔡桂林所做的詩《炎黃飛天夢》
生:請四位同學朗讀。
師:夢了千年,盼了千年,“神舟五號”成功飛天,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六號安全返回,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嫦娥一號探月成功,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七號漫步太空,讓我們神奇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7
片段:細讀文本,尋根溯源。
師:千年夢圓在今朝。“神舟五號”能順利升天,你認為應該歸功于誰?請你仔細讀讀課文,在有感觸的地方圈圈畫畫,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可以有感而發,寫上批注。
(學生認真地讀課文。)
生:我認為楊利偉是一個功不可沒的功臣。
生:我也有同感,作為太空飛行第一人,他對祖國忠誠的愛,對航天事業無限的執著,都令我們敬佩。
師:是啊,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出示一組身穿太空服的楊利偉圖片,師生共同回憶2003年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師:楊利偉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個小時的太空旅行,這三句話找到了嗎?
生:“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師:讀了課文,你怎樣理解楊利偉的這三句話?
生:我認為這三句話是楊利偉對飛船的評價,也是對研制飛船的航天人的贊揚。
生:我認為這三句話說明“神舟五號”飛船是很安全、很穩定的,也說明我國的航天工作人員的水平很高。
生:我從課文第5、6自然段看出,楊利偉說這句話是發自內心的對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評價,他們是默默的無名英雄。
師:能說具體點嗎?
生:從“一百一十多個單位”“多達三千多個”可以看出參加研制、建設、發射的單位及工作人員之多。
師:這么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協力。
生:團結合作。
師:對,只有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
生:“夜以繼日”這個詞語仿佛讓我看到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苦戰情景。
師:從中你看到的是一種什么精神?
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生:默默奉獻的精神。
師:是啊,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生命。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有的人……”這個句段。
(學生朗讀。)
師:同學們,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你知道嗎?──(出示課件)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成功的壯麗場景。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這段話,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
(學生朗讀。)
師:正是成千上萬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才換來了這個美麗的輝煌的結果,才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8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生交流“神舟五號”有關資料,課件出示“神舟五號”發射與飛行過程的錄像。
2、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追尋奮斗者的足跡,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求去思考。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看看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哪些閱讀建議。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1、學生圍繞閱讀提示中的思考題“數千年來的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在說說自己從中感悟到了什么?”來自主學習。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
四、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學生就重點內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注追尋飛天夢的人們帶給我們的思索和啟示。
2、關注語言,句式,具體的數字。
3、關注文章的敘述順序,文章的詳略。
五、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獲,可從文章內容和表達方法等方面談。
2、搜集資料,辦一張關于“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9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熱情的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1、課前,我讓同學們搜集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資料,以便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概況,并且豐富了背景知識,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教學時,這些搜集到的資料引入到課堂中,補充、豐富和拓展了課程內容。
2、我先出示課題,并讓學生說說課題字面的意思,特別理解“圓”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并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進行歸類梳理:
(1)千年的“夢”是指什么?
(2)千年“夢”是怎么圓的?
(3)為什么千年的“夢”今朝圓了?
并把這些問題作為研讀課文的主線。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快速默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默讀后,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幫助同學們正確理解課文。
3、其次,研讀的重點是:一是千年尋夢的過程中,體會炎黃子孫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二是探索過程中,表現了中國的航天工作人員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
收獲:這夢是美麗的,輝煌的,誰又想到這美麗的背后,輝煌的背后又蘊藏著多少辛酸。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0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
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神舟五號發射視頻》。同學們,看到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我想大家的心情一定非常激動和自豪。下面就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空的隧道,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千年夢圓在今朝。請齊讀課題。“千年夢”指的是什么?(中華的飛天夢)那么“圓”又是什么意思?(使圓滿,使周全。)
二、初讀課文,明確目標。
這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圓”在今朝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
1、默讀課文,想一想,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現實的?
2、在炎黃子孫實現飛天夢的過程中你感悟到什么?
三、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和新詞,邊讀邊思考: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現實的?
2、小組合作,完成學案。
讀完后請結合導學案一、二兩題,小組內合作學習完成學習目標1.好,我們來看導學案。
3、小組交流展示
在剛才的小組交流展示中,同學們發言積極,表現得都很棒!來,翹起我們的大拇指,表揚一下自己吧。(嘿嘿嘿,我真棒!)
四、重點研讀,深入探究。
下面看第二個學習目標,我們將通過研讀三個重點句子來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好,請齊讀第一個句子。
1、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這個過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承接上文可以體會到中華民族在追求飛天夢想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遭遇了很多的失敗和挫折;從啟示下文中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放棄飛天的夢想,而是始終堅定執著,不懈努力。)板書:不懈努力
(過渡)同學們,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為了完成這跨世紀的重點工程,他們都做了哪些不懈的努力?請大家齊讀第二個句子。
2、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1)你從這兩個數字中讀懂了什么?(從“一百一十多個”和“三千多個”這兩個龐大的數字可以看出,承擔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的單位和協作單位很多很多。)
(2)這么多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需要的是一種什么精神?大家一起說,對,團結合作的精神。(板書:團結合作)
(過渡)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正是這鋼鐵般的意志才鑄就了這樣的人,請齊讀第三個句子:
3、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1)從畫線的四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好,你真會學習,能抓住一些重點詞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掌聲表揚。(從“積勞成疾”“風華正茂”“華發早生”和“猝然長逝”這四個詞語中我們體會到航天人為了實現飛天夢想,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忘我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板書:默默奉獻)
(2)句末的省略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示列舉的省略。省略了航天人不僅僅付出了這么多,還有很多很多)
(出示課件)大家看,這是航天烈士墓。這座烈士陵園里安息著600多名航天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雖然一座座豐碑不會說話,但是卻銘刻著航天人感天動地的'獻身精神。此時,你的心中浮現了怎樣的字眼?好,就讓我們飽含著這種感動和敬意,再來讀這段話。這是一個排比句式,請四個小組配合來讀,感受一下排比句強大的力量和表達的效果。
五、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1、配樂朗誦《炎黃飛天夢》。
正是這成千上萬的人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科學精神才換來了今朝千年夢圓的時刻。同學們,請起立,讓我們一起高聲誦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
2、作業超市。
同學們,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繼“神舟五號”之后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卓越的新成就,請看“航天之路”。
最后讓我們走進作業超市,任選一題,盡情暢想炎黃子孫赤熱的中國夢吧:
(1)辦一張以“中國航天事業”為主題的手抄報。
(2)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為本文作者填補空白,續寫“飛天”新篇章。
今夜蒼穹依舊,今日中國壯美,中華民族的飛天夢一定會更美更圓!讓我們共同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再次感謝評委老師的悉心指導,謝謝!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捆綁、慘重、協作、積勞成疾”等詞語。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2、難點: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五”“神六”載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3、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二、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神五飛上太空的偉大意義
2、師:同學們,看了這壯觀的一幕,你最想說什么?
3、小結并板書課題:現在就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搭上時空飛船,一起去尋覓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飛天夢。
三、初讀課文,自定目標: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結合本單元學習重點和課文前的提示,自己來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2、全班交流,共同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
3、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思考學習目標中提出的問題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選代表輪讀課文,師生共同糾錯正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思路,相機板書: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神五”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3)、結合課文具體語句交流本文在表達方法上有哪些特點
五、拓展交流,升華認識
1、“神五”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3、說說: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還需要什么?
4、全班齊讀“閱讀鏈接”詩歌,結束學習
布置作業:
想象“神六”發射太空的情景,寫一個片段
板書設計:
千年夢圓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 團結合作
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默默奉獻
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勇于探索
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鍥而不舍
“神五”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航天技術的偉大成就,體會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艱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3、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
2、“神舟五號”的順利發射及其偉大意義。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中國以及世界載人航天飛行的有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課件:“神舟五號”、“神舟六號”在人飛船發射的有關情景。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
1、“圓”是什么意思?“圓”就是使完滿,使周全的意思
2、齊讀課題,說說你有什么疑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千年的“夢”是指什么?千年“夢”是怎么圓的?為什么千年的“夢”今朝圓了?課文寫了什么夢?怎么圓的?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2、小組合作,互檢互評自學效果。
3、全班交流。
(1)各小組派一名代表,輪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2)交流載人航天夢想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順勢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行文線索。
四、拓展讀寫,升華情感
1、“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
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課件出示)
這句話充分肯定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的偉大意義,是幾千年的夢想變成現實,是幾代人數十年的追求、努力和奮斗的結果,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勇于挑戰的精神。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高興自豪的感情),并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談一談“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3、“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富有激情與魄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并結合課文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中國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體炎黃子孫自豪的事。(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讀了后用一個詞語說說你剛才的感受?),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神舟五號” 飛行成功僅僅三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飛上了太空。想不想看看“神舟六號”發射的現場?(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們,神舟六號的發射場面課文沒有具體的描寫,請你來為本文作者填補這一空白:把“神舟六號” 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也寫進課文中,加在你認為合適的地方。
5、請1~3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下的文字,互相評議。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激發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板書課題。
1、20__年10月15日9時,在我國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入太空。請看,這就是“神五”飛天的壯觀一幕。
2、播放視頻。
3、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4、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吧!(教師出示課題)
5、帶著你的自豪齊讀課題。
(二)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請同學們看看閱讀提示,看看提示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三)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弄清數千年的夢想是怎么變為現實的?
(四)檢查交流。
1、指名讀生字詞。(出示多媒體課件)
2、課文寫了什么夢?
3、這個飛天夢是怎么一步一步變為現實的?(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出示課件)
(五)品讀感悟重點部分,深入理解文本。
1、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在今天變為現實是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讓我們動容。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在旁邊寫上你的批注。
2、待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依次理解重點句。
(1)“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a)學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b)假如你就是楊利偉,請向全國人民表達出你對航天工作人員發出內心的稱贊。
(2)“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a)指名讀。
(b)說說讓你感動的地方。
(c)教師小結并有感情的讀出你的體會。
(3)“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a)說能說說這句讓你感動的地方。
(b)這么多的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情,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團結合作)
(c)對,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誰能通過讀表現出來。
(4)“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早逝……”
(a)指名讀。
(b)指名聯系上下文說說四字詞的意思。
(c)透過這些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你看到的是一種什么精神?教師相機板書:勇于探索、鍥而不舍、默默奉獻。
(d)這段話的結尾用了“……”,你們能說說省略的是什么嗎?
(e)是的,老師搜集了一段資料,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航天工作人員的'默默奉獻吧!
(5)出示多媒體課件9
(a)請學生讀文字。
(b)這段文字更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科研人員對祖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讓我們把對他們的崇敬之情讀出來吧!老師引讀,你們接讀。
師:戈壁灘上的燦爛朝陽,火紅的晚霞,他們無暇欣賞,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師:電話里父母的叮囑,妻兒的思念,他們全都拋在了腦后,仍然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生:有的人……
(6)、學到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飛天夢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什么?
師小結:飛天夢的成功靠的是集體的力量,集體的智慧。
(六)升華情感。
師:正因為有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的不懈努力,中華飛天夢才得以實現,我們才迎來了“神五”的發射成功。此時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喜悅,紛紛用各種方式抒發內心的自豪和驕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08頁,用我們的自豪讀讀蔡桂林所做的詩《炎黃飛天夢》
生:請四位同學朗讀。
師:夢了千年,盼了千年,“神舟五號”成功飛天,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六號安全返回,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嫦娥一號探月成功,讓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師:神舟七號漫步太空,讓我們神奇地告訴全世界:
生:千年夢圓在今朝!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4
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熱情的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1、課前,我讓同學們搜集關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資料,以便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概況,并且豐富了背景知識,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教學時,這些搜集到的資料引入到課堂中,補充、豐富和拓展了課程內容。
2、我先出示課題,并讓學生說說課題字面的意思,特別理解“圓”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并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進行歸類梳理:
(1)千年的“夢”是指什么?
(2)千年“夢”是怎么圓的?
(3)為什么千年的“夢”今朝圓了?
并把這些問題作為研讀課文的主線。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快速默讀課文,在課文中尋找答案,默讀后,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在討論中幫助同學們正確理解課文。
3、其次,研讀的重點是:一是千年尋夢的過程中,體會炎黃子孫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二是探索過程中,表現了中國的航天工作人員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
收獲:這夢是美麗的,輝煌的,誰又想到這美麗的背后,輝煌的背后又蘊藏著多少辛酸。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抓住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3、體會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點是重點,第三點是難點。
情感基調
敬意——激動——自豪
總體思路
尋夢——嘗夢——追夢——圓夢
教學流程
格言導入,滲透說理
利用麥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從不失敗,因為他們從不嘗試”導入,讓學生概括出粗淺的道理。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則名言,想與大家共勉“很多人從不失敗,因為他們從不嘗試”,誰能說說麥克尤恩想通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
師:正如你們所說,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種聲音。板書:千年夢圓在今朝
一、快速掃描,理清條理
1、學生說主要內容。
2、圍繞圓夢寫了幾件事。(古人奇思妙想——萬戶飛天——人造衛星上天——載人航天上天)
一、精讀精品,體悟精神
1、夢圓時刻:(大屏幕)看畫面——說感受——讀——再說感受——讀
2、拓展空間:看楊拍回的俯瞰地球畫面——說登空意義
3、內化情感,與楊心靈交流。
假使楊利偉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他說點什么?
4、經典瞬間:
師:看大屏幕,楊利偉真的來了。(找一生上前)
師:你現在就是楊利偉,你來讀讀這三句話。
生讀
師:你是個鎮定(驕傲)的楊利偉,能說說你為何如此鎮定或驕傲嗎?
生:
齊讀:
師:這段話還可以怎樣讀?
生:
師:說說緣由。
生:(當學生回答身后有強大的祖國時,相機引導學生談具體些,引出下文)
5、體悟精神:有的人…… 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資料、結合語句、結合排比來理解無數的人們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愛國愛家、默默奉獻、忘我工作……)
師:同學有感情的讀——
6、紀實文字,升華情感
師:(讀完文字)請同學們再次深情朗讀,獻給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生讀
三、點線面結合,強化主題
引讀第九自然段后,千年的夢想在這一天圓了。(手指板書)既然寫夢圓,為何還寫了其他的部分?
生答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溯歷史,找尋詳細的答案。
生就略寫部分進行匯報。
四、個性感悟略寫部分
古人——夢想(的起點)
萬戶——嘗試 ( 結合資料匯報)
人造衛星,——執著 (體會第一次的激動)
師小結:這一個個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個個點,串起來就是一條線,組成了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大膽嘗試,執著追求,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的畫面。
師: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我國繼神五發射成功后,又相繼發射了神六、神七,將來還可能發射——
五、激qing朗讀,自然鏈接
生激qing朗讀《炎黃飛天夢》
六、布置練筆,讀寫結合
1、練筆時刻
給航天員楊利偉的一封信,談談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用上本課學到的時間順序、首尾呼應的寫法。
2、 動手天地
利用手中的資料,制作一期以航天航空為主題的墻報。
3、鄭重推薦
閱讀航天航空類的書籍期刊,讓知識的翅膀帶著你飛翔……
《千年夢圓在今朝》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想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夢圓。熱情地贊揚了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較為淺顯。六年級學生能夠理清課文條理,抓住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科技內容的作品時,要注意體會作品中所體會出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學習本課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制定目標如下:
三 、教學目標
1、抓住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學習用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方法。
3、體會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舍的精神。
其中第一點是重點,第三點是難點。
四、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讀課文后獲得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本節課我主要采用“疑問導讀法”。即“以讀為經,以問為緯”,讀、思、想、展、理相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求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五、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詢問家人豐富背景知識,課中資料進入課堂,間以錄像輔助教學,課后將其制成小報,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由于本課所處在第五單元,這部分內容尚未接觸。閱讀單元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部分內容在課前已經解決。
六、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 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文章開篇我讓學生自己總結觀點,然后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第二部分 選準感悟點,精讀精品
第二部分 這是文章的精讀部分,也是解決重難點和情感價值觀的部分。根據單元目標和本課目標,我預設了三處進行研析。這三處都是通過精讀感悟來完成的。不同的是“夢圓部分”我采用的是看畫面——說感受——讀——再說感受——再讀的方法來進行;楊利偉的三句話的精彩部分我通過讓學生想象讀,說緣由,升華讀來再現歷史瞬間,大寫激勵人生;反映人們辛勤付出的部分我注意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結合文字,想象畫面,走進文本再走出文本,最后輔以紀實文字,來強化情感。
第三部分 撥絲剝繭,萃取精華
古人的奇思妙想,萬戶的飛天及后來的人造衛星上天都是人們尋夢、嘗夢、追夢、圓夢的過程。這部分內容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概括并結合上下文、資料說明來體會人們對飛天夢的執著追求。
第四部分 激qing朗讀,找準練筆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課后布置的練筆等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王國維先生的“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固有高致”,這種教學境界是我過去、現在、將來永遠不變的追求。”
心路、天路——《千年夢圓在今朝》反思稿
2009年4月2日,是我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那是我在實驗小學第一次講語文公開課的日子。從決定講課到現在,一路走來,收獲頗多,感受頗多。
磨課日記
3月23日只開頭結尾部分呈于年組,美其名曰“中間部分由學生生成,教師怎好染指?”大哥勒令細化。
3月24日條條框框已出,被告知:學生說什么也要知曉。
3月25日包裝過渡語,陳姐提出可否先夢圓再過程,我怕虎頭蛇尾,否掉。
3月26日試講。暴露:一是過渡語過大,不自然。不能只為華麗而失了其意義。(大哥語)二是學生答語非預設,師語塞。
3月27日第二次試講。信心不足,無疾而終。
3月28、29日楊姐過問,并提幾點建議。
3月30日本人提出按略讀課的流程來進行,遭槍斃。陳姐提出先切塊,再講,欣然接受。
3月31日四樓試講,因碟片放不出未果。
4月1日用陳姐班早6:40——7:20試講;午,苗校導課,建議倒置講,綜合考慮,未改。
4月2日苗校“強令”倒置,下午新鮮出爐。
一個個鮮活的日子終將在我們眼前漸漸模糊,但那情意卻沉淀下來,日漸充盈,放大……如果說這節課尚有些可取之處的話,則完全是這些老教們的功績,當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未能更好的將其演繹,在此深表歉意。
其實正規的略讀課文是該這樣上的:
1、學生閱讀自學提示,自定自學目標。
2、據自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教師個別點撥。
4、在研課的過程中,此上總總都有考慮,但考慮到本文系科技類的小博文,拓展是一定要有的,而教學目標中的體悟精神和學習“用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又是必須闡明讓學生體悟的。
因此課堂含量就很大了。小組合作教學如若給的時間不夠就會效果不佳,徒有形式何用?故而省略了此項,而改用正常教學了。現在看來,小組教學也未為不妥。
下面簡要的就這節課反思自己,以免將來重蹈覆轍——
一、我自認為,有兩處尚可——
1、點睛之筆(手指板書)師小結:這一個個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個個點,串起來就是一條線,組成了千百年來炎黃子孫大膽嘗試,執著追求,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的畫面。此語既說理透著寫法又照應導語體悟精神,完成了目標。
2、別有深意的板書。我設計的板書不為漂亮,不為整齊,只為說理,量化夢想、嘗夢、追夢、圓夢的過程。是有梯度的,是由跨度的,二最后一筆向上延伸開來意在激勵同學向著更廣博更深遠的空間進發。
二、不足之處
1、打破常規,亂了陣腳。開課伊始,學生對這種倒置的講法不感冒,以致于你怎樣引,他還是按常規的順序匯報。這是我的失策,錯在平常就該據課文具體內容常變常新,激活學生的思維。
2、對比感悟,效果會更佳。如果有可能我真想讓學生們瀏覽60、70年代的航天人大干的風采及海外航天概況一瞥,幫助學生升騰民族自豪感,但課堂太擠了,只有忍痛割愛了。雖然已囑咐個別同學留意,但畢竟不能全體觀瞻。
3、教學方式單調,多樣美讀是我今后要注意的首要問題。
4、教師與學生不甚合拍,教師未激起學生情緒,學生未延續教師激qing。
三、教學機智談不上,但對文中的兩處重點,我確實想了許多,以備學生未談及時補充。如在體會楊利偉說三句話時為何鎮定時,讓學生結合三句話、上下文、書中插圖談時,當學生說到楊的背后有無數人在默默奉獻時,我及時補上,同學請看插圖,有多少雙眼睛注視著大屏幕,有多少人心系太空,他們的脈搏同楊利偉一同跳動。
四、學生創新
如果說本課只剩下了一點可取,那也算是學生會結合資料內容,概括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一個內化的過程。在談“有的人……”部分,王闊同學的“我仿佛看到有的人病了,住進了醫院,病還沒好,就又回到工作崗位,沒幾天又累倒了,又進醫院……”他已經透過文字看到了背后,他已經完成了從資料到文字再到語言的轉換。
五、再教設計
若再教一次,我一定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細化小組內成員的行為,讓其落到實效。另外把不足點盡量彌補過來。
本年組隋丹老師執教的“抽屜的原理”亦步亦趨,循循開來,很清晰很冷靜很理智地導出公式,學以致用,是一次理性的課堂。
一重天路日城開,浩蕩東風連夜來。反思自己就是在心路上執著前行,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我欣然前往,一路看著、品著、讓思想遠行……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6
成功之處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一篇略讀課文,介紹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新課導入
首先播放了20__年10月15日上午9時,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舟五號”飛船升空的視頻,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學生內心自然而然地升華起了驕傲、自豪之情。然后讓學生說說“此時此刻,你最想對誰說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想對楊利偉叔叔說;有的想對航天工作人員說;有的想對祖國說……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營造了很好的情感氛圍。
二、圍繞目標,因勢利導。
教學目的
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學習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設計教學的時候按照教學建議,先讓學生自學思考:千年“夢“指的是什么?怎么圓的?為什么能圓在今朝?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不足之處
1、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課文篇幅很長,一課時的時間要完成教學,任務很緊張,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不夠充分,如果時間允許,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句反復朗讀。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加上自己的生活經驗,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2、教學內容和學生有一定的距離,雖然課堂上教師運用了多種方法,但留存在學生心中的感動還不多,好多學生可能沒感受到千年飛天夢實現時的那種激動之情,學習的熱情不高,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還應多做點文章。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2
《千年夢圓在今朝》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于實現了。文章熱情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文章的教學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經過,從中體會中國航天人所體現的團結合作,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學習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我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針對本節課成語較多的特點,我重視成語的教學,比如,我引導學生說一說對“鯤鵬展翅”的理解,有兩位學生回答,一位學生說了“鯤鵬展翅”本來的意思,另一位學生說了“鯤鵬展翅”表示的意思,我適時給學生補充,“鯤鵬展翅”出自莊子的《逍遙游》,這一資料加以補充,然后讓同學們讀一讀故事,在進一步明確“鯤鵬展翅”指什么意思,目的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學習成語的方法,當然,如果能再運用成語進行說話練習會更好。另一方面,重視對文章所表達的精神的理解。針對本課的體會中國華兒女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的體會,這里的學習,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理清課文的順序,(奇妙想象—萬戶飛天—衛星上天—載人航天工程—神五飛天—神六問天),再具體抓住關鍵句段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標記,其實,作者所要說明的道理就在文中。在集體交流時,我根據學生所談的感受,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體會作者在事實的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不足之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感覺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雖說有放假的原因,但是,我更應該反思自己的原因,我感覺主要還是老師的情緒沒有調動好,今后應在這方面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調控能力;另外,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發言重視不夠,一是沒有給學生留足發言的時間,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發言沒有及時到位的評價,尤其是缺乏學生之間的評價,自己感覺課堂還是關注教學內容比關注學生要多。
總之,通過今天的課堂教學,尤其是聽了各位老師的評課之后,在下一步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多想其他老師學習,多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教學能力,真正讓自己的教學服務于學生,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小學六年級語文《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3.學習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解決“千年夢”是什么?“圓”是什么意思?
(使完滿,使周全)
二、再讀課文,看千年的飛天夢是怎么樣一步一步圓的?
飛離地球遨游太空夢想
萬戶飛行沒有成功嘗試
衛星上天振奮不已執著
神舟飛船成功飛天夢圓
三、細讀課文,升華情感
孩子們,千年夢圓在今朝,神舟飛船勝利飛天,你認為這應該歸功與誰?請快速默讀課文,在有感觸的地方可以圈圈畫畫,還可以做上批注。
四、看視頻楊利偉和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它同時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著追求,以及數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實。
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隨著神舟五號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時,用三句話概括了他的21小時的太空之旅,這三句話你找到了嗎?
1.飛船飛行正常。
2.我自我感覺良好。
3.我為祖國驕傲。
師:同學們,看到這三句話,你有何感觸?
1、這是對飛船的評價,也是對航天工作者的高度評價。
2、神舟五號飛船很安全,很穩定,說明了我國的航天工作者的技術水平很高。
3、這是對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評價。他們都是無名英雄。
師:是呀!為了能圓航天夢有多少人在為此而努力著,到底有多少無名英雄?
能說具體點嗎?:
(課件出示)
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從這句話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個”
師:這么多單位,這么多的工作人員要共同來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協力團結合作
師:是呀!只有大家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神舟五號”這樣大的系統工程。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給了集體,飛天成功既是千萬人的個人努力,更是千萬人共同合作的結果,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生:我對這句有感觸:“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這句話中的“夜以繼日”和“苦戰攻關”看出了航天人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精神?
師: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生命……請大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中的“有的人……”
(學生朗讀)
(課件出示)
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
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
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
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一個英雄的背后往往還站著無數的無名英雄。你們知道嗎?為了保證“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科學家們共設計了20種救生方案保證航天員安全,針對飛船系統的故障對策有139個,8位科學家未見飛天身先死,這些科學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車上,有的犧牲在實驗室,他們努力了數十年,卻沒能看到飛天的壯麗場景。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朗讀這段話,表達我們心中的敬意吧!
六、正是成千上萬的人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才換來了這個令全體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自豪的圓夢時刻。
03年,神五05年,神六07年,嫦娥一號
孩子們,作為炎黃子孫中的一員,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嗎?